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难道快手也要做电商?个人感觉不像抖音更像微博!

难道快手也要做电商?个人感觉不像抖音更像微博!

头部短视频玩家一直在探索各种变现模式,而电商似乎已经被证明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今日,微博电商大V鲁振旺在个人账号中爆料称,短视频平台快手将与有赞合作,推出“短视频电商导购”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在抖音尝试电商导流后,快手也要动这块奶酪了。

上述消息还表示,快手App将新增“快手小店”,每个主播可申请开店;快手作品区域将展示商品,商品来源于合作的有赞商家店铺;快手主播可直接引导粉丝,查看推荐商品;点击入口“去看看”,在快手App内直接进入有赞店铺;快手和有赞实现用户账号相互打通,快手用户可直接购买。

难道快手也要做电商?个人感觉不像抖音更像微博!

从短视频用户规模来看,今年1月整体达到4.61亿。其中,抖音日活1.5亿,快手1.2亿。36氪曾报道,抖音一年的广告收入大概在100亿元左右。

有媒体曾报道,快手每月的直播收入大概为2-3亿元,基本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有业内人士说,快手的主要营收确实来自直播,而且已经实现盈亏平衡,甚至有一部分的盈余。

有媒体报道,快手将在2018年内上市。在电商收入方面的探索,也不免让人联想到是为了上市做准备。不过,快手探索多种变现方式也不意外。毕竟,快手CEO宿华在2016年接受采访就曾表示,快手将在2017年尝试大规模的商业化,包括信息流广告、电商、直播、游戏、增值服务等。

不过,除了增加平台的收益外,也到了为达人变现并且黏住达人的阶段。这一点从此前传抖音与拥有20万粉丝的达人签独家约,以及与微博和微视的达人争夺战中可见一斑。而且,随着像腾讯、阿里、百度等巨头的加入,竞争会更加激烈。越早让达人赚钱,或许才是硬道理。

回过头来看,流量平台为电商平台导流是成立的,微博、美拍就是很好的例子。微博CEO王高飞曾对外公布,2017年自媒体通过微博获得的收入超过207亿元,其中电商变现收入高达187亿。在最近的微博红人节上,微博商业产品部总经理余双也再次强调电商生意的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短视频平台对达人的争夺外,平台之间又会如何竞争并打出差异化,以及它们背后又会呈现什么样的电商生态。

谈及微博与抖音的竞争,余双认为,相比其他平台,用户更关注这个帐号本身而不是看到的内容本身,这是微博作为社交平台和内容消费和推荐平台不一样的地方。这一性质也决定,微博网红会有自己的私域流量。

就抖音给淘宝导流一事,余双认为电商市场很大,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是肯定的。但是电商门槛比较高,即使只做导流亦如此。像微博上的红人2016年开始出现一些,2017年、2018年但前面还是有很长时间的孕育期。

“抖音15秒或者1分钟不足够展现电商的东西。15秒钟就能让我买这件衣服吗?不可能,一定需要1分钟以上的时间来讲这件衣服。”余双说道。

了解到的情况,快手做电商的逻辑与微博更像,更希望让用户的私域流量变的有价值。

短视频平台如此,而它们背后的巨头又会怎样?

据了解,微博和美拍主要为淘宝导流。在看到淘宝导流的潜力后,阿里还投资了微博,收入贡献不薄。从2013年-2016年的财报来看,阿里给微博贡献的营收分别为4913万美元、1.07亿美元、1.44亿美元和5791万美元,占微博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26%、32%、29%和27%。

抖音火了以后,阿里似乎看到了第二个为其源源不断导流的微博。此前,两家公司还时长传出绯闻,不过双方都予以否认。

而这一次,快手不仅与淘宝,还与号称“微信生态第一股”的有赞合作。据介绍,有赞旗下有赞微商城、 有赞零售、有赞美业、有赞小程序等及各行业解决方案。目前,有赞的市值已经达到107亿港元。

这意味着,虽然腾讯没有涉足电商,但在通过投资的京东以及微信生态中的电商公司来防御阿里。还值得关注的是,抖音是否会安分做一个导流者。

欢迎各位在下方进行评论与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