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全体济南人:你还记得“八一广场”吗?

1950年,济南刚解放不久,时任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提出了修建中西合璧的大型建筑“八一礼堂”并将礼堂前面的沟沟壑壑填平,建成了广场,供部队操练演习之用。

因该广场与“八一礼堂”隔路相望,所以称为“八一广场”。八一广场可容纳几十万人,广场上竖有十五米高木制旗杆,后来广场的旗杆两次更换为水泥金属的。

那时的八一广场场地广阔,离省委机关较近,交通相对方便,建成后便成为济南大型重要集会的中心,国庆庆祝活动多次在此举行。

八一广场周边无围挡,广场地面是三合土碾压,风大有扬尘,雨天路泥泞,平时很少有人光顾。麦秋季节,附近村里的人家都到广场上晾晒庄稼,如同一个农村大场园。

全体济南人:你还记得“八一广场”吗?

(国庆十周年游行)

每逢有重大集会和活动,广场提前几天就能看出来:平时无人管理的场地会有人打扫,还把坑洼填平;广场周围还会用秫秸席子围起多个围档,里面挖上几个坑,这是供集会时人们方便用的“临时厕所”了。

除此之外,部队上也会派人,拿着探测器在广场与周边检查,看看是不是有爆炸物或地雷。那个年代阶级斗争是抓的很紧,时刻提防敌人搞破坏。

国庆节庆祝活动更是热闹非凡,广场周围彩旗飘飘,广场内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济南市工、农、商、学、兵及各界组织团队,几十万人汇聚在广场,接受省市党政军领导的检阅。

每个方队从主席台前经过时,高呼口号,比如“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口号,呼声响彻云霄,振聋发聩。

然后上街游行。走遍济南的主要道路,那时候游行队伍通过哪里,公路交通靠边停靠为队伍让行。整个济南市主要街道被游行队伍和看游行的人群挤的水泄不通,“万岁、万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八一广场不光是集会的中心,它跟随着国家政治运动的节奏,调整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五八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广场上出现了一脚踢的小高炉,为当时钢铁产量赶英超美的宏伟目标而贡献场地。六十年代初的三年灾害,饥荒难耐,附近的人将广场改成了田园,种上庄稼,进行生产自救,度过难关。

全体济南人:你还记得“八一广场”吗?

(游行队伍中的农民方队)

除了政府组织的庆祝活动之外,在文革时期,八一广场也是各种造反派的活动重地。当年的两大派“红山指”、“山工联”,就经常在广场上举行大会和辩论,争个你死我活,甚至发生械斗。如今回想起来,觉得好笑不可思议。都是为了捍卫毛主席,目标既然一致,为什么出现巨大分歧甚至成了誓不两立的仇家。

八一广场还为促进中外友谊而多次举行过外事集会活动。记得1967年10月,我所在的学校接到通知,前往马鞍山南郊宾馆附近夹道欢迎,迎接当时中国最好的朋友阿尔巴尼亚议长谢胡。同学们一早集合,步行近二十里到达目的地(当时济南一中在青龙桥附近)。

近中午时分,谢胡在康生、王效禹的陪同下(康生时任文革顾问,王效禹时任省革委会主任)同乘一辆红旗轿车驶过来,同学们手舞花束,奋力呼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中午我们吃了自带的午饭,赶往八一广场,参加下午在八一广场举行的欢迎仪式。领导讲话后,欢迎团队从主席台经过接受检阅,到家后太阳快落山了。

历经六十多年的八一广场,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风风雨雨,伴随着济南人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有欢乐,有辛酸,在这里有济南人的幸福大团聚,也有过亲朋之间的骨肉相残……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观念的改变以及济南诸多大型场馆的修建,八一广场早己淡出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有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可能还时常回忆起当年轰轰烈烈的场面。

在如今人们的眼里和印象中,但凡提到济南的广场,除了泉城广场,无非就是恒隆、世茂、和谐广场等这些商贸城,“八一广场”的名字很难再被人们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