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牛黄解毒片有毒吗?

梦醒时分421716


是的,牛黄解毒片确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牛黄解毒片,从这个药名上看其实有解毒的作用的,没有人会想到它本身居然是有毒性的。为什么它会有毒呢?这个还得从牛黄解毒片的组分说起。

牛黄解毒片属于中成药,是由人工牛黄、石膏、黄芩、大黄、雄黄、冰片、桔梗、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宜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证。从组成上看,其中的雄黄成分是有毒的。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说雄黄。

雄黄是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其主要含二硫化二砷(As2S2),其性温味苦,有毒,是疗疮杀毒的要药,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的作用,适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毒理研究发现,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并含有少量的三氧化二砷(As2O3)。二硫化二砷在加热时可以转化为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也是雄黄的主要毒性成分。

具体到牛黄解毒片,会不会和其他中药成分组合在一起,雄黄的毒性就被减弱了呢?有对牛黄解毒片进行毒理研究,结果发现高、中剂量对大鼠的肝脏细胞有病理性改变,而低剂量未见明显病变。还有研究发现,雄黄中的砷只有一部分从尿中排出,可能会在体内蓄积。还有文献报道大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出现慢性砷中毒和黑皮病。牛黄解毒片和防风通圣丸联用出现中毒症状以及服用牛黄解毒片后发生尿血、便血的不良反应。

牛黄解毒片尽管有毒性,但这主要与剂量和疗程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只要遵医嘱,严格控制服用剂量和疗程,相对还是安全的,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和恐慌。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药事健康


牛黄解毒片是我们日常经常服用的一款去火药片,它对便秘、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牛黄解毒片属于处方药。目前,因管理不严,滥用严重。

牛黄解毒片属于处方药,但是却在药店随处可以买到,因此滥用情况比较严重。牛黄解毒片虽然
是我们日常常用药,但是不能随便乱吃,否则,吃“解毒”的牛黄解毒片也会“中毒”。

既然是“解毒”药片,那么,“毒”从何来?

“毒”,就是雄黄。因为雄黄是牛黄解毒片中所含的成分之一,而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也就是含硫和砷的化物药。雄黄本身就含有毒性,长期服用将会对人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一组研究数字表明:日摄入砷含量132930μg,11日内尿排砷量为1387.6μg,说明雄黄只有一部分从尿中排出,如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造成蓄积中毒。

另外,如果是砷中毒,可造成中毒者毛发的脱落,皮肤角化、变黑、胸闷、心悸和肝脏受损,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

那为什么会中毒呢?

一、不按药物说明书服药是造成服药中毒的主要因素,另外的原因是擅自增加药量和不遵守服药时间。

二、每个服药者的体质不同,对药物出现的反应也会不同,因此,有个别人会出现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


那么,服用牛黄解毒片要注意什么?

一、服药者在服用量和服用时间上,必须要遵从医嘱,或者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注明的使用量和时间服药,而且,最多连续服用2到3天,疗效出现后就可以停药了。

二、如果服用牛黄解毒片后,出现了每天大便2到3次,那就该适当的减少服用的剂量;如果每天大便3次以上,就应该立即去医院就医。

三、切记,服用牛黄解毒片时,不能同时服用:1、阿司匹林和抗胃酸药;2、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3、磺胺类、氨基苷类抗生素三种药。

四、服用牛黄解毒片时多吃些蔬果,同时忌油腻辛辣食品,并要多喝水。

五、牛黄解毒片下列人员忌服: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新生儿;2、机体阳虚、脾胃虚弱、老年人、肝功能不佳者及特异性或过敏体质者也需慎用;3、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在服用牛黄解毒片的期间,要密切观察自身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恶心、头晕、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停药。


蜥蜴小哥有话说


感谢您的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造成牛黄解毒片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应该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而慢性砷中毒的现象也是建立在大量长期服药的基础上的。


牛黄解毒丸是清热解毒的经典名方。牛黄解毒片是由牛黄解毒丸改变剂型研制而成,是许多家庭用来“祛火”的常备药,治疗便秘、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因其具有用途广泛、价格便宜、疗效较好的优点长期以来深受人们青睐。

但是近年来屡屡出现关于服用牛黄解毒片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名方频繁发生安全性问题?有人说,牛黄解毒片中含有雄黄,是有大毒的,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根据统计报道,牛黄解毒片引起的安全性问题中,主要是过敏反应和表现为慢性砷中毒症状的不良反应,严重的有重症药疹或固定药疹、过敏性休克、肝损伤和成瘾性等。

牛黄解毒丸最初记载于元代《咽喉脉证通论》一书中。《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牛黄解毒丸(片)的处方为:牛黄5克,雄黄50克,石膏200克,大黄200克,黄芩150克,桔梗100克,冰片25克,甘草50克。关于牛黄解毒片引起的不良反应,饱受争议的其实是其中含有的雄黄。

雄黄是一种主要成分为As4S4的矿石。砷具有细胞致毒作用、致突变型、致畸性和致癌性。慢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进一步展为皮肤癌,导致黑皮肤病变。还会导致肾功能损伤。砷盐可导致严重的恶心呕吐、出血性肠胃炎、心律失常、贫血、周围神经病变、抽搐麻痹等不良反应。As4S4遇热分解成剧毒的As2O3俗称砒霜。As2O3能影响神经、消化、泌尿系统的功能。口服20mgAs2O3即可中毒,100mg可致死。因此认为多认为雄黄是引起牛黄解毒片安全性问题的“幕后黑手”。其实不然!

