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唐朝末日,朱温篡唐

唐朝末日,朱温篡唐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705年唐中宗李显神龙革命恢复大唐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 ,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另一个值得骄傲的王朝。但盛极必衰,到了末日,竟为朱温所篡,想来唏嘘。

朱温的父亲叫朱诚,是一个经学先生,生了三个儿子,依次叫朱全昱,朱存,朱温。每一个不平凡的人在出生时,都会有异像。传说在生朱温的时候,朱家的房子里发出红光,邻居以为是着火了,还挑水救火,结果发现什么事都没有,朱温出生了。

后来朱诚去世后,朱温四母子不得已去到富户刘崇家当佣人。老大朱全昱老实肯干,老二老三就有点儿好吃懒做了。刘崇感到不高兴就教训朱温,甚至还要拿木棒打死朱温,可是刘崇的母亲却很看好朱温,说不要小看朱温,他将来会有大出息的。

不喜欢干农活,却喜欢骑射,有膂力。自由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于是同二哥朱存辞别母亲与刘家,投靠黄巢,参加农民军起义。靠着武艺高强,精明能干,居然做了黄巢的亲军头目。

唐僖宗逃亡到四川,号召各镇将士,收复长安。而朱温的驻扎的地方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挨着,于是打了几次仗,每次都是朱温失败。于是朱温向黄巢请求支援,进上十次表章,均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隐报。又听说黄巢军队势力窘迫困厄,将帅们军心涣散,朱温推知他必将失败。是年九月,朱温同身旁心腹计议,杀了黄巢的监军使严实,率领全同州军民投降王重荣。王重荣当天就赶快写成奏章上报朝廷。唐僖宗在蜀郡看到奏章就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下诏授给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从此朱温统率他的旧部以及河中的兵士一起行动,所到之处战无不克。

883年三月,唐朝廷任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要等到唐军收复京城后赴任。于是朱温加紧与各路唐军围攻长安。四月,黄巢退出长安,由蓝田关(今蓝田境)东出,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投降,于是进围陈州(今淮阳)。七月,朱温进入汴州。从此,汴州(宣武军)成为他的大本营。

883年七月三日,赶扑汴州上职,朱温这时三十二岁。当时蔡州刺史秦宗权同黄巢余党纠合,一同包围陈州。唐僖宗任命朱温为东北面都招讨使,去支援陈州。

中和四年(884年)春天,朱温分兵扑灭包围陈州的黄巢军队,经历大小四十次战斗。陈州解围。因为陈州刺史赵韬很感激朱温,到他马前迎接。不久听说黄巢余党还在陈州北面的故阳垒,朱温就直接回到汴州。这时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奉唐僖宗诏令,统率骑兵数千人马共同图谋消灭黄巢,与朱温会合在中牟的北面与黄巢的军队开战,最后大败黄巢,黄巢剩余的残部很快束手投降。敌将霍存、葛从周、张归厚、张归霸等人也都跪倒在朱温的马前,朱温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并收容了他们。

884年六月,陈州百姓为感谢朱温解陈州之围,为朱温修建了生前受祭的祠堂。同年,黄巢兵败逃去狼虎谷,被官兵追到杀死,蔡州秦宗权接替黄巢的位置。 九月二日,唐僖宗就地加封朱温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封为沛郡侯,享有一千户食邑。

888年三月三日,唐昭宗即位。 龙纪元年(889年)二月,秦宗权的部下申丛变节,打断秦宗权的双腿,并把他囚禁起来,遣使向朱温报告。朱温当天接受诏令任申丛为淮西留后官。不久,申丛又被部将郭璠杀害。同月,郭璠押解秦宗权前来献给朱温,朱温派人用囚车将秦宗权解押到长安。到达长安后,唐昭宗前往延喜楼接受俘虏,立即在一棵独柳树下面将秦宗权斩首。蔡州平定。昭宗诏令增加太朱温邑实封一百户,赐给庄园和住宅各一处。三月,又加封朱温为检校太尉、兼任中书令,进封为东平王,以奖赏平定蔡州的功劳。后又平定郓州兖州。

