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

可曾記得年少時的我們,雖然解不了數學方程題但卻能清楚的說出F1方程式賽車和舒馬赫。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對賽車那份最單純最簡單的熱愛,卻因為種種原因慢慢消失殆盡。現在,小編將帶你重回那段歲月,找尋你心中遺失的賽車情懷。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為何解不了方程題卻能說的出F1方程式賽車?

記得上小學那會兒,家裡有輛桑塔納的都能說是“土豪”了。但就在中國經濟剛剛甦醒的那麼一個年代,F1比賽卻幾乎家喻戶曉。而如今F1賽事仍然保持著每年全球550億收視人次以上的觀看量,遠超英超、德甲、NBA、奧運會等,那麼F1為何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呢?在小編看來這主要得益於三點:其一,F1無論是從技術層面,還是人類的體能、智力、管理運作等都達到了極致的境界,可以說是人類科技、勇氣、團隊精神的代表之一;其二,車是人類科技進步的象徵,加上舒馬赫等位於金字塔頂端的傳奇車手,極大的提升了F1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其三,大量資金的投入支持,舉個例子,一輛F1包括研發、損耗在內,跑完一個賽季通常花費上億歐元都是很正常。大量的投入代表著高昂廣告費,世界音響巨頭健伍在著名車手車身上刷4個10X12 cm的商標就要掏400萬美元!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為何說F1是汽車性能的象徵?

可能有人會說,F1快不過布加迪,美不過帕加尼,最主要還上不了路,這能算象徵?

沒錯,你說的有道理。像布加迪、柯尼塞格等超跑能到400+的速度,還有推進SSC甚至1000+速度都很正常,那些車跟F1跑直線,可能F1灰都吃不到。那F1快在哪呢?原因有三:其一,引擎氣缸數由於和超跑不是一個數量級,所以F1追求的是燃燒效率。這也是F1賽車15000轉/分的轉速,引擎卻能夠產生900匹馬力的原因之一;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其二,提升速度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減輕重量。量產車改場地車的第一步根本不是刷ECU之類,而是拆掉座椅、空調、內飾等一切與競速不相關的東西。F1作為場地車在這點則做到了極致,除去全身碳纖維,後置驅動這種設置外,它甚至捨棄了點火系統,所以一輛F1就連啟動都要分為預熱,檢查液壓系統,壓力微調,插入啟動電機,啟動發動機這樣繁瑣的步驟。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其三,國際汽聯FIA規定F1質量必須在600KG以上,因此各個F1車隊為了提升速度都會把整車質量掌控在600KG左右。而如此輕的車身為了維持穩定性,可想而知需要承載的壓力有多大。因此,工程師們為了考慮空氣動力學,而在外觀設計上所下的功夫與帕加尼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再回過頭來看,對於封閉賽道來說能以160KM/h的速度過彎的,除了F1幾乎沒有超跑能做到。如果硬要比極速的話,F1調整下變速箱齒輪,再換套低下壓力空動套件,秒布加迪也並非不可能。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為何舒馬赫等F1駕駛者被稱為傳奇車手?

可以這麼說,對F1比賽選手的選拔可以媲美飛行員。比如,F1在過彎時所要承受的壓力可達4G,F1另一條性能要求則是7秒內完成從0加速到200KM/h並停止。單憑這兩點,如果不擁有強健的身體素質是沒辦法承受的。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除此之外,還需要擁有極強的心理素質。賽車比的就是速度,在面對平均160KM/h以上的過彎速度和300KM/h以上的直線速度時,就是體現車手勇氣和智慧的時候。如果稍有閃失,輕則輸掉比賽,重則車毀人亡。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而舒馬赫則在如此嚴苛的要求下獲得了7次世界冠軍,也不難理解為何稱他為傳奇車手。

那些年我們追過卻追不上的F1賽車

最後,隨著中國上海F1賽道的建成,F1的文化也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對賽車和速度的追求終於不再停留於年少時的嚮往。屬於中國的F1新篇章正緩緩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