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比上班更艱難的,是想工作日的午飯吃什麼

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

比上班更艰难的,是想工作日的午饭吃什么

大白熊跟我聊這個選題的時候,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不需要按時上下班,我已經很久沒有再體會過,不知上班的中午吃什麼這樣的糾結了。

算著吃飯時間的焦灼,遇見一餐好飯的喜悅,同事邀約不知是否同行的糾結等等,都是辦公室裡的眾生相。今晚,跟隨大白熊的腳步,來讀讀她所看到的工作餐,不知道你,是否也有想說的呢?

——深夜君

- 正文 -

對於上班族的我們來說,每天中午的難題就是吃什麼?大家相互間問“吃什麼?”比“早上好!”的頻率要高几倍,尤其對於我們這個女性居多的公司來說,吃什麼更是難題,每天都在“吃了胖”和“不吃餓”中艱難抉擇。

總體來說,中午飯分三個幫派。

首先是“媽寶派”,不管是爸媽還是公婆做的,這些人總是每天帶著沉甸甸的飯盒來上班,裡面的食物就是展示家庭實力、飲食習慣和家中地位的最好鑑證。L小姐這幾年在公司連生兩兒子,她飯盒的內容就是根據懷孕、哺乳和當媽媽的不同身份來變化。總體來說,哺乳後的飲食明顯不如從前,有時候甚至不帶飯。看來老人們更加關注孩子了。

比上班更艰难的,是想工作日的午饭吃什么

沒結婚的G小姐,就是家裡的大寶貝,今天是爸爸燉的排骨,明天是媽媽燒的蝦,總之葷菜比素菜多。他們家是東北人,素炒土豆片是一絕,每次帶這個菜,我都要夾上幾筷子,就是不明白,總共就是蔥蒜土豆油鹽醬油,為啥他們家的土豆片那麼綿軟入味。

第二大類當時就是外賣黨了。怕自己在中午12點吃不上飯,這些人在11點的時候就蠢蠢欲動,在藍色、黃色和紅色的APP裡面搜索中午誰家打折,誰家滿減的活動,也詢問其他人要不要拼單子一起吃。

W先生是辦公室少有的男性,他不喜歡跟別人一起吃,確切的說,可能找不到跟誰吃吧,幾乎每天都訂餐,最逗的是,飯往往是下午2-3點到,大多都是炒麵或者涼麵一類的。我們都奇怪這吃的是哪一頓,他的回覆很有特點,“我每天就吃一頓。”我們看著他依舊發福的身材說不出一句話。我時不時也是外賣黨的一員,但是我這個天秤座更加難伺候,我總是在是否營養和划算中墨跡,直到12點,逼迫自己出去覓食了。

比上班更艰难的,是想工作日的午饭吃什么

最後一類自然就是覓食黨,這類人不管颳風下雨太陽暴曬,都要出去。他們往往不怕大小餐館的嘈雜,也不怕找位置的艱難,就是要在外面吃。我也尾隨過幾次,但是我很快敗下陣來,我佩服這類人心態好,不管旁邊隊伍多擁擠,多少人盯著你的飯碗看,多少人站你旁邊等位,他們都吃的泰然自若,毫不著急。市場部的幾個小男生,每天都出去吃中飯。有次回來聽到他們說:“這家已經吃了一個月了,咱們該換下一家了。”敢情他們更是苦惱吃什麼,索性盯著一個地方連吃一個月。

比上班更艰难的,是想工作日的午饭吃什么

中午飯可以說是我們上班族最重要的一餐了,除了帶飯的外,我們往往吃的不健康、更談不上營養。好像回到了石器時代,吃下的東西就是為了果腹不餓罷了。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吃中飯就是任務,不是享受。如果這樣還不如給我們一個膠囊,包含每天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吃完接著幹活得了,省時省力,老闆還高興。

文 / 大白熊

圖 / 網絡

BGM / 億萬光年 - 慄先達

深夜談吃

你與吃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長按掃碼關注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深夜談吃是覆蓋千萬受眾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