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呤辞


古代的状元只是科举考试考中了第一名而已。在皇帝没有赐官之前,状元只能算是准官员,并不是正式的官员。但是,状元是一种极高的荣誉,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有一个状元的名头,那也是十分荣光的事情,甚至于同样的品级,他是状元及第,那么他理应收到其他同品级官员的尊重。



说到古代状元的官有多大,这完全取决于皇帝赐予多大的官了。在唐朝,即使进士及第的人通常也就是被授校书郎,编撰,编修这一类的九品官职。到了明清,进士及第的人大致能够被授予七品知县一类的官职。状元的官其实并不会比同类的进士高多少。除非他被皇帝招为女婿,成为驸马。

一般而言,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到了明清时期,状元比较好的情况是直接入翰林院做庶吉学士或者直学士。这样的情况下,状元可以被授予一个六品官职,比七品知县要高出一品。



并且翰林院是一个升官的捷径,很多状元都是靠着翰林学士的头衔最终进入到皇帝的中枢班底,成为权力核心上的要员。以清朝的状元王杰为例。王杰中了状元之后,乾隆皇帝也只给了他一个南书房当值这样的小官,后来才升迁至内阁学士。当然,王杰的官运算是十分亨通的,一路做到了军机大臣,内阁首辅。



所以,状元一开始的官阶并不是很大,能够到五品就已经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那就属于是皇帝超级赏识的人了。如明朝大才子杨慎,他的老师是内阁首辅李东阳,他的父亲又是继任首辅杨廷和,杨慎状元及第之后,也只得到了一个翰林院修撰这样的官职,去给明武宗修《武宗实录》。而这个官职也只有从六品而已。


傅斯鸿


其实状元并不是一个官职,但中了状元却能当大官,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人们对待状元,真如高山仰止,众星捧月,怎一个羡慕了得!

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里如果出了一名状元,那必然是方圆百里最荣耀的事情。首先,在官方层面,对状元是极为重视的,每每举子中了状元后,不但会得到百官的关注,更会得到皇帝的垂青,往往没几年就升了大官。宋人田况《儒林公议》一书说:“状元登第,不十余年,皆望柄用。”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中了状元,入仕十余年,就能跻身上游、位居要职,为什么?百官注目、皇帝关心嘛,“每殿廷传胪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

因为皇帝的垂青与关注,状元升官比别人更快,升得也更大,就宋朝而言,像吕蒙正、陈尧叟、王曾、李迪、梁克家、文天祥等等这些人,都是状元,又都是在皇帝的厚爱下快速升迁,最后入主政府,当上了宰相,荣耀一生。

在皇帝眼里是人才,在老百姓眼里就是顶级明星了,所以,在那个时代,中了状元比今天的超级明星还要牛,同是《儒林公议》一书,记载了举子中状元后的京城摩肩接踵、百姓争看状元的盛况:“自崇政殿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衢,人肩摩不可过,至有登屋下瞰者。”这就是古代“状元打马游街”的热闹和荣光,万人塞途,老百姓为了一睹状元风采,甚至爬到树上和屋上争看,可见对状元崇拜的热情。

洛阳才子尹洙曾对状元有个评价,他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一个人中了状元,比带兵数十万的将军恢复北方、凯歌还京的荣耀还要高出许多,这种推崇,简直无以复加。

据统计,自有科考以来,历代考取的进士共有10多万人,但状元却屈指可数,从唐朝到清末,才角逐出504名状元,倘若加上武状元一起,也不过七八百人,如此凤毛麟角,状元受人追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帝国的脸谱


状元官跟新郎官一样,并不是官,只是一种荣耀,离当官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还不小。

异常艰辛的科举之路

状元也叫鼎元、殿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中得到第一名的荣誉称号,文科的是文状元,武举的是武状元,一般状元都指文状元,以下沿用,武状元会特别说出。

状元的获得难度非常大,远超常人想象,要想成为状元,首先就得先通过会试,成为贡士,接着才能参加殿试,才有可能成为状元。

而在会试之前,还有乡试、院试、府试、县试,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根独木桥,难住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如范进中举,那是考过了乡试,结果范进就疯了。还有《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老先生考了一辈子都没考过乡试,七十多岁才因年纪大得了个岁贡的恩惠,这还是比贡士低差不多两级的贡生。

大家可以类比一下,现在的清华北大,每年招生怎么也得几百人,而状元三年才有一个,这固然有古代教育普及率远远不如今天的原因,但状元有多难考可见一斑。

极低的起步

状元非常难考,但状元并不会被立即授予官职,即便授予了,也不是什么大官,而是下品小官,原因也很好理解,国家大事不可能让一群读了几十年书刚出来的人主持,就跟现在应届毕业生不可能直接当上部长一样。

