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全省唯一一個試點城市!我市農村失能人員將集中供養

為進一步強化政策措施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精準脫貧,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唯一的農村困難家庭失能人員集中供養試點市。主要任務是針對農村低保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失能老人和失能重度殘疾人開展集中供養試點,積極探索符合全省實際的農村特殊困難家庭失能人員集中供養的經驗做法,為全省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據。

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市投入救助資金4.49億元,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9.2萬人、農村特困人員18075人,實施醫療救助14615人、困難精神病人醫療救助9163人次、臨時救助6046人、受災救助3.6萬人次。在未脫貧的2223名精準扶貧對象中,民政兜底1751人,逐人建立了救助臺賬,綜合運用低保、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各項政策進行兜底,佔78.8%;困難精神病人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由2處擴大到10處,救助效率進一步提高;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26%;社會救助核對領域擴大到11部門、19項數據,開發建設了低保農村特困死亡人員自動比對預警系統,開展核對282批次、51萬人次,查出疑似信息65499條,進一步提高了救助精度。截至目前,建成城市日間照料中心168處、農村幸福院918處,全市養老床位總數達到5.86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6張。

下半年,我市民政部門將認真落實社會救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適度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確保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縮小到1.5∶1以內、城鄉低保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農村低保高於省定扶貧線,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落實兜底救助,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此外,在鄉鎮(街道)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和小額臨時救助金直接審批制度。繼續推進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機構社會化改革,全面開展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確保年內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30%以上。市民政局將指導3個縣市做好農村困難家庭失能人員集中供養試點工作,確保9月底前抓出成效。

(本報記者 蘇茜茜 通訊員 鄭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