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電視劇中出現的殭屍,為何都穿清朝官服,而不是其他朝代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林正英所主演的《殭屍先生》在香港上映,一時成為熱門。在電影中,殭屍往往手臂向前伸直,雙腿直立不打彎的蹦跳前行,用人的呼吸來辨別方位。比較好奇的是,殭屍往往都是身穿清朝官員的服飾,這又是為什麼呢?

電視劇中出現的殭屍,為何都穿清朝官服,而不是其他朝代的

難道清朝官員死後都變殭屍了?這不免要從殭屍的起源說起。關於殭屍的傳說中,殭屍的老祖宗叫旱魃,旱魃所到之處,往往赤地千里,不見半滴雨水,引起非常廣泛的旱災。最早的旱魃形象是在山海經中,為了幫助黃帝戰鬥從天而降。關於殭屍的傳說,往往多出於清代的一些小說和民間故事中。

明朝後期,民間的百姓為了解除災害,往往會把新下葬的屍體拖出焚燬“打旱骨樁”以解除災害。到了清朝時,殭屍開始出現在一些文學作品中。

電視劇中出現的殭屍,為何都穿清朝官服,而不是其他朝代的

袁枚寫了一本殭屍的故事大全《子不語》,裡面林林總總寫了八種殭屍的出現和形成,從最初級紫僵,經過一系列的條件千年而不朽成為不化骨,但是這還不是盡頭,千年之後殭屍在經過修煉就會變成旱魃這一殭屍的最高等級。

而紀曉嵐的《閱微堂草筆記》不但給殭屍的出現找到了源頭,還有教殭屍如何修煉才能更強大的方法。在這兩位清代文人的攜手努力之下,殭屍成為了一種中國神話傳說中新出現的鬼怪。

上世紀七十年代,這一時期的香港也拍攝過把吸血鬼和湘西趕屍結合在一起的多部殭屍電影,但是因粗糙的製作方式,影響力不大。而洪金寶拍攝的《鬼打鬼》系列,將茅山道術和殭屍復活結合在一起,加上取材於袁枚小說的民間鄉野怪談逸聞,拍攝出了把動作,驚悚,喜劇,靈異結合在一起的高票房電影。

電視劇中出現的殭屍,為何都穿清朝官服,而不是其他朝代的

這裡的殭屍形象都是取材於清代的小說。而清代官員往往是穿著官服下葬,復活之後的殭屍總不能自己換衣服吧,所以如今很多電視劇中出現的殭屍形象才都是穿清朝官服的形象。這也是清朝特有的一個文化產物。

1985年,林正英扮演道長,《殭屍先生》狂收票房二千多萬,開始在香港掀起拍攝殭屍片的熱潮,此時香港拍攝殭屍電影都是低成本,製作週期很短,因為為了控制成本,縮短成片時間,沿用熱片所使用的清朝官服就成為了一種既能蹭熱度又能節省成本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