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蘇東坡:淡看生活順逆境,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淡看生活順逆境,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如天氣。有豔陽高照,也有風雨瀟瀟。有春風徐徐,也有冬雪飄搖。

腳下的路,平坦與坎坷相隨,人生之旅,順逆境相交。

有歌曲唱,生活是一團麻,那也是麻繩擰成的花。

處於順境,你可能是那團麻的主人,可以結根麻線、搓條麻繩,還可以扎一朵麻花。

陷於逆境,煩心的事、鬧心的人、糾結的梗,遭遇的失意與挫折就像一個個結橫亙在你面前,如果心中不開解、不豁達、不釋懷,或許這些生活中的結就會成為心中的死疙瘩。

唯有釋懷,才能開出智慧的花。

蘇東坡:淡看生活順逆境,也無風雨也無晴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一生屢遭政治陷害和排擠,但他依然活得開解、灑脫、怡然自得。

元豐二年(1079年),43歲的蘇東坡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他給宋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表示感激和謙遜。不料這一封謝表中極富個人感情色彩的文字被朝中排擠他的人拿來大作文章,說他妄自尊大、包藏禍心,一時朝中倒蘇聲一片。

蘇東坡上任還沒三個月,就被下大獄103天,險些丟掉性命。之後蘇東坡被貶黃州,寄情山水,與家人開荒種地,幫補生計。在那期間,他寫下了不朽名篇《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

後來,司馬光被重啟為相,蘇東坡得以召還回朝,但不久後他又遭陷害,既不能容於新黨,也不能見諒於舊黨,便申請外調。這一次,蘇東坡去了杭州,他整治了淤堵的西湖,開除葑田,築起長堤,在西湖水最深的地方立起三潭為標誌。

從此,杭州的百姓有水灌溉,農業復甦,蘇東坡被當地百姓熱烈擁戴。三潭印月和蘇堤直到現在還被人們銘記和樂道。

可是,好景不長,1094年,年僅六旬的蘇東坡又被貶廣東惠州,三年之後已是62歲高齡的蘇東坡再次被貶往更偏遠荒涼的海南島儋州,當時被貶海南是宋朝僅次於滿門抄斬的處罰。

蘇東坡:淡看生活順逆境,也無風雨也無晴

但是,蘇東坡並沒一蹶不振,反而是把海南當作第二故鄉,在那裡大辦學堂,大興學風,培養人才,一舉打破了儋州在宋朝連續100多年沒有鄉人中進士的歷史。

從此後,人們把蘇東坡看著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在儋州到處流傳著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的故事和傳說,甚至還連種語言叫“東坡話”。

讀過蘇東坡詞的人都知道,他的詞風與晚唐和五代僅僅描寫小我的生活場景不同,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向內對心靈世界的觀照,也有朝外對世界、自然的描摹。不僅豐富了詞的感情與內涵、外延,還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

人不豪放,心不寬大,是寫不出那種大氣磅礴、蕩氣迴腸的句子的。雖遭失意,屢被貶損,蘇東坡卻一直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他豁達、樂觀,不減對生活的熱情,流放中依舊體恤民情、體察民苦,活成自己。

該樂活的時候樂活,該寫詩的時候寫詩,寄情山水、不為遭遇所困。

蘇東坡:淡看生活順逆境,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還有一個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有一次,被貶官的蘇東坡和友人出遊,被大雨淋溼。大家都覺得狼狽不堪,連連抱怨不期而遇的大雨。唯獨蘇東坡泰然自若,還興致高昂地吟誦出了膾炙人口的名篇《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意思是,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人生的順逆有如天氣的陰晴,要來的就讓他來吧,坦然以對,要去的就隨他去,盡力就好。

淡然釋懷,泰然應對。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像蘇東坡一樣,淡看生活的順逆境,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淡看生活順逆境,也無風雨也無晴

作者:安芮嫻,講溫馨的故事,寫安暖的文字,傳播美好與正能量。關注安芮嫻,更多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