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八)——他是毛主席首任秘书

1、石衡钟

石衡钟(1903~1935),又名石衡忠、石衡中,湖北黄梅人,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第三期经理科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政治指导员,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秋参加鄂南农民暴动。1929年冬起任红军第五军第五纵队大队党代表,第二支队党代表,1930后6月担任红五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同年10月担任红八军第四师政治委员,参与创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1931年调任红一方面军随营学校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斗。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八)——他是毛主席首任秘书

1934年9月在兴国县良村战役中身负重伤,经过抢救治疗被送往于都县南部山区养伤。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他伤未痊愈,被留下坚持中央苏区的斗争,担任红军独立二十四师七十一团政治委员。1935年春七十一团向湘南突围,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2、古柏

1906年生于江西省长宁(后改寻邬,今寻乌),1920年起在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广益中学读书,并兼任梅州女子师范学校教员,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因参加爱国反帝运动被迫退学。为继续学业,一些进步学生组织了"学生互助社",创办了"学艺中学"。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从事党的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广州起义和平远、蕉岭等地的工农武装起义。随后,奉命回寻乌开展革命活动,创办"中山学校"。1927年冬,与共产党员刘维炉等组建中国共产党寻乌县支部,任委员,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3月25日,组织领导了"寻乌暴动",任副总指挥。暴动失败后,转移至广东梅州,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梅县区委宣传部部长。5月,不顾敌人多次悬赏通缉,秘密返回寻乌,组织游击队。1928年8月,任中共寻乌县执行委员会书记。9月,在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了赣南红军第二十一纵队,任党代表。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八)——他是毛主席首任秘书

1930年5月协助毛泽东作寻邬调查,此后,古柏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先后任中共第4军前委秘书长、第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全力以赴协助毛泽东工作。1931年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兼内务部长、中央劳动部秘书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和党团书记。1933年因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斗争被撤职。1934年春到中央政府粮食部负责粮草征集工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苏区坚持游击斗争,任闽粤赣红军游击队司令。1935年3月6日在广东龙川县鸳鸯坑突围时牺牲,年仅29岁。

3、古大存

古大存(1897-1966),原名古永鑫, 广东五华人。1917年春入梅州中学,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毕业后,即参加广东革命政府组织的东征军。1925年7月,受党委派回五华县组织群众武装,领导农民运动,年底成立党的特别支部,任组织委员,组织群众武装,配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1926年初,被选为国民党五华县党部委员,同年2月,任五华县农民协会副会长兼军事部长。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八)——他是毛主席首任秘书

1927年广东"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他组织了东江人民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同年11月,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团团长。1928年8月领导梅州暴动胜利后,任中共七县联合委员会书记,领导开展土地革命运动。1929年春,率农民武装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同年6月,任东江特委常委、军委书记,后成立东江工农武装总指挥部,任总指挥。1930年5月,东江工农民主政府成立,任副主席。同时正式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任军长兼代政治委员。

1932年8月,任东江红军第一路军总指挥;1933年10月,任东江游击总队政治委员。1934年任东江特委常委、组织部长、政治保卫局局长。1935年春,率部突围后与党失掉联系,仍隐蔽在群众中坚持斗争。1938年带病外出寻找党组织,经汕头、香港、广州到武汉找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同年9月,长江局任命他为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长。1939年赴延安。1942年2月,全党开始整风,他调中央党校,先后任支部书记、一部主任。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八)——他是毛主席首任秘书

日本投降后,受党中央委派,参加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工作,从延安去东北,途经张家口时,曾奉命帮助晋察冀中央局办党校,任校长。1946年5月到达东北后,任中共西满分局常委、秘书长、土改工作团团长,精心指导肇县的土地改革试点。1947年调任东北局委员、组织部副部长。1948年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通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广东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广东省委书记兼副省长等职。

1957年后,古大存被蒙冤"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头子",身心健康备受摧残,1966年病逝。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做出决定,为古大存平反,恢复名誉。1983年中央正式为古大存平反。

4、左叶

左叶,原名左宝玉,后来还用过左翼、左一、左岳、左卒,1932年开始用左叶的名字。1926年在吉安参加工会,1927年回乡任暴动队长,参加了"永新暴动"。秋收起义后的10月,在永新县黄土坂加入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随军上了井冈山。在红四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在1928年4月加入共青团。1931年,他调到瑞金红军学校任政治协理员、营教导员,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秋红军工人师成立后,调任该师副官长。工人师后改番号为中央警卫师、独立第二十三师、国际无产阶级师,他担任过师侦察科长兼通信科长、国家保卫局驻师特派员兼军事裁判所所长,参加了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9月,红八军团长成立,调任军团后勤部长兼供给部长、政委。后改任红五军团后方队列勤务参谋、后勤部长。后来又担任过金川独立师参谋长、方面军政治保卫局政治部侦察科、西路军教导团教育参谋,西路军失败后只身回延安。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八)——他是毛主席首任秘书

1937年11月到延安后,他被安排到军委参谋训练班学习。1938年3月毕业后任八路军炮兵团参谋、参谋长,9月代理团长。后来进了抗大,1941年初提前毕业,调到冀中军区七分区第十七团试任副参谋长。1942年2月出任冀中军区第七军分区第二十二团团长。抗战胜利后,担任民主联军辽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四平保卫战(二战四平)时是四平城防副司令。后任第三纵队第八旅旅长、第八师师长。1948年4月,任独立第二师师长及营口卫戍区司令,1949年入关后,历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第一五四师师长、第一二一师师长、中南公安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五十四副军长等职,1952年转业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业部部长助理、部党委书记、兼人事司长,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文革中遭到迫害,复出后任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农业部顾问。1992年在北京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