03.01 比特大陆目前的盈利状况如何?

用户262492967


随着虚拟货币价值节节攀升,早期进场的人们赚得盆满钵满的,但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家真正赚大钱、稳赚不赔的公司,那就是一家神秘又来自中国的企业——比特大陆。据国外研究机构Bernstein分析,以研发、出售矿机为主要业务的比特大陆,在2017年的利润很可能已经媲美NVIDIA公司,估计在30-40亿美元。

比特大陆这家公司真的非常年轻,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吴忌寒原本就是一位比特币狂热分子,北大经济学毕业的他很早就嗅到了虚拟货币背后的无限可能,但是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他显然不可能完成专业矿机的设计,机缘巧合之下 ,他认识到现在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詹克团,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詹克团一直专研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因此比特大陆拥有了别家不具备的强大芯片研发能力。

比特大陆研发的专业矿机算力要比同时期的更强,业内人士都知道,十台矿机,至少有七台都来自于比特大陆,几乎成为了挖矿行业的“头马”,抛开虚拟货币价值的巨大波动性,只出售矿机显然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比特大陆深谙此道,闷声发大财。

据Bernstein分析师给出的数据显示,在整个挖矿产业之中,比特大陆的身影随处可见,几乎横跨了整个挖矿产业。比方说是ASIC挖矿芯片的设计、矿机的制造、矿工、矿池、挖矿云服务等等。当然了主要盈利是在于矿机的出售,分析师研究过专业矿机市场也发现70-80%矿机都出自于比特大陆。

同时发现了比特大陆精明之处,矿机的售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虚拟货币价值而发生变动,比方说比特币价格涨到了2万美元一枚,那么比特大陆就将蚂蚁矿机S9同步涨价到5000美元,比特币价格跌了,我也降低一些价格吸引潜在买家。

由于比特大陆没有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主要是委托台积电进行生产,之前就曾报道过比特大陆承包了台积电的大部分10nm产能。因此分析师也分析了未来台积电的7nm工艺产能分配,可以看到除去了变态的苹果以外,其余的AMD、高通、华为海思、比特大陆份额大家都是差不多,需求量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所以最终Bernstein分析师给出了一个结论,按照保守估计75%毛利率以及65%运营利润率计算比特大陆在2017年的运营利润大约在30亿-40亿美元,要知道买了无数显卡的NVIDIA 2017年运营利润也只是30亿美元左右,何况NVIDIA用了24年才达到这个数字,而比特大陆花了不到四年时间就完成了

现在看来,这个虚拟货币的火热还真有点像美国当年的淘金热,通过淘金赚到钱的人还是少数,真正赚到钱的却是靠卖结实耐磨牛仔裤商家。比特大陆显然就是最聪明的那个,不主动去掺和币值,而是选择推广这个行业并且卖给你挖矿的“镐子”。


超能网专注于优质内容创作,致力于有价值传播,欢迎点击关注。


超能网


这家成立于2013年,非常年轻的公司,比特大陆在2017年的利润已经媲美英伟达公司,估计在30~40亿美元,英伟达公司用24年,而比特大陆只用了4年。


创始人吴忌寒原本是一位比特币狂热分子,北大经济学毕业,他很早就嗅到了虚拟货币背后的无限可能。

但是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他显然不可能完成专业矿机的设计,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到现在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詹克团。

当比特币的浪潮袭来的时候,能有能力和有眼光看清形势的人寥寥无几,同时又敢于背水一站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从这一点来看,很多成功有其必然性。

詹克团一直专研集成电路设计工作,才使得比特大陆拥有了别家不具备的强大芯片研发能力。

同时比特大陆的运营也有其过人之处,矿机的售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数字货币价格而发生变动。

比如:比特币涨到了一枚2万美元,那么比特大陆就将蚂蚁矿机s9同步涨价到5000美元,比特币价格跌了,矿机的价格也降低价格吸引潜在的买家

矿机和价格的走势

在整个挖矿产业之中,随处可见比特大陆的身影,分析师研究过专业矿机市场70%~80%的矿机都来自比特大陆,具有绝对优势,堪称矿机界的扛把子。

比特大陆除了ASIC挖矿芯片的设计、矿机的制造和矿机的销售外,还从事矿池和挖矿云服务等。

拥有了三个矿池:

  • BT.com

  • connectBTC

  • Antpool

还领投了ViaBTC,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全球约一半的算力,这样的垄断也是它获得高收入的主要原因。

矿池比例

比特大陆的算力不是盖的,在大家对各种比特币扩容方案争吵不止时,比特大陆带领一众小弟对比特币实施了“硬分叉” 。

在比特大陆的牵头下,2017年8月1号对比特币实施扩容,ViaBTC挖出了第一个区块,对比特币区块链进行了硬分叉,比特现金BCH诞生了。

虽然比特币分叉而来的比特现金BCH早期受到一些质疑,但很快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高点时市值接近300亿美金,是全球第三大数字货币。这就是比特大陆在算力上的话语权。

更牛逼的比特大陆开售了移动式矿场ANTBOX,一台即可容纳324台S9矿机。

ANTBOX是比特大陆最新自主研发的实用型可移动式矿场,提供挖矿便利性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减少了建设矿场的时间成本。不过,单台ANTBOX的售价也达到了180000人民币

同时比特大陆也已经进军了人工智能的芯片领域,将与英伟达进行竞争。

比特大陆用短短4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离不开吴忌寒超强的经营能力和眼光。

一个互联网老兵,每天聊聊互联网、区块链。


程序猿的雕刻时光


链得得App了解到,此次董事会层面人员不变,可以理解为:比特大陆将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这一发展路径与当年埃里克·施密特出任谷歌CEO颇有相似。

