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陶行知先生:学会6大解放,让孩子拥抱璀璨人生

在商城游乐场,一位姥姥正在批评孩子:“明明用积木搭建一个房子,你为什么下面搭那么小,上面的积木太重,一放就塌了。”也许在老人看来,小孩太调皮,不遵循规律。可是犯错不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吗,那个小小孩认真的表情和动作,难道不是出于对积木搭建的好奇,他也许在想,为什么下轻上重就放不稳呢?而一顿责骂,也许打断他的思考和探索。好可惜,不是吗?

陶行知先生:学会6大解放,让孩子拥抱璀璨人生

我们自古就注重培养老实听话的孩子。规矩,打孩子牙牙学语之时,就开始订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方圆,而一旦孩子稍有出格,便会劈头盖脸地教训。可这样做,真的对孩子成长和创造力有益吗?

美国旺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学科研人员研究认为,创造力高的孩子往往具有这三个特点:1、顽皮、淘气,总爱做荒唐的事。2、放荡不羁,行事不稳。3、幽默不固执,生活中带有嬉戏态度。

其实很多时候,要求孩子事事都听大人的,就是在局限孩子的思维,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多年前,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抛开了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他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告诉我们如何彻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1、解放儿童的头脑

拿一个圆圈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小朋友会有千奇百怪的回答:是太阳,是妈妈的眼睛,是巧克力豆……可同样一个问题,拿给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他们就会老实的回答,这是阿拉伯数字0。

明显的,小学的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可是他们的思维却比幼儿园的小朋友禁锢、呆板了、教条了。我国的科技要腾飞,离不开创造力的大脑,而创造力,正是要在儿时不断解放思想,鼓励孩子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和奇妙,看到事物更有趣的方面。

2、解放儿童的双手

父母的爱无私、博大,总是竭尽所能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条件。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事事包办,不忍心让孩子冬一点点手,也用无限禁锢的规则禁止孩子做任何事情。

可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没出息。只有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帮助家人做家务、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才会有一双能去解决问题的手。

3、解放儿童的眼睛

孩子的心是探索是世界的起源,眼睛则是孩子得到答案的渠道,通过观察能够得到外界给予他的回应,满足孩子的好奇。所以,要培养孩子“看”世界的热情,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4、解放儿童的嘴

最开始,每个孩子都会对家长问来问去,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天为什么亮了为什么黑了,妈妈为什么要离开宝宝去上班。甚至有些问题家长一下子都答不下来。这时别厌烦孩子的所有问题,都要耐心回答,鼓励他们自由地问、自由地说。

5、解放儿童的空间

要把孩子带出家门,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里增加见闻。可以摘一片树叶观察其结构,或者观察小鸟是如何飞翔的,可以结合天气告诉孩子有关气象的知识,即使在下雨天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着雨伞,体会一下在雨中漫步的感觉。孩子都是向往大自然的,新奇的环境能激发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灵感,从小见过世面,孩子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判断力就会强,创造能力也会增强。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充满了“焦虑”,最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也导致孩子没有任何的自由时间,平时除了正常的上学之外,大都在补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要知道,兴趣班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孩子的兴趣所在,培养孩子的良好爱好,可我们的兴趣班,大多是为了考证、加分。这样,孩子根本没有培养起自己的兴趣,又何谈去创造呢?

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的当今社会,重温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也是在匆忙的生活中,思考一下教育的真谛何为。要知道,有自己的思维,有丰富的创造力,才是当孩子逐渐长大,立于社会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