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平章知史事:犀首公孙衍,合纵之败非吾之过,盖君侯乎!

犀首其名

公孙衍,号犀首,以此为名,可见其人才绝当时。犀首一词,有人认为是官职,主要根据是《庄子·则阳》的《释文》注:“犀首,魏官名也。”然而魏国历史上,未能考证出其他官居犀首的人。有人认为是称号,主要根据《战国策·赵策二》的高诱注:“公孙衍,魏人也,仕于秦,当六国,号曰犀首。”子康更青睐于称号的说法,其一若是官名,古人以官名代称人名的时候,往往就高不就低,而其在相秦、相韩等国时,仍被称之为犀首,官名的说法不完全能站住脚;其二若号为犀首,犀牛在古代文化中多代表稀有和珍贵,而犀首又是其佼者和珍惜者,号与才配,方能名冠天下。

上承商鞅之功果

秦国经过变法,国力日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嬴驷任命为大良造,谋伐魏。

魏国经李俚变法后称霸战国前中期,名将吴起又是打败秦国,夺得函谷关,扼住了秦国通衢中原的关口,以致于秦国与中原各国的贸易受制于魏国、甚至只能与魏国贸易或通过魏国贸易,而秦国亟需用自己优势资源购买的是粮食(战略储备),而敌国魏国岂能让其如愿。因而伐魏夺函谷关是势在必行了。

齐国经过马陵之战,歼灭魏国十万大军。秦国趁魏国无暇西顾之时进攻河西,诱俘魏国主将公子昂。经过几次战役,秦国挫败了魏国主力,魏国虽不甘心,但不得不承认秦国在军事上已经开始强大了,但国力与魏国仍有差距。《大秦帝国》里面有个桥段,就是此时的嬴驷硬要参与齐、魏相王之事,被魏齐一番羞辱,可见无论魏国、还是齐国,都没有真正认可秦国。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任大良造后,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式微的魏国在缺乏良将、强兵的情况下,挡不住秦国的攻势,选择割地求和。割让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由此打开了秦国与中原交流的缺口,可谓战略性胜利。

一朝私利失君宠

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恰逢张仪游说秦国,谏言秦惠王,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若听公孙衍建议进攻西面游牧民族,会让秦国左右受敌。魏国有霸主的根基,给予他喘息之机,只怕养虎为患。一语惊醒梦中人,秦惠文王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遭到排斥,离开秦国,投奔魏国。

秦惠王因公孙衍一时顾私利不顾大义的行为,看似冷酷和不近人情,实际是帝王术的一种,引用《大明王朝》嘉靖的一句台词:没有谁是真正的贤臣,贤时用之,不贤黜之。

善兵长谋时不待

犀首善用兵,所谓上兵伐谋,犀首的战术往往出其不意,这需要军队有很强的机动性,而纪律性极强的秦军与其犹如良配,而缺乏良将和战法经验的秦军,可以向犀首学习。犀首成全了秦国,秦国也让他如鱼得水、扬名天下。

此时的魏国鲜有精兵,纵然犀首天纵奇才,也不能短时间培育出一支纪律性、战斗力极强的军队,更何况魏国国力需要喘息,无法全力投养新军。显然,魏军不能够支持犀首的奇行军略,在与秦国的交手中,反而被徒弟们所打败。

魏国羸弱,犀首、魏国均无力独自抗衡秦国,因此犀首尝试联合其他弱小国家,合纵制衡秦国。小国相对容易征召,尤其是韩赵魏三国,而两大国齐楚素有嫌隙,常常是互不相容。

秦国刚起,无力面对多国联盟,因此秦惠文王和张仪多次挑拨离间合纵各国,一方面宣传连横策略。

非犀首之失败也,盖君侯乎

公孙衍先先后后拉拢各国,期间有几次大事“五国相王”(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伐秦”(魏、赵、韩、燕、楚)等,但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无非是:

(1)纵观战国局势,强国靠拳头讲话;弱国只能通过外交夹缝求生。当强国一方面以军事压迫、一方面辅以外交手段,根本没有效果纵横外交场的空间。

(2)各国攻伐多年,互有嫌隙。因短期威胁而组成联盟,同样会因短期利益而背叛联盟。这也是张仪的突破口。

(3)齐、楚两国,当时能与秦国抗衡的国家。此刻都为私利而攻伐他国、同时又互相攻伐。多次合纵,两国只能选其一,选定一个必然会得罪另外一个,难以成势。

作为可能改变战国历史走向的合纵,它的失败不是公孙衍个人的失败,而是各国国君、权臣的失败,他们短视、患得患失,将形形色色的他们统一起来本来就不容易,更不要说去抵抗强敌。

公孙衍极具战略眼光,甚至考虑到联合义渠夹击秦国。然而,他欠缺的是时运、以及强大的整合力,同时与张仪的瑜亮之争,掣肘了他的成果。只能说时事造就英雄,不论成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