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陶行知先生:學會6大解放,讓孩子擁抱璀璨人生

在商城遊樂場,一位姥姥正在批評孩子:“明明用積木搭建一個房子,你為什麼下面搭那麼小,上面的積木太重,一放就塌了。”也許在老人看來,小孩太調皮,不遵循規律。可是犯錯不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嗎,那個小小孩認真的表情和動作,難道不是出於對積木搭建的好奇,他也許在想,為什麼下輕上重就放不穩呢?而一頓責罵,也許打斷他的思考和探索。好可惜,不是嗎?

陶行知先生:學會6大解放,讓孩子擁抱璀璨人生

我們自古就注重培養老實聽話的孩子。規矩,打孩子牙牙學語之時,就開始訂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方圓,而一旦孩子稍有出格,便會劈頭蓋臉地教訓。可這樣做,真的對孩子成長和創造力有益嗎?

美國旺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科研人員研究認為,創造力高的孩子往往具有這三個特點:1、頑皮、淘氣,總愛做荒唐的事。2、放蕩不羈,行事不穩。3、幽默不固執,生活中帶有嬉戲態度。

其實很多時候,要求孩子事事都聽大人的,就是在侷限孩子的思維,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多年前,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拋開了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他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張,告訴我們如何徹底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1、解放兒童的頭腦

拿一個圓圈問幼兒園的小朋友,這是什麼?小朋友會有千奇百怪的回答:是太陽,是媽媽的眼睛,是巧克力豆……可同樣一個問題,拿給小學三年級的同學,他們就會老實的回答,這是阿拉伯數字0。

明顯的,小學的同學的答案是正確的,可是他們的思維卻比幼兒園的小朋友禁錮、呆板了、教條了。我國的科技要騰飛,離不開創造力的大腦,而創造力,正是要在兒時不斷解放思想,鼓勵孩子發現生活中的不同和奇妙,看到事物更有趣的方面。

2、解放兒童的雙手

父母的愛無私、博大,總是竭盡所能提供給孩子最好的條件。甚至有的家長對孩子百般溺愛,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事事包辦,不忍心讓孩子冬一點點手,也用無限禁錮的規則禁止孩子做任何事情。

可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沒出息。只有解放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幫助家人做家務、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才會有一雙能去解決問題的手。

3、解放兒童的眼睛

孩子的心是探索是世界的起源,眼睛則是孩子得到答案的渠道,通過觀察能夠得到外界給予他的回應,滿足孩子的好奇。所以,要培養孩子“看”世界的熱情,觀察力是創造力的基礎。

4、解放兒童的嘴

最開始,每個孩子都會對家長問來問去,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天為什麼亮了為什麼黑了,媽媽為什麼要離開寶寶去上班。甚至有些問題家長一下子都答不下來。這時別厭煩孩子的所有問題,都要耐心回答,鼓勵他們自由地問、自由地說。

5、解放兒童的空間

要把孩子帶出家門,在豐富多彩的大自然裡增加見聞。可以摘一片樹葉觀察其結構,或者觀察小鳥是如何飛翔的,可以結合天氣告訴孩子有關氣象的知識,即使在下雨天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打著雨傘,體會一下在雨中漫步的感覺。孩子都是嚮往大自然的,新奇的環境能激發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思維靈感,從小見過世面,孩子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判斷力就會強,創造能力也會增強。

6、解放兒童的時間

中國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充滿了“焦慮”,最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也導致孩子沒有任何的自由時間,平時除了正常的上學之外,大都在補習各式各樣的興趣班。要知道,興趣班的目的,應該是激發孩子的興趣所在,培養孩子的良好愛好,可我們的興趣班,大多是為了考證、加分。這樣,孩子根本沒有培養起自己的興趣,又何談去創造呢?

在大力倡導創新精神的當今社會,重溫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也是在匆忙的生活中,思考一下教育的真諦何為。要知道,有自己的思維,有豐富的創造力,才是當孩子逐漸長大,立於社會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