不管经过多少书籍的洗礼,该历练的还是要历练,所以一般状元当的都是小官。

唐朝时期一般就是九品的官职,再低就不是官了;宋朝状元好点,授签判,相当现代地区一级的秘书长。明清时期状元一般都会进翰林院,从从六品小官做起,慢慢升职,仅次于状元的进士们有留在翰林院的,也有外放为知县的,他们往往是七品官员,只低状元一个级别。

不过状元毕竟在中央,混得好的话,一跃龙门亦非不可,事实上,一千多年间状元654名,留名青史几乎没有,但官居高位的却不在少数,很多都是能对朝政发话的大佬,就如现在名校毕业生不一定混得很好,但一般不会太差一样。

至于武状元,自然也不会直接委任大将,宋朝武状元一般都授六品兰翎侍卫前锋校、护军校、骁骑校之类的官职。武状元没有说留任中央的,在中央待着根本没有未来可言,全都是放到边境,能不能立功晋升全靠自己,如唐朝郭子仪,再造大唐、流芳百世。

综合

状元不是官,只是一把当官的钥匙,但能够做到多大,还得看人。


平沙趣说历史


我们知道,人间有四大乐事,那就是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其中最难的肯定是最后一件,那就是金榜题名时,因为其他三件事情难度并不大,那这个金榜题名是什么意思,就是指殿试之后的进士榜,而这个殿试是由皇帝亲自考试的,而这个榜是黄榜,所以也叫金榜。

而这个金榜是分为三等的,分别叫一甲,二甲,三甲,而这个一甲叫进士及第,只有三个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及第,三甲也是若干人,叫同进士及第。

所以,状元还是这个金榜题名时里面最厉害的那个,是公任的全国第一人,而且科举的殿试并不是一年一次,而是每三年一次,是三年里面的第一人。

那我们再来看看中了状元、进士,会授什么样的官呢?我们看电视剧,总觉得,一个人中了状元之后,要么被皇帝招为驸马,要么被宰相相中成为乘龙快婿,其实呀,状元成为驸马的极少,有史以来只有一个。

那就是唐朝的郑颢,关键是他的家世,他是荥阳的郑氏,这可不得了,在唐朝是被官方认定的五姓七家,另外四郡是崔、李、卢、王,其中李姓还是指李唐,状元加郑氏,所以就被皇帝给相中了,将万寿公主许配给他。

一般来说,科举考试的榜单出来之后,状元会成为翰林院的修撰,从六品,这个主要做什么呢?就是修史,修实录,还有记载皇帝的言行,给皇帝讲讲经书和历史,有时候还会写写关于典仪的文件。

而这个从六品有多大呢?我们知道正七品的就是知县,也就是说从六品相当于副市长级别的吧。

榜眼和探花呢?会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个编修与修撰事情差不多,就是级别低一些。这三甲和进士们在翰林院呆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有可能到各部或者各县去任职。

由此可见,状元所授的官职也算不小,但是说很大,也不见得,但是状元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升迁比较容易,很多状元之后官居宰相之职。


历史简单说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

状元并不是官职,状元只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当然,古时候称为科举的考试,名次第一的就是状元,称为“状元及第”。

  • 甚至还有连中“解元”、“会元”、“状元”三元的超级状元,称为“三元及第”。

当然,状元虽然不是官职,但是却决定着当官的起点,甚至还意味着学历,这也将决定着当官的终点。

状元的起点当然是官员中最高的,但是,中国历史上的592名状元,也并不都是权倾天下的重臣。这些状元虽然都是读书的天才,但是天才大多都有怪癖,甚至还有当官后泯然众人的,所以,这些状元能够走到哪,还要看他们的当官后的努力。

明清时期,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状元也越来越成为成为敲门砖。状元能够直接任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翰林院因为经常可以接近顶头上司“皇帝”,只要得到皇帝的重用,这些翰林升官极快,所以又被私下里称为“储相”,状元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那个了。

  • 当然,状元虽然升官快,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状元都能够一展所长,甚至只知道读书作文章的书呆子也不在少数,大家高考没有中状元的,也一定不要灰心。

我是春秋百晓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古代的状元官有多大?这个提法不准确,准确地说古代的状元起步当官有多大?


