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安徽省一个区,以“州”命名,总人口超80万!

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截至2017年,安徽省共有6个县级市,55个县。其中,就颍州区来说,以“州”命名。颍州区隶属于阜阳市,总人口超80万,拥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了。

安徽省一个区,以“州”命名,总人口超80万!

首先,颍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以“州”命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州”是重要的区划单位,比如古九州、东汉十三州等,也即历史上的“州”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等区划单位。在地理位置上,颍州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以北,地跨北纬32°45′23"—33°00′58"、东经115°26′33"—115°58′45"之间。阜阳市西、西南部与河南省周口、信阳两市相邻,北、东北部与亳州市相连,南、东南部和淮南市、六安市为邻。

安徽省一个区,以“州”命名,总人口超80万!

就颍州区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该地区属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齐楚燕魏赵韩六国,建立秦朝。彼时,秦朝在该地区设立汝阴县,隶属陈郡。由此,对于今颍州区一带,拥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了。西汉建立后,仍称汝阴县,改属汝南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家争霸,今颍州区一带属魏国的疆域,彼时,汝阴县初期隶属汝南郡,中期改属汝阴郡,后期隶属汝南郡。北魏时期,于汝阴县城设颍州治。

安徽省一个区,以“州”命名,总人口超80万!

隋朝时期,称汝阴县,改颍州为汝阴郡。贞观元年(627年),唐朝并颍阳县(今太和县)、清丘县入汝阴县。天宝元年(742年),改颍州为汝阴郡,汝阴县隶属汝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汝阴郡为颍州,汝阴县隶属颍州。公元1116年,北宋朝廷升颍州为顺昌府,汝阴县隶属顺昌府,今颍州区一带属顺昌府汝阴县。公元1161年,该地区称汝阴县,改顺昌府为颍州,汝阴县隶属颍州。元朝这一历史阶段,撤汝阴县,县地直属于颍州。

安徽省一个区,以“州”命名,总人口超80万!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称颍州,隶属凤阳府。公元1724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颍州升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为颍州府,原州地设立阜阳县,隶属颍州府。1912年,阜阳县直隶安徽省,今颍州区一带属阜阳县。1996年1月,撤消阜阳地区和县级阜阳市,设立地级阜阳市。同一年,设立颍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如今,颍州区总人口约为80.5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