900年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次年初,与朱温关系密切的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杀刘季述,昭宗复位,改年号为天复,进封朱温为东平王。 此后,崔胤想借朱温之手杀宦官,而韩全诲等宦官则以凤翔(今属陕西)李茂贞、邠宁(今彬县、宁县)王行瑜等为外援。这年十月,崔胤矫诏令朱温带兵赴京师,朱温乘机率兵7万由河中攻取同州、华州(今华县),兵临长安近郊。韩全诲等劫持昭宗到凤翔投靠李茂贞。 朱温追到凤翔城下,要求迎还昭宗。韩全诲矫诏令朱温返镇。天复二年,朱温在一度返回河中之后再次围攻凤翔,多次击败李茂贞。前来救助李茂贞的鄜坊节度使李周彝也被拦截而归降朱温。凤翔镇被围日久,城中食尽,冻饿死者不可胜计。

李茂贞无奈,于天复三年(903年)正月杀韩全诲等 20 人,与朱温议和。朱温挟昭宗回长安,昭宗从此成了他的傀儡。昭宗也深知自己的境遇,他对朱温说:"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因此他对朱温唯命是从。不久,朱温杀第五可范等宦官700 多人。唐代中期以来长期专权的宦官势力受到了彻底的打击。朱温则被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进爵为梁王,并加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头衔和御制《杨柳词》5首。

公元904年,朱温假传唐昭宗的旨意,杀害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要求昭宗迁都洛阳,达到洛阳后,昭宗的身边的人全被朱温下令杀害,留在身边的全是朱温的人,昭宗成为孤家寡人一个。

昭宗死后,朱温立昭宗嫡次子也是第九子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史称唐哀帝,何皇后则被尊为皇太后。次年,朱温又命蒋玄晖杀死了李裕等昭宗九子。朱温认为唐朝的朝臣中还有不少人忠于李唐皇室,是自己建立新王朝的障碍,必须彻底铲除,才能顺利达到目的。朱温的得力谋士李振,早年屡试进士不中,因而对这些所谓衣冠大族非常痛恨,同时也痛恨科举出身的朝士,也极力主张将这些人全部杀掉。于是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李振意犹未尽,对朱温说:"此辈常自称是清流,应当投入黄河,使之变为浊流!"朱温大笑,立即命人把这些尸体投入滚滚黄河。史称这次事变为"白马驿之祸"。唐王朝经此一变,已经完全失去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仍在位,实际上已经等于亡国。

朱温急于称帝,而十一月,其心腹蒋玄晖、柳璨、太常卿张廷范等认为天下未平,不可太急,朱温不悦,也不接受他们提出的封大国、加九锡、加殊礼这些受禅改朝换代的预备程序,朝廷以朱温为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平庐、忠武、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等二十一道为魏国,进封朱温为魏王,仍加九锡时,朱温即怒而不受。先前柳璨陷害了太多朝臣,朱温对他也厌恶,十二月,柳璨劝哀帝禅位并奉哀帝命去汴州表达禅位之意,被朱温拒绝。就在柳璨、蒋玄晖等日夜筹谋改朝换代之际,何太后也派宫女向蒋玄晖乞求禅让后放过自己母子。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嫉恨蒋玄晖,趁机诬陷蒋玄晖私通何太后、蒋玄晖等人意图拖延时间等候时机复唐。此时,朱温三次上表辞让魏王、九锡,诏许之,改以为天下兵马元帅,但朱温已将汴州府舍修为宫阙。朱温相信王殷、赵殷衡的说辞,便遣使杀蒋玄晖,密令王殷、赵殷衡去积善宫将何太后缢杀,再贬杀柳璨、张廷范。唐哀帝也被迫下诏称母后之死系私通蒋玄晖事发自杀,追废母后为庶人。新年的祭天也因太后丧及"宫闱丑闻"为由而没有举行。[1]

天佑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在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为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17岁的唐哀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唐朝正式灭亡。次年二月,将其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