状元只是考试的一个结果,即科举考试中的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考了第一名。考了第一名还只是一名考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什么官都不是,如果运气不好,今天考第一名,第二天兴奋过度心脏瘁死,或喝酒喝死了,那算他倒霉什么官也没当着,还算是一个平民百姓呢。只有让大老板皇上分配工作后,才会有一个起步官的。

这和当今考大学一样,比如你考了北大清华,或省里的文科状员,你说是什么官?什么官都不是。就算是你北大清华文科状元,不进公务员队伍,什么官都不是,如果进了,本科起步就只能从科员开始了,和五本的起步是一样的,都是科员。如果你是硕士毕业进机关,起步是副主任科员,博士则是主任科员。如果你是硕士或是博士,没有进机关,那你什么官都不是。

所以,古代的科举制度也一样,举人也好,进士也好,状元也罢,都只是一个考试成绩,并不是一个官职的符号。至于以后能当什么官,那就全靠你的情商起作用了。智商这一关已经过去了,这个时候能当多大的官,起决定作用的是靠情商了,当然运气也很重要哦。和现代社会一个鸟样了吧?

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在高考所不同的是,古代的科举制度其实质等同于当官制度,它是直接和当官这一职业相挂钩的。所以,大家自然很感兴趣,肯定得问一旦考上状元,起步的话能当多大的官呢?

状元及第,那只能说祖坟冒青烟了,因为学习再好,但得让皇帝老儿高兴,皇帝老儿一高兴,说谁就是谁了,有时学习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考量的因素,所以,偶然性还是蛮大的。当然,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学问做底子。打个比方,考状元有点象现在的硕士博士面试,笔试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网上也经常有讨论笔试考第一最后没录取的情况。

当然,皇帝用朱砂笔点中状元后,马上就由吏部按皇帝的旨意和惯例考量任其官位,或任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这些职位都是文职或教职,但当然都是官了,一般都是从六品的官位了。如果是武状元的话,及第者,所授予官职可为前锋参领、护军参领等,职位一般是从六品,也有从五品,同品级官职还有王府五品典仪、鸟枪护军参领、守御所千总、护军营内管领等。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 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而且古代的状元分文科和武科,就象现在的文理分科一样,据考证,自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8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9人。当然有遗漏是必然的了,不必计较。

在这七百多位状元中,最后发展得怎么样呢。其实,很不好意思,平庸之辈却是占大多数,就象现在的高考状元一样,真正之后大有成就都反倒也不多。有的 高中状元后,性格怪僻,饮酒成癖,一事无成,最后也一样会落得穷困潦倒,暮年凄惨。如公元899年唐代昭宗光化二年状元卢文焕,最后混得也是不太好,晚年穷苦之极,连顿酒也喝不起,可谓够可怜的 了。

说得不好听点,历史就是现实的延续,在状元科考中,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唐代就有“许愿状元”牛锡庶,从其绰号即可见其为人。

封了从六品官之后,就开启了状元的官图了。虽然官虽小,但因为在翰林院,以后升迁速度非常快。不过状元在历史上很少有做到宰相位置的,娶公主更是小说中的无稽之谈了。

历届武状元中官最高的是,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天下兵马副元帅 封汾阳王。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届文状元中官最高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官至宰相,正一品。他也是历代文状元中最为出名者。

所以,古代的状元官到底有多大,全靠之后的努力,状元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当多大的官全靠以后的造化了!

同理类比,现在这个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平民百姓又可以通过高考制度逐步改变命运。所以,让我们大家紧紧抓住知识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吧!


文心采露苑


状元不是官职,状元是我国科举考试中殿试时的第一名。

考其来历,因唐朝时凡赴礼部考试者皆须投状,故而名列第一的称为状元,也就是他的状放在最上面。

简单地说,学而优则仕的科举时代,以明代为例,一个读书人从童生开始,在县试中考取秀才,然后在乡试中考取举人,然后在会试中考取贡士,最后在殿试中考取进士,而进士的第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其难度之大,简直难以想象。

明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没中进士而做官的,都被认为是非正途,不受重视,难以升迁。至于入阁,必须是进士。

进士中的优异者——最优的当然是状元——在分配工作时,一般都是分到翰林院,而翰林院虽是清水衙门,却是高级官员培养基地,几乎所有明代的内阁成员,都有过在翰林院的工作经历。

由此可见,只要不出大的意外,状元干到内阁成员,至少是尚书级别,几乎是一件注定了的事情。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明朝状元杨慎,因大礼议触怒嘉靖,不仅官没得做,还被廷杖之后发往云南充军。

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中,唐朝的王维,宋朝的秦桧,文天祥,明朝的申时行,清朝的张謇,等等,都是状元出身。


聂作平


古代官员的身份,由三种因素构成。一则曰爵位,二则曰出身,三则曰品级。

能赶上乱世,跟对老板,混个开国元勋,弄个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爵位,实在太难了。所以大部分人的官场生涯,都是处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状态。

隋唐以前,凭着出身名门,就可以在官场上浑水摸鱼。从宋朝开始,出身就有了新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文武两途,或者凭着一身武功效命沙场凭军功得一官半职,或者考科举金榜题名。



