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沉重的,死亡總是與恐懼、悲傷、無助、絕望、痛苦關聯起來,不僅影響著當事人的心理,也會影響著身邊親密的人。在臨床中,經常會發現很多臨終陪護者因親人的去世而產生心靈創傷,彷彿自己的一部分也隨之而逝。而且,這種消極的情緒會伴隨陪護者相當長的時間,甚至會影響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諮詢師費凜老師為您分享相關事例。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案例一:至親逝世,陪護者從此覺得不配擁有幸福

  A女士因經常失眠、焦慮、人際關係緊張、工作不順而在家人的鼓勵下走進心理諮詢室,經過詳細的溝通交談,最終找到她的心理癥結所在。

  原來早年A女士父親生病住院時,作為家族中經濟實力、處事能力最弱的子女,因工作清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可以照護病床前。於是在近一年時間內,她都以醫院為軸心,一直陪護在生病的父親身邊,負責與醫院、醫生、其他家庭成員所有的溝通聯繫。

  某晚父親半夜醒來,不忍叫醒女兒,自行小心翼翼地繞過女兒的陪人床走向洗手間,結果不慎摔倒受傷,誘發心臟病並不治身亡了。父親的去世,令A女士心懷內疚,同時也倍受親戚們的指責,大家都怪她沒有盡好照護的責任。另一方面她也因與父親的關係過於緊密,父親遭受痛苦而離逝,讓她覺得自己也不配享受幸福,不能重新過上好的生活,工作中不少有可能獲得的升遷機會也無緣無故放棄了,陷入自責、自怨的情緒難以自拔,導致一系列心理障礙而不得不求助於心理諮詢的幫助。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案例二:害怕求醫,更恐懼疾病遺傳魔咒

  B女士因胃痛而到醫院就診,對於一切正常的檢查結果,她將信將疑,擔心醫生故意隱瞞病情,一再央求說,自己原本很討厭進醫院的,這次是實在太害怕自己患上胃病甚至是胃癌,經過幾天的痛苦掙扎,熬過了幾個不眠之夜,最終下定決心踏入醫院求醫,希望能問個明白。

  原來B女士8歲時,父親便因胃癌病故,從確診到病逝,前後不足半年。那段時間她一放學便到醫院陪伴父親,看著父親身體每況愈下,一點點走向衰竭、死亡,最後渾身插滿了管子,臨終時連話也說不出來。她因此對醫院也充滿了憤怒和怨氣,覺得醫院無用、醫生無能才難以救治父親,導致父親死亡,白大褂的身影、消毒水的氣味,都令她在醫院裡如坐針氈。而另一方面,父親的離世令她感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力,總覺得自己也會遺傳患上胃癌,在是否求醫中苦苦掙扎,經常做噩夢,夢見自己患病後跟著父親一起走向死亡。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案例三:被拋棄感,源於應激期重大生活改變

  C小姐婚後對丈夫有很強的依賴性,但又總覺得家婆在干預自己的小家庭,婆媳關係緊張,甚至影響了家族生活。

  經諮詢後發現,原來C小姐11歲時,母親發現患上肝癌,於是被送往省城大醫院住院治療,C小姐也被轉學到省城,邊讀書邊陪伴在側。半年後母親去世了,父親很快在另一城市再娶了,而C小姐則繼續留在省城的重點中學讀書,寄養在孃家的親戚家裡,過著一種寄人籬下的生活。

  孤苦無助的她對母親既依戀又怨恨,覺得母親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才生病,覺得被母親無情地拋棄了。她對母親臨終前後的記憶也是模糊不清的,在內心深處,總不肯承認母親已經徹底離開人世。因此,在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粘連特別緊密,同時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與稍為年長的婦女相處困難。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結語:告別才能帶來新的開始

  以上案例,雖然各自的表現有所不同,但究其原因,都是來訪者在經歷了至親死亡後,因沒有得到及時的心靈療愈或合理的生活安排而引致的心理障礙。

  在病床前,通常承擔起照護病患的陪護者,都是家族成員中業餘時間相對較多、地位相對弱勢或弱小的人,他們內心本來就不夠強大。而在陪護親人的漫長過程中,與死者的感情甚為緊密深厚,長期與衰弱、絕望、死亡親密接觸,並承擔醫患溝通的重要責任,而一旦親人病逝,又要承受喪失的痛苦,內心更需要來自親人的強大支持和安慰。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在面對親人即將病逝的過程中,需注意做好以下的事項:

  1、家族成員應輪流承擔親人照護的責任,而不要將陪護的主要責任都壓在最弱勢的成員身上。有些家族是以“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的原則來彼此盡孝的,但這種安排既不能成為慣式,更不應成為出錢者對陪護者的居高臨下,無論有錢沒錢,都應以病床前的盡心照護作為對親人最好的孝道。

  2、對於一些重大的醫療決策,最好是家族成員集體討論,共同承擔後果,不應事前互相推卸、事後互相指責。除了不能將責任都推給陪護者來承擔,也要理解和包容陪護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畢竟陪護者並非專業醫務人員,有些意外確實也是很難避免的。

  3、及時做好陪護者的心理疏導,患者去世後,陪護者要將心中的糾結及時向親人或專業心理醫生進行傾訴,疏解內心的壓力,要明白,導致親人死亡的根本原因是疾病本身,死亡或者可以理解為親人飽受疾病折磨後的一種解脫,最好的告慰逝者的方式便是過好自己的生活。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4、做好死亡的告別儀式,讓親人們相聚一起,追憶和緬懷死者的生平,寄託哀思,並衷心感謝陪護者最後的傾心守候,讓生者更有力量面對未來的生活,關愛自己的健康,擺脫對死亡的痛苦和恐懼。

  5、對於年幼的孩子,失去至親後不宜急劇變換生活環境或發生重大的生活改變,在適應期內親人應更多陪伴身邊,給予安撫和愛護,教曉他了解死亡、接受死亡並學會告別死亡,避免創傷後的應激障礙影響孩子日後的心理健康。

  另外,作為同樣守護患者生命至最終的醫務人員,也應充分理解家屬的心理變化,給予耐心的解釋。主治醫生要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權威性,承擔起相應的醫療責任,莫將所有的治療決定和生死一線的壓力都交由弱小的陪護家屬。如果時間許可,儘量多召集幾位家族核心成員一起當面溝通。醫生要讓陪護家屬明白,無論作出怎樣的抉擇,都是可以理解的,都不是導致親人死亡的直接原因;無論由誰來跟醫生溝通,所有的責任都是醫患雙方共同承擔的,即使病情愈後不良,簽字人無須揹負內疚感,儘量減少陪護者的心理負擔。

別讓臨終陪護者成為陪葬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