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股市还要这么炒吗?我们的心里应该有点逼数的

股市还要这么炒吗?我们的心里应该有点逼数的

股市还要这么炒吗?监管层的心里是应该有点逼数的。

文 / 华商韬略 毕亚军

这是华商韬略资本市场系列的第三篇。

第一篇中(房地产之后,金钱将在这里沸腾)谈到,改革发行制度拥抱新经济,严格上市公司分红和退市制度,让科技巨头和独角兽回归或上市,将深刻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并预期“资本市场将是房地产之后,中国资本和财富新的沸腾之地。”

第二篇中(欢迎腾讯阿里回A股,但我不会买它们的股票)谈到,科技巨头和独角兽的回归或上市,给市场和投资者带来机会,也带来压力和风险,并提示说:

任何一项改革,总是有人受益,就有人牺牲。区别不过是良币驱逐劣币,还是劣币驱逐良币而已。如果A股将要良币驱逐劣币,回归价值投资才是“良币”,而我大A股,可谓是“劣币”斑斑。

当“良币”驱逐“劣币”的趋势日盛,你手握的是“劣币”,还是“良币”?这才是更大的问题。

今天说说这个“劣币”,甚至是劣根性问题。

股市还要这么炒吗?我们的心里应该有点逼数的

【必将退潮的瞎炒】

如果监管层真的加大包括提速新兴公司上市在内的开放力度,同时严格分红和退市制度,这对市场自然是巨大的利好,但对很多投资人而言,尤其是还按老习惯炒作概念与题材的炒股者而言,却也是巨大的风险。

对习惯了讲故事,或者对投资者冷漠,疏于市场沟通的上市公司而言,挑战同样加剧。但这里,只谈对投资者的影响,具体说是对更广大散户投资者的影响。

在港股市场,腾讯等优质公司受到热烈追捧并带给投资者巨大回报的另一边,一大批烂公司,甚至是资产、业务还算可以的公司,也给了无数投资人巨大伤害。

不少读者或许都对曾被评为首富的某著名企业家的财富过山车故事印象深刻。几年前,该企业家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先是创造了不到3年股价便从几毛飙升至10多块的神话,然后又创造了半小时股价腰斩,股票至今停牌的噩梦。

这位企业家的损失或许并不大,只是不该属于他的最终没有得到,还倒贴了一把。但对很多追高的投资人而言,就是泪水填满太平洋也流不尽的忧伤了。

这样的例子在港股不在少数。

除此之外,港股还长期趴着一大批股价几分钱,几毛钱的公司,其中包含一批市值低于净资产,股价低于每股盈利的公司。

一旦投资人不小心买了这些公司长期持有,多半也是永无尽头的忧伤。

股市还要这么炒吗?我们的心里应该有点逼数的

虽然A股备受诟病,但实事求是的说,对很多不具备投资常识和知识的投资者而言,与H股以及很多国际市场相比,A股堪称最保护投资人的市场。

A股的坏处在于监管、退市制度不完善,以及故事、概念的盲目瞎炒,但“好处”也在于此:

因为不退市,因为可以炒作故事和题材,即使你买到业绩垃圾的公司,只要能将铁棒磨成针,也总会迎来解套时。甚至,有时还会因祸得福,买到一个垃圾公司,也买到一个连续涨停的壳。买到一个讲故事的,因为不断有故事,就永远有新高。

但这种“好处”在发行制度改革,退市制度严格的背景之下,将渐行渐远。

既然可以自己发行上市,为何还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借壳?既然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上市公司能够带来更具确定性的高回报,为什么要赌博去买靠故事和概念支撑的垃圾公司,或者平庸且看不到转机的老不死公司?

如果壳不再有意义,如果故事、概念不再奏效,如果市场逐渐回归到真正的价值投资,A股一大批靠故事、概念、卖壳重组支撑的上市公司,股价变成几毛钱,几分钱,甚至直接挂掉,将越来越有可能。

虽然A股不同于H股,会几分钟就跌百分之几十,但A股一旦狠跌起来,刀子也不那么容易躲,再加上A股一贯的跟风炒作习俗,一旦趋势逆转,分化恐怕还会更大:真正的优质公司得到更高的溢价,垃圾公司甚至平庸公司被跟风嫌弃。

对很多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雷区。

相比带着价值投资梦想买到中石油而言,未来的A股,或许会上演越来越多炒概念,炒题材,炒重组炒壳的梦碎声,碎到根本不想谈人生。

股市还要这么炒吗?我们的心里应该有点逼数的

这一天不会马上到来,因为监管层还是很心疼股民,因为很多不具备投资常识和知识的股民还会支撑炒作概念,炒作题材,炒重组炒壳走一阵子,因为很多垃圾公司背后的利益还要跟改革博弈博弈,甚至争取全身而退的时间……

但这一天终究还是要来的,而且已经在向此方向前进。

【趋势已不可逆】

股市直接创造价值吗?

肯定的。不然,要它做什么?

