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不经意间,总是会有一些仍在坚守“老行当”的手艺人闯入我们的视野,仿佛将我们带回古老的年代,穿入时空隧道,勾起对古老年代的回忆,让人无比眷恋。今天呢要给大家盘点一些梅州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在给大家普及知识的同时也希望有心人看到能够手艺活传承下去。不久的将来,可能有部分手艺将失传永久的退出人们的视野。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编笠麻】笠麻是梅州农村地区家家户户必备的遮雨遮阳用具,承载农耕文明历史的竹编绝艺!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捡瓦】以前在梅州农村住的都是瓦房,房子上面盖的瓦,要是常年不整理就会漏雨,所以过年以后春雨来临之前捡瓦师傅都很忙。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制杆称】制杆称制杆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自从有了电子称,这门手艺迅速就没有了市场。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补锅头】以前一些补锅匠走街串户,惹得一帮人忙着找出破锅烂碗,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酷似一支五音不全的打击乐队,十分热闹。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打铁】以前梅州农村生活艰苦,要干很多农活,必然少不了用到火钳、镰刀、锄头、钉耙、斧头,但是现在生活变好了,年轻人再也不用干这些农活了,自然这些工具也很少见了,有也都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修表】以前如果你有那么一只手表,那么你一定要把它戴在手腕最显眼的地方。因为这可是个稀罕货,不是什么人都买得到的。如今,基本上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手表了。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磨刀麻】“磨剪刀嘞,戗菜刀……”这样铿锵抑扬的吆喝声,在梅州农村不知吆喝了多少年。那拖着长音的调调却印在每个梅州人的脑海里。在实际生活中,扛着长凳四处奔走的磨刀人始终是一个边缘化的形象,他们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坚守着怎样的手艺?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修伞】过去每年春天,城里各大街小巷会活跃着一批修理雨伞的手艺人。他们走街串巷,不停地吆喝“修伞儿……”吆喝声响过之后,总能招来一些拿着坏了的雨伞前去修理的人。可是,现在修伞师傅早已难觅踪影,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修伞业已没有市场。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修藤椅】以前藤椅一般来说可是要生活条件好点的人家里才有,现在换红木、皮质的了。如今这份手艺在梅州部分乡镇应该还能见到!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弹棉被】以前的棉被子都是根据自己要求让棉花匠根据重量定制的。棉被都是棉花匠通过棉花榔头敲击弦把棉花弹松,铺平、经线才能做成的,保证不含化纤,不含黑心棉。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木工】老百姓都得靠木匠做家具,箱子、桌子、柜子、床、板凳什么的,七八十年代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在普通老百姓中间,木匠们算手头比较宽裕的一群人,记得在小编镇上第一个拥有黑白电视机的人就是个做木匠的。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编竹匠】记得小时候,我们基本没什么玩具。因此,一个草编的蚱蜢都能让我们高兴上半天,而那些竹篮、簸箕也是家里的常用物。如今,各种玩具充斥在各大商场,塑料、铝制品也取代了那些简陋的家具。还好梅州客家人对竹子的制品情有独钟,编竹器的行业还是比较顽强的生存到今天。但是这门手艺也是渐渐的只有老一辈人才会了,年轻人很少会对个感兴趣。

这些梅州传统的老手艺-7080后的回忆,00后很难再见到了!

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对物质事物有更高的追求,生活越来越好了,但传统手艺却越来越少了.,若干年后,这些手艺有些可能再也难看到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