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張人蟠:數字資產投資分為“藍籌”與“新興”,95%死於“新興”

張人蟠:數字資產投資分為“藍籌”與“新興”,95%死於“新興”

張人蟠,中國加密經濟實驗室創始人,原JP Morgan投資管理公司副總裁,原BNP Paribas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區投行業務董事總經理,原加拿大最大家族對沖基金合夥人。

1986年開始,張人蟠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讀了7年計算機和數學,機緣巧合下博士肄業去了JP Morgan,做了10年機構和高端用戶投資,後張人蟠與高盛的一個合夥人做了加拿大最大家族對沖基金。

2007年張人蟠回國,彼時的契機是法國巴黎銀行需要中國投行業務負責人,因外資銀行發展緩慢,2009年張人蟠加入國泰基金,主導了QDII等項目。礙於央企缺乏成就感,張人蟠又離開做了家族基金管理,為歐洲香港等家族做人民幣固定收益業務,2013年至2014年時收益有6%-7%。

2015年有朋友和張人蟠說起區塊鏈,圍繞分佈式記賬的技術,學了7年計算機的張人蟠對此很熟悉,但暫未行動。2年後,加密貨幣行情轉熱,張人蟠做了中國加密經濟實驗室,“這個研究平臺存在的目的是提高大家的認知,不要侷限於挖礦。”

張人蟠:數字資產投資分為“藍籌”與“新興”,95%死於“新興”

  • 區塊鏈重協議輕應用,與互聯網相反

2015年朋友和張人蟠說到區塊鏈的時候,學了7年計算器的張人蟠對分佈式記賬瞭解的很透徹。張人蟠介紹,分佈式是美蘇冷戰時候,為了規避中心化網絡牽一髮動全身的缺點而產生,彼時直接的產品是因特網(最初名為ARPAnet)。

但是軍方做研究目標不是商業化,於是在協議層上做的比較薄,這也就使得後期依賴因特網而產生的谷歌、Facebook種種,將自己的商業模式做成了蒐集數據,並且以數據為籌碼,與廣告商交換利益,這也就是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如果當時軍方在協議上投入了很多錢的話,那麼谷歌、Facebook就很難做到現在這麼大。

而區塊鏈雖然同是分佈式,但是卻與因特網反過來,在協議層上花了許多功夫。舉一個例子,傳統渠道想將錢從港交所轉移到新加坡交易所,會需要諸多手續,如開戶等等,但是在區塊鏈中,可以通過地址直接轉賬和交易,這就是協議層做好了的效果。

“在加密貨幣世界中,協議層的價值很大,比特幣就是協議層,所以市值很高。相對應的,區塊鏈的應用層面就小了,這和互聯網是倒過來的。”

且區塊鏈技術並不僅僅限於分佈式。張人蟠表示,區塊鏈用博弈論的方式,彌補了分佈式解決不了的問題,又用社會學彌補了經濟學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個大的創新。雖然每一個理論都不是新的理論,但是這些理論組合起來威力就大了。

“何況這裡面還包含著三個諾貝爾獎:博弈論、機制設計、企業價值論。區塊鏈是個很深奧的東西,不是.com就可以解決的。”

  • 區塊鏈不該止於挖礦

基於以上認知,張人蟠認為,不該將區塊鏈單純看成挖礦的東西,區塊鏈不是泡沫,有很大的含金量。

為了改變大家這一認知,張人蟠組建了中國加密經濟實驗室,並且根據自身“區塊鏈是與互聯網反過來的”的認知,著手做了“名譽證明”的共識機制。在張人蟠這一機制中,每個人做好事壞事,都會有個打分,這個打分是360°的,與你相識的人都可以對你打分。

張人蟠用定位作為切入點,“兩個人離得那麼近大多是在交流,排除公共交通等,從同事到朋友等全維度打分,這樣子的評級比較真實”。

這一共識機制裡,用戶還可以去認證別人的名譽打分,這是一個再次保護。當這個分佈式系統體系越大,名譽好的人越多,願意交易的人也就會越多,經濟也就會越活躍,這是一個正循環。

