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长城第一台

明长城现存的最大烽火台,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据今有400多年的历史。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明朝初年,帝国在榆林城以北设立市场与蒙古人进行贸易,称为“互市”。

但自互市以来,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越过边境掠夺财物。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为了边城的安全,明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个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以及供蒙古人纳贡的“款贡城”。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以便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如今

烽火不在,硝烟散去

耳边除了呼啸的风声

再也听不到战马的嘶鸣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曾经,战时

蒙古骑兵南下

高台上便狼烟升起

守城将领登上顶层,指挥战事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和平时期

台下的贡城内

蒙古使者穿梭往来

朝廷款待,接收纳贡与洽谈边贸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牧民赶着牛羊,驮着各类皮毛,从草原的深处来到这里。汉族商人带着布匹、绸缎、盐茶,从内地赶来。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登上镇北台,遥望四方

据说天气晴好时

向东,隐约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黄河

向北,则是塞外的鄂尔多斯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遗留下来的夯土城墙。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现在的镇北台,是近年来修缮的。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镇北台西南大约800米处,是明代易马城遗址,当年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 ☟ ☟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在易马城,遥望镇北台 ☟ ☟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镇北台,如何到达...

在长城南路口坐公交车,半个多小时,到达终点站。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右手方向是镇北台,左手方向通往红石峡。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下车后顺着右手的小路,前行。没几分钟,镇北台依稀可见。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逐草四方,沙漠苍茫

榆林系列的背景音乐,选用了吉他版的,83版《射雕》的主题曲之一。

的词曲作者,分别是邓伟雄与顾嘉辉。两人都没有去过草原大漠,但无论是歌词还是作曲,都让人有种置身于塞外的感觉。

作曲者顾嘉辉,可以说是香港流行音乐的教父级人物,在内地流传甚广的,曲作者也是这位顾嘉辉。

顾嘉辉与香港另一位音乐鬼才:黄霑,组成了香港流行乐坛的“辉黄二圣”黄金组合。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图/来自网络

得益于“仙剑奇侠”类游戏、“古装仙侠玄幻”影视剧和网络歌曲的流行,近年来逐渐壮大,最初的代表作来自周杰伦与方文山组合的东风破、发如雪、青花瓷、菊花台等。

榆林 l 烽火不在的镇北台

图/来自网络

但说起,周杰伦与方文山组合,恐怕还得拜倒在“辉黄二圣”之下,在他们面前谈,分秒之间就被虐的满地找牙。


上海滩、笑傲江湖...,影视剧被翻拍过N次,但“二圣”创作的主题曲,都被保留了下来,毕竟那时是香港乐坛花正红、香正浓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