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中国男篮蓝队战胜叙利亚,进军下一阶段

熬夜看了整场比赛。揪心了前三节,终于在第四节中国队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带走了比赛胜利。不过纵观整场比赛,还是能看出不少问题的。欢迎大家来理智探讨。

第一节比赛,慢热,前半节外线手感不好。胡金秋在内线打的还是非常积极强硬,不过锋线球员技术粗糙的毛病暴露无遗,不敢做动作。内外线缺乏默契。挡拆与防挡拆技术不过关。很多处理球的细节不够好。挡拆的问题是中国队的老毛病了,不知道是不是训练体系当中没有注重练过应该如何挡拆。这是门技术,不是你人站在那里就可以的,内外线球员需要有很默契的配合。处理球的细节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内线应该高举高打,像邓肯,进了内线手就没放下来过。锋线跟后卫的护球不行。这些细节不足,导致对方打出很多抢断后快攻。

第二节比赛,开场联防轮转太慢,防守意识不够好。改盯人以后有很大改善(内线球员在篮下的技术还不如李根)。第二节在李根和郭艾伦的带领下跟叙利亚打起了对攻。但是细节上可以看出,中国队的得分来自个人能力,很少有漂亮的配合形成简单的得分。对抗问题特别明显,不是身体不如叙利亚,是不习惯对抗中的上篮。这个真的就是训练问题了,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在说中国的后卫不行?其实不是别的,就是训练中模拟实战的对抗性练习太少。就拿网上去搜一下NBA所有后卫的运球训练视频,没有一个是自己一个人在那运的,训练师一定会给你对抗。这么多年过去了,训练上不改变,到国际赛场永远都无法适应。

半场结束,41-49。二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均低于对手10个百分点。这里体现出来的不是我们手感不好,很明显对手的防守能力和防守经验强于我们。

第三节比赛,防守直接垮掉了。效果很好的盯人又换成了联防。改回盯人,效果又立竿见影了。但是比分依旧没有拉近,叙利亚的手感本节很好。

第四节比赛,全场领防的效果不错,让叙利亚的进攻节奏放慢了,反击效果也不错。手感有所恢复,不过还是体现出基本功差的问题,上篮护不住球。第四节最后五分钟开始进入拉锯战。但是这段时间能看出中国队对战局的反应变化有些慢,任骏飞的战术打成了两个,之后对方调整了防守重点,这个时候没有及时换到李根那个点,李根打对方四号明显是个错位。还好幸运眷顾了中国队,最后叙利亚球员两罚不进,比分定格在了81-79。

纵观整场比赛,从场面上看本质,体现出来的是中国篮球的培养机制,选材,训练等所有基础问题的不足,但是我相信在姚主席的带领下,一定会越来越好。

最后说说杜峰。其实杜峰还真的是个不错的教练,从比赛开场开始,到每一次换人,能看得出赛前布置还是很充足的,但是也有中国教练的通病——临场应变能力不足。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比赛最后还剩好像30几秒,可是中国队已经开始选择在外线耗时间,这时为什么不叫暂停布置一下最后一攻?因为只领先两分,打不进对方是有反击机会的。

记得姚主席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句话,中国篮球最大的问题就是哪都是问题。路还是很长的,但是我相信姚明是最懂中国篮球的人,这次红蓝队的分开是一种尝试,也不用上纲上线的去说这个做法好与不好,就好像医生对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也会试着治疗一样。大家耐心的给姚主席时间,中国篮球一定会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