价值如何创造?核心要义是,第一,让企业融到资,让投资人的钱集中起来交给企业去创业经营;关键点是第二,企业拿到钱后创造更大的价值;更关键点是第三,企业价值做大了,既可以给投资人分红,也给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也就是,把社会上的资本集中给更能创造财富的人,让这些人拿去创造更多财富,越多的资本聚集到越多更能创造的人手中,就会创造越多的财富,进而带动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让整个经济和社会受益……

这是发展股市的初衷,也是股市的核心价值所在。

但我们现在的股市,实事求是说,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因素导致,都充斥着上市拿到钱却不能创造更多价值,或者创造了价值却不分享价值给投资人的企业。

继而也就形成了,指望企业分红、增值无望,越来越无望之后,投资人也就不再抱着把钱交给企业去增值的理念来投资,而是更带赌博和投机性质的“炒股”。

于是就有了很多靠企业利润几辈子都挣不到十亿的企业主和投资人,削尖脑袋去上市,因为只要一上市,随便一个大股东都是十亿,几十亿的身家。

我们不问这科不科学,公不公平。就问如果可以这样挣快钱,甚至这种风气大行其道,谁还去踏踏实实地创业经营,谁还愿意把钱投给踏实的创业经营者。

如果市场上的融资者、投资人关注的重心,不断偏离产业经济的本质,还谈什么靠市场去服务产业经济?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股市还要这么炒吗?监管层的心里是应该有点逼数的。

所以,我们看到A股这两年不断加强监管、更加开放,而眼下包括中美贸易战在内的外因,也必将进一步刺激我们的改革,尤其是产业的转型升级。

所以,A股必须大改,趋势已不可逆。

但如前所说,任何一项改革,总是有人受益,也有人牺牲,只不过是个正确或正义的收获,错误或罪恶的收获,以及牺牲的问题。

从宏观和长远看,A股即将步入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我们也依然坚持“资本市场将是房地产之后,中国资本和财富新的沸腾之地”的判断。

但要特别提醒,买股票可不同买房子,2007年11月,你是买了腾讯,还是买了中国石油,可不会像你买了房子一样,无论怎么样都会挣。

【关键在选择】

有人在这里欢笑,有人在这里哭泣;有人在这里活着,有人在这里死去;有人在这里祈祷,有人在这里迷惘;有人在这里得到,也有人在这里失去……

这是股市的写照,甚至是任何事情的写照。

现在是竞争加剧的时代,是越来越个性与分化的时代。在A股向价值投资前进的道路上,这样的格局和分化还会加剧上演。

这个加剧的过程就是市场逐步向价值回归的过程。

事实上,这种分化已开始在A股体现明显。

如同这两年整体行情不好,但依然有很多绩优公司创了新高,这样的情况在未来会继续。

在这个回归价值的新时代里,一片汪洋中,哪个方向、哪条船才能载你到成功的彼岸?这将是一件越来越个体,也越来越考验个人投资判断力的事。

股市还要这么炒吗?我们的心里应该有点逼数的

很多读者在前两篇文章后留言,请问股市有大行情了?现在适合进入股市了吗?我的回答是,不要问适不适合入市,也不要再问有没有大行情。

要问你自己,到底是要争取更具确定性的投资,还是要赌博和投机。如果是要投资,还要继续问,你到底有多了解你想要投的公司?

如果这公司是喊你合伙做生意,你愿不愿意把钱交给它去做这个生意?

一个放牛班,30年后,有的成了大企业家,有的只能拿着几块碎银子问要不要现在入市?你要问自己选的那个公司,那个公司的经营管者,到底是有前者的潜力,还是后者的气质。如果你看清楚了,再问自己,要跟谁走那一程。

即便是在股票市场,即使是血流成河的下跌中,也总有上涨的股票。到了企业的层面同样如此,别说是贸易战,即使是真正的战争,也总会有赢家。

很多事情,终究还是看自己。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的选择。在股市,选择将是越来越重要的能力。如果总能选择与成功者在一起,你就可以与成功更近。

对投资者而言,股市很大的一个妙处也正在于此。

你看好一个产业、一门生意、一个产品、一项技术,却不能去独立创业经营它,抑或是你看好某个团队、某个人,甚至这个团队、这个人背后的人和事,却无法直接建立跟这个团队或这个人的关系。

股市或许会给你一个机会。

你可以通过购买这个产业,这个生意,拥有这个产品或技术的公司,如果选择得当,就相当于你自己在创业和经营它。而且,你不需要去面对或处理自己创业经营它所需要的诸多繁琐的事务,比如不用到处求佛烧香。

哪些领域比较有确定性的前景,领域之内又是满足哪些特征的公司会比较值得投资?华商韬略亦将继续推出有关报道,欢迎继续关注。

不过,我们没有什么权威、高深的学问或理论。只是10多年一直在跟成功的企业家,失败的企业家,以及成功的投资人和失败的投资人打交道,也一直在倾听、学习、反思。我们分享的,基本都是从他们那里“偷”来的经验、教训和精神。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