这两种途径,就是平民进入官场的两种方式。清朝的买官,不入流,此处忽略不计。

宋明一脉相传,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导致武将出身的官员,比科举出身的官员矮了半个脑袋。品级比文官高的武将,见了文官下跪的情形,屡见不鲜。

如此一来,科举一途,便成了古代官场的金光大道。能考得一个秀才,马上便能成为当地德高望重的人物,有功名在身,见县官不用跪见百姓自然牛逼三分。影视作品中商人欺凌穷秀才的故事,你当笑话看看就行了,事实上商人再有钱见了秀才也得矮三截,因为身份在那里摆着。


秀才已经如此了得,能进一步中举,那就更了不得了。县域重大活动,举人肯定都是县太爷的座上宾,中央和省里来人,举人也出面陪同。如果愿意,在县里当个主簿典吏教谕,大小就算是个官了,个别有门路的,还可能被放一任县令,以后升个知府道台。

当然,举人的官场发展有瓶颈,有考试能力的人们,还要进京赶考,碰碰运气,运气好中个进士,那可就是祖坟冒青烟了。不信看看现在各地的县志,只要能中进士的,无不入册名垂青史。进士出身,或者同进士出身,就等于光明正大领到一张官场入场券,最小给个七品知县,以后没有大灾大难,在退休之前混个三四品副部级基本上没有问题。


进士中的佼佼者,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这种地方,就是未来宰相或者大学士的培训班,里面的人品级也就是五六七品,但整日里陪王伴驾,出入朝堂,见官高三级,可以说除了公卿王爷,其他官员都得对他们礼敬三分。

而站在科举食物链顶端的状元,那就只能用“相当牛逼”来形容了。非正式场合,一群科举出身的官员聚在一起,状元哪怕只是个六品小官,也必位居上座,二三品的尚书侍郎都得坐在他下首。这并非尊重状元这个人,而是尊重科举制度,尊重孔孟之道。

一句话,有“状元”这个头衔,说明人家的圣人之道学的最好,你不应该尊重一下?


这样一说,你就明白,《雍正王朝》中,举人出身的钦差田文镜羞辱老状元,行为有多么恶劣,为什么那么多科举出身的官员会针对田文镜,因为田文镜挑战的已经不是一个老朽,而是整个文官集团。

状元不是官,但只要有这个出身,就有比其他任何官都牛逼的资格,在当时都是重点保护对象,姥姥疼舅舅爱,唯恐状元的官升的太慢,显得执政者有眼无珠。

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状元都失去了在苦难中磨练的机会,不能成为一等的济世之才,空沦落为当时的道学家和编制内孔乙己,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极其有限,让状元这个耀眼的光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董狐笔


我们来说说‘状元’的冷知识:

为什么要叫状元呢?与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有关。在唐朝一开始头名叫做“状头”,先由各州推送到京城,在应试钱递送“头状”,就是现在的个人资料。考完试后,成绩好的自然在前面。后来取“元”字“第一”的意思,叫“状元”

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孙伏伽(唐武德五年),最后一个状元是刘春霖(清光绪三十年)

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状元共599人,唐代141人,五代十国16人,两宋118,辽54人,金31人,元32人,明89人,清114人,大西国1人,太平天国3人。

唯一的女状元是傅善祥(太平天国三年)


RayKing


在古代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赞誉;中状元者称为为“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最高荣誉。

古代科举考试主要有三个阶段, 乡试、会试、殿试,得第一名者称为“元”,在乡试中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之后各省举人到京城会考,称为会试,会试第一名为一般通称会元。 会试中选者参与殿试,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就是所说的状元。

殿试考试结束后,皇帝会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中进士的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 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在古代,成为状元是真正的万里挑一,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科举考试近1300年中,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朝第一位科举状元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位状元止,科考的榜数大概是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其中连中三元的状元只有13名,大约100年才有一个,在历史上出现过女皇帝,但还未出现过女状元。

官职上,古代文人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也是以文入仕,跻身宦臣重要途径。若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具体官多大?还得看中状元后后期的努力机遇等各方面的条件,一般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一般开始是任翰林院修撰,或者著作郎、秘书郎、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榜眼、探花授以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位。仕途上,也不是所有状元都“事业有成”。在七百多位状元中,有不少的人高中状元后,一事无成,有的为官一任,了无政绩,平平一生;有的性格怪僻,穷困潦倒;更有甚者,投降叛军,诬陷谄媚;有时也并非全凭真才实学,有的人就是靠走关系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状元的等等。但作为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终其一生,始终是登上了显赫的高位,如在唐代有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的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就有20多人。可以说,在科举制度中,想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至高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