雄黄的熔点在310℃,高于300℃才会完全分解为硫和砷,氧化生成砒霜。也有人认为此氧化过程可起始于150℃,但无论如何,雄黄遇热分解变成剧毒的砒霜在常温下是不可能发生的。把雄黄和砒霜混为一谈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另外,雄黄的毒性远小于砒霜和其他砷化物。一方面,雄黄的理化特性决定其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雄黄不溶于水和盐酸,在胃肠道不易被分解和吸收,人体摄入后大部分由粪便排出。另一方面,砒霜和亚砷酸有剧毒是由于三价砷的活泼性,容易与含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抑制酶活性。原砷酸钠的毒性也是因为五价砷的活性。而雄黄内的砷元素以正二价的形式存在,也有的说是四价,总之活泼性低于三价和五价砷。

有人说,雄黄性温,并不具有清热下火的功效。牛黄解毒片中的雄黄实则可有可无。

然而实验表明,如果把雄黄从复方中去除,疗效会明显降低。并且,含有雄黄的复方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雄黄具有与砒霜相似的抗肿瘤作用,但毒性却小得多。临床上用含雄黄的复方治疗白血病和其他肿瘤。《中国药典》收录了26个含有雄黄的成方制剂,其中24个是内服制剂。因此,雄黄虽然有毒性,但是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事实上,研究分析,造成牛黄解毒片安全性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应该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不合理用药是指未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擅自盲目增加用药剂量,延长用药时间。另外,过敏体质患者对于牛黄解毒片极易发生不良反应,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有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方面疾病的人应该降低服用剂量,减少服药次数,否则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慢性砷中毒的现象也是建立在大量长期服药的基础上的。长期用药后,摄入的砷在靶器官内蓄积,当蓄积的量超过一定阈值,中毒不可避免。

任何药物使用不当都会有毒副作用,牛黄解毒片当然不例外。在评价牛黄解毒片的毒副作用时,如果对剂量、疗程等和毒性密切相关的具体情况闭口不谈,仅一句“雄黄有毒”就将牛黄解毒片和其他含有雄黄的数十种中成药一棒子打死,是不公平的。用药谨慎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夸大、以讹传讹,这是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谨遵医嘱,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问题回答:山东大学药学院 张德芯 审核:吴一波

吴一波


对于牛黄解毒片有毒吗之话题,我认为,牛黄解毒片(丸)是有毒性物质的,正所谓药有三分毒,确实不假,因为,它是采用以毒攻毒之原理经临床实验定标制造出来的,内涵毒素成份,该药

主要对便秘、口腔溃疡、炎症和牙痛等症状都有特殊治疗功效。目前,牛黄解毒片(丸)已成为家庭的常备药之一,用前一定要看说明书,接相关要求服用,通常是三天为一个疗程,切勿长期滥用。经常乱吃乱用,会对身体健康反而不好。这样的回答如读者觉得有理,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宇明于东莞市。


地外天使


在日常生活中,牛黄解毒片(丸)是许多家庭常备的“祛火药”,上火了、牙痛了或者大便不通了就吃上几片,感觉效果很好,有的人甚至长期服用。但殊不知,“是药三分毒”。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世家副主任中医师邓聪表示,一般而言,牛黄解毒片(丸)服用原则是“中病即止”,切忌过量或长期服用。

邓聪解释,牛黄解毒片(丸)处方最早见于明代薛铠所著的《保婴撮要》,数百年间在民间流传应用发展至今,现《中国药典》收载的牛黄解毒片(丸)由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和甘草等8味药物组成的成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火热毒邪炽盛于内、口舌生疮、咽喉、牙龈肿痛、目赤肿痛等症。

过敏体质别随意服用

邓聪指出,由于牛黄解毒片(丸)含有泻药、冰片和雄黄等药物,孕妇禁用,小儿也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过敏体质者要注意使用。若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3次者应减量,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同时,在服用期间,饮食习惯上也要调整,比如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并多喝水;生活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

长期过量服用可引起慢性中毒

邓聪强调,“牛黄解毒片(丸)其实是处方药,但由于管理不严格,在很多药店仍可不凭处方购买。由于对中药不良反应重视不够,患者如不了解该药特性,很难依规合理使用。”临床上发现,一些长期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丸),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症状,这时应该警惕“砷中毒”。

“因为牛黄解毒片(丸)配方中的雄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遇热易分解氧化,变成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可影响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泌尿系统,造成慢性砷中毒。”邓聪补充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