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家长要会立规矩,孩子如果触碰这4条底线,别惯着

我们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是一样适用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犯错、喜欢玩闹不是什么要紧事,所以每当孩子闯祸的时候,都会充当保护伞的角色,并且对兴师问罪的人们说:“犯得着和孩子一般见识吗?”,在小编看来,这种爱护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另类伤害,现在社会上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了,小区里被刮花的车辆,甚至火车轨道上的小石子都是“熊孩子”们的杰作,为了避免孩子成为这样的“社会恐怖分子”,家长要会立规矩,当孩子触碰到这4条底线的时候,别惯着,虽然我们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也不是不可以~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孩子触碰到哪4条底线的时候,家长别惯着呢?

家长要会立规矩,孩子如果触碰这4条底线,别惯着

家长要会立规矩,孩子如果触碰这4条底线,别惯着

1、偷东西:从小妈妈就告诫我和我哥哥:“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因为拿了妈妈的一块钱,被打的现在想来还有心理阴影,但是我并不怪妈妈,因为这是家里的规矩,因为不遵守所以才受了教训,没什么可抱怨的!小编认为这个规矩应该在孩子刚记事的时候就要立下,如果别人有的自己没有,我们可以羡慕,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手段去获取,这是为人的基本道理,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小就铭记于心。

2、见什么就要什么:有些孩子见不得别人有个什么东西,别人有自己就要有,有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个玩具,回到家就开始哭闹,闹着要让父母给自己买,家长这个时候不要心软,因为这就像是潘多拉魔盒一般,如果孩子认为自己的哭闹能够让父母妥协,那么下次他依然会这么做,因为很少有孩子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家长要教给孩子:爸爸妈妈给你买东西是疼爱你,但是你不能拿这个威胁爸爸妈妈!

家长要会立规矩,孩子如果触碰这4条底线,别惯着

3、犯错就逃避:“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是我做的,是别人让我这么做的!”,相信大部分家长听到这样的回答会更生气,因为做错事了就要敢承认敢担当,一昧的逃避怎么能是男子汉大丈夫的做法呢?那这就要求家长在平时对孩子多加教育了,告诉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千万不要学“熊孩子”们的家长,在孩子犯错后只选择包庇!

4、什么事都要讲条件:有些孩子特别喜欢讲条件,如果自己吃完饭就得奖励自己玩半小时的手机、如果自己今天不闹人就可以看半小时的动画片等等,家长给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凡事都要和父母讲条件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家长不能不放在心上,如果孩子以后孝顺你都需要讲条件的话,那岂不是很可怕?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是他应该做的,并且不是所有的事,做了就会有回报,不然回报达不到孩子的预期,孩子会难以接受。

家长要会立规矩,孩子如果触碰这4条底线,别惯着

家长要会立规矩,孩子如果触碰这4条底线,别惯着!孩子以后能不能成为家长所期望的样子,那就看家庭教育是否用心了,记得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让孩子改正,不如先改正自己”,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会是最好的教育!祝愿我们的小可爱们都可以快快乐乐的长大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