“理論上區塊鏈是一個不需要信任的機制,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張人蟠表示,“所謂的信任是人們給予像是蘋果這類的公司的,如果沒有這個背書,你這個人靠譜不靠譜我並不知道,所以可以在共識機制上再加上另外一個共識機制。”

面對初始數據來源的問題,張人蟠表示已經與一個數據公司進行合作,能夠獲得千萬級別的用戶數據。而對於黑客問題,張人蟠認為經濟體起來之前不會有黑客注意,經濟體起來之後,相互認證的人的名譽很高,要給很多錢才能放棄已有的幣,且串改需要周圍諸多人作假,代價很高。

  • 區塊鏈騙子多是因為沒起跑就要投資

對於區塊鏈行業騙子很多的現象,張人蟠做了個比喻,稱行業就像是百里賽跑,大家都處於起跑線,看起來都差不多,看不出誰是真有實力的,誰是空有樣子的,只有跑出去跑了足夠久才能知道誰是真的誰是假的。

但是現在區塊鏈的現狀是剛在起跑線就得進行投資了,這是區塊鏈最大的問題。

“大家都是從0開始,剛講了故事開頭,你就要說他精彩不精彩。”張人蟠說,“於是我們要從成熟的商業模式中看盈利模式,看區塊鏈是否能夠優化他。”

這般選擇的代價,如張人蟠所說,便是增值空間不會很大。

而對於其他項目,張人蟠表示團隊變數、社群變數等變數過大,難以準確評估並且參與,於是張人蟠旗下的基金,選擇投資現有的幾個投資區塊鏈的大基金。此外,便是投資自己做的項目。

同時,雖然張人蟠不覺的區塊鏈是一個泡沫,但是起碼20年間區塊鏈都會是一個成長的故事,於是短時間內不會做許多價值投資。

  • 數字資產投資分為“藍籌”與“新興”

張人蟠將數字資產分作兩類。

第一類是藍籌類,如BTC、ETH等,這類資產經歷了時間的考研,相對安全,不會消失。

第二類是新興市場類,這一市場就像是VC,創投市場,95%的機構都會失敗。

投資第二類項目,是需要一定的投資能力的,單純跟著大戶炒幣並不靠譜。如果想要對加密貨幣進行一些資產配置的話,那麼藍籌類是相對靠譜的。

而對於張人蟠個人來說,“投資加密貨幣和傳統投資根本不是一回事了”。

在張人蟠看來,做任何投資,都是槓桿遊戲,其中有三類槓桿:人力槓桿、金融槓桿、科技槓桿,任何搞人力槓桿的收益都不會很高。

在人力槓桿之上的金融槓桿,一般回報則是在10倍、20倍左右。

至於科技槓桿,回報則是無限的,也就是用好了產生的收益是玩金融的人想象不到的。就像是亞馬遜等,其產生財富沒有依靠金融,但是收益比巴菲特要高的多。

  • 區塊鏈不適合90後創業

對於區塊鏈行業中,有許多90後創業的情況,張人蟠認為區塊鏈並不是適合90後創業的領域。原因是區塊鏈涉及到許多方面,跨界的程度是90後很難全面掌握的。

於是像張人蟠團隊中一個做安全的英國人,本身就有著30餘年的安全經驗,“他自己本身都可以去做黑客”。

且如今大家在做區塊鏈,想要改變的是傳統行業,像是張人蟠一輩對接的本來就是傳統行業中的老大,能拍板做決策,不像是90後,不認識這幫人不說,還想要顛覆他們,這勢必會面臨很大阻力。於是不少90後進來,沒能做成什麼項目,都變成炒幣了。

不過選擇區塊鏈這個行業是沒錯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在指數級增長的行業裡,做的不好也不會差,增長慢的就毀掉了。只要增長快的,都不會錯。”

最後,張人蟠表示如果要看準了一件事就去All in,如果沒有想清楚就去做價值分散投資,投資了學習了對接下來的路也會有很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