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广德法院:创新“五字”工作法 亮剑“执行难”

为全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安徽省高院从今年4月份起,在全省集中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广德县人民法院创新执行理念,转变执行方法,利用各种执行手段,全方位、高威慑、重惩戒、多角度亮剑“执行难”。

一、创在“精”:精准曝光,惩治失信被执行人。

近年来,法院执行难问题逐步显现。广德法院先后采取过发布悬赏执行公告、冻结支付宝账号、司法网拍、司法拘留等举措,有效遏制执行难问题。4月20日,广德县人民法院通过微信、微博、官网等平台集体曝光了2018年第一批30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曝光仅2个小时,微信平台阅读量便达到4万。同时,广德电视台同步循环播出,各大商场设置大屏幕滚动播出,此次曝光将失信被执行人照片附上,曝光更加精准,更有深度和力度,让“老赖”无处藏身。

精准曝光的当晚,该院执行干警就接到其中6人的电话表示要履行还款义务。目前,此6人已履行了全部给付义务。还有5人表示将尽快履行。另有3名此次未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迫于精准曝光的威慑力,主动到法院履行了给付义务。通过此次举措,该院共执结案件12件,执行到位标的额73.7万。群众纷纷通过微信留言对法院此举表示赞赏。

这里输入标题

二、创在“专”:专项执行强出手,围追堵截抓“老赖”。

长效开展集中执行、错时执行、凌晨执行、夜间执行等各类专项行动。将清理执行积案作为破解执行难的突破口,以“涉民生”、“涉金融”案件为着力点,针对被执行人难找的现状,广德法院实行“错时执行”常态化,充分利用清晨、晚上、节假日等时间全力查找、传唤被执行人。

4月19日凌晨时分,广德法院执行局10余名执行法官和法警整装待发,充分利用被执行人警惕性低、行踪准确的特点,集中前往乡镇开展涉金融案件专项突击执行行动。共出动警车2辆,执结案件3件,对3名被执行人均实施司法拘留强制,涉案标的额10.9万元。

三、创在“狠”:强制执行不手软,亮剑执法动真格。

充分利用好网络司法拍卖,提高执行效率。4月初,该院通过网络司法拍卖被执行人一处17259.2平方米的商服出让土地使用权,强力威慑,迫使被执行人一次性缴清了包含500万借款本息、诉讼费、评估拍卖费、执行费及其他费用共计720万元整。一起久拖未决的“骨头案”就这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利用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手段的威慑力,迫使“老赖”主动履行给付义务。4月19日,该院执行法官按规定电话通知被执行人高某,由于其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其名下的房屋已被法院查封。迫于执行压力,高某竟然在撂下电话后的十分钟内,将执行案款等共计20万余元,一次性打到法院指定账户上,使这起案件得以迅速执结。

四、创在“联”:携手公安,完美联动。

发挥联动平台作用,利用公安信息平台,查找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积极与辖区流动人口办公室探索新的联动方式,查找被执行人行踪。4月初,该院将一批约230人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移送至公安机关,请公安机关协助查找失信被执行个人和财产等相关信息。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该院查找到被执行人的具体住址信息,为精准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创在“便”:探索一案一账户,便捷高效。

探索“一案一账户”的执行案款归集管理制度,实现案、款、账、人一一对应,确保账目清晰、程序透明、发放高效。4月19日,广德法院执行法官成功通过“一案一账号”方式,将执行款发放到直接转入申请人账户,申请人只需到法院签一份收款信息确认书,执行款到位后立即转入当事人账户。不仅节约了司法成本,还提高了执行效率,达到了省时、省力、省心的效果,切实、有效、快速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月份以来,广德法院创新执行方法,运用各种执行手段,共执结案件463件,执行到位标的9833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