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脱贫路上的“老黄牛”——记门古寺镇石龙沟村党支部书记黄光明

脱贫路上的“老黄牛”——记门古寺镇石龙沟村党支部书记黄光明

“石龙沟条件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黄光明发了愁,自掏腰包养黄牛,带领群众富流油,人人竖起大指头。”面对石龙沟村民的赞扬,憨厚的村书记黄光明总是嘿嘿一笑。

石龙沟村地处杨岔山林场,全村版图面积40377亩,林地面积39609亩,耕地面积675亩,辖152户502人,其中贫困户105户30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9.1%。村里林多地少,缺乏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一大半村民外出务工,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党建引领,牵住“牛鼻子”

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石龙沟村村书记黄光明坐不住了,“怎样才能让大家脱贫”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脑子里。“同样是门古寺镇,为什么项家河能发展的那么好?”黄光明多次组织村“两委”干部深入项家河进行调研,并取到了“真经”——“抓党建引领特色产业促集体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了石龙沟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扶贫新格局。

面对村“两委”缺少发展思路、干部缺少发展信心、党员年龄老化的现状,黄光明逐一与党员干部谈话谈心,坚决纠正不良观念,在支部议事中做到“决策之前访党员,重大问题问党员,重要任务交党员,服务群众靠党员”,改变普通党员“无权”管事的局面,调动普通党员的积极性;要求大家起表率作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给群众树立榜样;建立工作责任制,事事到人,件件到点,坚持早碰头晚总结日例会制度;围绕“有人办事”到“有能人办事”的发展目标,从回村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种养殖能中选配村级后备干部,仅2017年就培育致富能手4人、产业带头人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展党员1人。

干群齐心,迈开“牛蹄子”

面对传统产业无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缺资金、能力不足 “三大”突出问题,黄光明和村“两委”、县检察院驻石龙沟村扶贫工作队一同研究,最终决定以发展本地产业为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起初,黄光明想通过引入市场主体“借船出海”,但许多老板实地考察之后,要么杳无音讯,要么条件苛刻无法合作。最后,他与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队商议,由村党支部引领成立专业合作社“造船出海”,推进产业“改革”。为打消党员群众的疑虑,黄光明提出由村干部率先筹资发展集体经济,且在未跟家人商量情况下,带头拿出5万元。黄光明妻子得知后,不仅没有抱怨,反而跟自己娘家人借钱支持他发展集体产业。随后,其他干部也都纷纷筹资,县检察院驻村扶贫工作队支持10万元,最后集齐了25万元启动资金。

凭着这25万元,黄光明带领大家办起了石龙沟村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当地特色品种秦巴黄牛。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无法负担工人工资,村干部纷纷当起“牛倌”,并实行牛场干部值班制,值班期间负责喂牛、打扫卫生、查看黄牛健康状况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产业办起来了,当年就收入8万余元,村“两委”又将钱全部投入合作社,到2017年底,牛场规模翻一番,从原来的12头牛发展到25头。

带领致富,吹响“牛号子”

没有块头就没有抗风险的能力。如何扩大养殖规模?黄光明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挨家挨户走访,帮村民算账,多番做工作后,联系了20多户养殖户,在原石龙沟村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再次筹资30多万元,流转土地山场1000多亩,建牛舍3栋1000平方米、饲料仓库220平方米,购买黄牛50多头、饲料加工机械2套,石龙沟一跃成为全镇养牛大村。

怎样确保老百姓有钱赚、多赚钱呢?黄光明在与村“两委”干部及工作队共同深入讨论后,摸索总结出了通过“四包”(包技术、包供种、包饲料、包销售)服务为入社的养牛户提供保障。截至目前,以“投母还仔”的方式向6户贫困户提供能繁种母牛20只,养殖所得收益全部归养牛户所有。

规划蓝图健全产业链,黄光明与武当农夫等公司联系,签订购销合同,发展牛肉冷冻项目,推行冷冻牛肉、分割牛肉的市场销售与深加工,进一步促进黄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通过合作社的带动,石龙沟村集体经济得到壮大,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黄光明又带领大家发展蜜蜂养殖、苗木种植等特色产业,实现入社发展的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真情为民,甘做“牛娃子”

“喂,黄书记,我不舒服,请你送我到卫生院看看”“明娃子,我家里没有油了,你帮我带点过来”……平日里,黄光明总是能接到这些家常琐事需要帮助的电话。

“我们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年老体弱的,再加上交通很不方便,遇到困难我们党员干部要挺身帮忙。”黄光明总是这样开导村里的干部。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黄光明不仅是村里的干部,也是群众的“好娃子”。

宽敞平坦的道路,整洁明亮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幸福灿烂的庄稼人的笑容,是距县城42公里门古寺镇石龙沟村的新面貌。村民们说:“两年前村里可没这么漂亮,是咱村书记黄光明带领全村修路、发展养牛产业,才有如今的石龙沟,他是我们村踏实能干的‘老黄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