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励志元帅”朱可夫的传奇经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励志元帅”朱可夫的传奇经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1945年7月的一天,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到刚刚被苏联红军攻克不久的德国首都柏林,代表英国国王向苏联红军元帅朱可夫授予巴斯勋章,以表彰他为消灭德国法西斯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这一点上,其实全世界人民都有理由向这位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表示敬意,他也获得了多达二十五枚之多的外国勋章。的确,如果没有苏联,很难想象法西斯势力会被击败,而如果没有朱可夫,也很难想象苏联能取得胜利。

困苦的童年

1896 年12月2 日,这位后来的苏联元帅,“苏联英雄”——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出生在莫斯科西南卡卢加省的斯特列尔科夫卡村。相比于朱可夫,那些即使是出身平民的美国将军们的童年都可算是天堂了。朱可夫一家是真正的“贫下中农”,他的父亲康·安德烈维奇还是个被收养的弃婴,后来成为一个鞋匠。当时俄国农民的生活很苦,朱可夫家乡的地又少而贫瘠,农活主要是由妇女、老人和孩子们来干,男人们则去莫斯科、彼得堡等大城市“打工”,但实际上也挣不到什么钱,所有人都得拼命干活来糊口。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是多么微薄的收入啊!……乞丐讨到的说不定比这还要多些。但是……那个时候,贫农们就是这样的命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13年的朱可夫显得有点少年老成

在这种困苦的生活中,还只是个孩子的朱可夫也不得不干活挣钱。他本来在邻近的韦利奇科沃村的一所教会小学念了七年书,学习成绩优异,还上过荣誉名册。但这时家里再也供不起了,这个11岁的孩子,只能到他在莫斯科当皮货商的舅舅那里当了学徒。当学徒期间,尽管生活艰苦劳累,但一心上进的朱可夫仍旧利用晚上和休假日继续学习。1913 年,依靠自学的朱可夫还通过了市立中学全部课程的考试。

在战斗中成长

如果一切平静,那么这个世界上也许会多一个“皮匠大师”朱可夫,但是一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1915年7 月,沙俄政府宣布征召1896 年出生的青年入伍。8 月7 日,十九岁的朱可夫被选进骑兵部队,编进预备骑兵第5 团的预备步兵第189 营。1916 年春,有三十名骑兵被选送去培养当军士,朱可夫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他第一次受到系统的军事培训。

▲ 1916年时的朱可夫军士

朱可夫作战勇敢,在后来的战斗中获得了两枚乔治十字勋章,一枚是因为俘虏了一名德国军官,一枚是因为受伤。而这时又一件大事改变了朱可夫的命运——十月革命爆发了。一开始局势混乱,朱可夫的部队被遣散,他拿到退伍证明书,回到了莫斯科。1918年秋,朱可夫加入了铁木辛哥的骑兵旅。1919年3月1日,他被吸收参加苏联共产党,在保卫苏维埃的战斗中,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指挥员。他和哥萨克白军、邓尼金、高尔察克交过手,参加了消灭安东诺夫的战斗。这位未来的元帅“主角光环”很强大,多次受伤而又大难不死。到国内战争结束时,他已经升为骑兵连连长。

▲“豹眼圆睁”的骑兵团长朱可夫

1923年4月,年仅26岁的朱可夫被晋升为骑兵39团团长。当时苏联组建了第一批坦克团,而朱可夫的团则被遴选从事这种新武器的试验,这使他开始有机会接触到机械化作战的实践。1924年7月又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开始狂热的学习。结业时,他专门骑马返回部队,历时7昼夜,行程963公里,对沿途的地形进行了勘察。

▲1925年,列宁格勒工农红军现代指挥员骑兵培训班。学员有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和叶廖缅科等

在1924年到1930年间,又进入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进修班深造,在1931年到1938年间,先在骑兵部队任旅长、师长、军长和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员。1937到1939年间,斯大林对军队进行了大清洗,包括装甲战的倡导者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内的许多将领都被罗织罪名后处死,而朱可夫却幸运的逃过一劫,并且继续升职。关于这一情况,一般认为这与朱可夫的骑兵背景有关——骑兵出身的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都受到重用,而其他人均被清洗。而更重要的原因则可能是年轻的朱可夫不存在难以驾驭的问题,同时还具备很好的军事才能,因此获得斯大林的赏识。而大批将领被清洗,客观上也为他提供了足够的上升空间。

“励志元帅”朱可夫的传奇经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朱可夫一家,他身边就是大女儿“开创时代”

1920年,朱可夫和亚历山德拉成婚。作为军人的朱可夫经常调动,亚历山德拉不管去哪里都跟着丈夫,因为常年颠簸,他们失去了第一个孩子。因为身体太过虚弱,医生建议不要孩子了。但亚历山德拉并没有听从劝告。1928年,在朱可夫已经32岁的时候,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艾拉,意为“开创时代”。不久以后,有着极大抱负的朱可夫,便开创了自己的时代。

痛击日寇

机会很快就来了,但却是在遥远的东方。自1935年以来,日本关东军就一直在在蒙古国和伪满边境制造摩擦,并不断增兵,与蒙苏军发生冲突。为防御日军可能的进攻,朱可夫被派往远东组织军事部署。

▲1939年,朱可夫在中蒙边境的哈拉欣河

1939年5月,按捺不住的关东军决定首先发难,企图从诺门罕地区开始攻击,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6月18日,朱可夫被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朱可夫到达战场后,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今乔巴山)等地开辟野战军用机场,战斗机开始升空与日机周旋。

“励志元帅”朱可夫的传奇经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