近日,市场传言,吴忌寒和詹克团不久或将同时卸任比特大陆 CEO ,接任者或为王姓人士,且表示“该王姓人士原是圈外人,进入比特大陆已有一段时间。”

一时间市场议论四起,根据比特大陆于9月底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在董事会中仅一位“王”姓成员,即“王小川”先生。这猜测显然不合理。

市场倾向于“该王姓人士来自于华为”的说法,但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回复。

链得得App了解到,此次董事会层面人员不变,可以理解为:比特大陆将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这一发展路径与当年埃里克·施密特出任谷歌CEO颇为相似。

联席CEO:多为过渡性存在的特殊制度

联席CEO最早出现在1976年。高盛高级合伙人莱文去世,公司管理委员会决定由约翰·文伯格和约翰·怀特黑特两人共同作为高盛的继承者,两人的合作将高盛带入了世界顶级投资银行的行列。

后来,一些公司在进行“管理经营层交接”或“两个公司合并”时,便常采用联合CEO的公司治理模式。

在国内,2015年曾是设立“联席CEO职务”模式的高峰期,同时出镜率颇高的字眼还有“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2015年2月,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

2015年4月,58同城网确认了将与赶集网合并的消息,双方合并后,58同城CEO姚劲波和赶集网CEO杨浩涌担任联席CEO。

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由双方CEO王兴和张涛出任联席董事长和联席CEO,共同领导新公司。

然而,上述国内联合CEO的三个例子,均未持续超过半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联席CEO制度仅持续了一个月就正式宣告结束,变革之快速曾让市场惊愕。

从实践看,大部分实行联席CEO制度的集团型企业,在一定时期后,联席CEO终究会被首席CEO取代,长期采取联席CEO制度的企业并不多见。

深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两个领导之间的不和、关系紧张,以及随之而来的管理成本上升。

自然也有特例。当下采取“轮值CEO制度”的华为,便是业内少有的成功案例。

在2011年设立初期,团队便在制度层面对各位轮值的CEO权限进行了限制:华为三位高管轮流担任首席执行长一职,每六个月轮换一次。13位董事拥有平等投票权,但是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有权否决董事会的决定。

不过,后者目前为止还从未行使过否决权。轮值制度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真正控制者的能力。

任正非对华为的控制除了管理权限上,更有超强的精神影响力,这两大特质是“轮值CEO制度”得以长期稳定存在的必要因素。

比特大陆引进职业经理人是必然之选

然而大多数公司在发展初期,尚未建立华为一般的“狼性文化”,无如“任正非”一般的精神领袖存在,更无“时机恰好”这种偶然性。

比如比特大陆,吴忌寒和詹克团在市场运营、AI芯片研究领域各有所长,股票划分上又等比例分配,初期的双CEO制度无疑加重了管理成本上升,交由职业经理人成为必然之选,这一发展路径很像是在效仿当年埃里克·施密特出任谷歌CEO。

2001年,施密特成为谷歌CEO,彼时谷歌员工只有200名左右,谷歌的定位尚只是一个单纯的搜索引擎。而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担任谷歌产品总裁,谢尔盖·布林则担任技术总裁。

任职期间,施密特带领公司成功实现了IPO(首次公开招股),让谷歌转变为一个为企业提供各种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和互联网上最大的广告平台之一。

2011年,施密特将CEO的职位交还给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转任公司董事会执行主席,此时谷歌员工总数已经增长至2.4万人以上。

当下的比特大陆正面临着“2001年谷歌的状态”:2001年是全球经济的衰退时期,当时的Google虽是一家相当出色的搜索引擎技术公司,但除了出售技术,没有其他的盈利方式。

2018年市场经济下滑,数字货币经历暴跌,纵使冠有“全球矿机厂商巨霸”之称的比特大陆,绝大多数的收入也仅依靠矿机出售,AI芯片领域尚在萌芽期,跟寒武纪、思科等早期入局企业相比仍有距离。

市场认为:BCH分叉后极有可能是引发此次暴跌的导火索,大力支持此次分叉的比特大陆成为众矢之的。另一方面,距离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已过去3个月时间,能否完成上市目标?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是重中之重。

新任CEO的责任与使命

企业想要长久地成功有两个成功关键,一个是接班人,一个是企业转型。

比特大陆如今正处于转型AI的关键时期。作为依靠销售矿机起家的比特大陆,团队成员的调配和牛人的引入非常重要,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京东在上市前,就曾引入一批有着海外名校、著名外企的履历背景的顶级职业经理人。

比如拥有爱荷华大学+美国运通+麦肯锡+百度背景的沈皓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期加入的还有CTO王亚卿、蓝烨、隆雨、蒉莺春、熊青云等。

这些人才不仅帮助京东顺利上市,而且还帮助京东从一家纯粹的电商公司转型,具备了“新零售”帝国的框架。但是,此举却这引发了京东原有高管团队的反弹,有几位老将先后离开京东。

公司层面,如何解决空降兵和老将之间的矛盾?是比特大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人员层面,“新任CEO”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比特大陆和两位创始人的决策,最大程度地兑换成收入和利润。

比特币如今已陷入“死亡螺旋”:矿工流失引起的算力下降使得比特币网络挖矿难度下调,而挖矿难度的下调将使得挖矿成本降低,容易挖到更多比特币的矿工常选择抛售换取流动资金,使比特币价格继续走低。

单纯依靠矿机市场的方式早已不可持续,如何调整当下布局,以及改编团队,非常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