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但是卻樂壞了百姓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 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 但是樂壞了百姓。不管是否熟知歷史,我們都會知道,在這悠悠幾千年中,有過許許多多的朝代,也有著更多的帝王。通常來說,開國皇帝以開明者為多,亡國帝王則以殘暴、昏庸居多。當然,這也並非必然。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但是卻樂壞了百姓

有一些不是亡國君主的皇帝仍然有著許多暴虐的政舉,而一些亡國之主也會有一些利民之策。同樣的,那些開國帝王有時候也會犯下或小或大的錯誤,以致後世的評價褒貶不一。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位開國帝王——朱元璋。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但是卻樂壞了百姓

朱元璋作為驅除蒙古人的殘暴統治,恢復中原漢民族治下的功德帝王,一生之中有諸多建樹。登基為帝后的他不管是在政治、經濟、教育還是社會等方面都有做出不小的貢獻,但同時也有殘害功臣、晚年性格暴虐等非常不好的作為。我們今天既不談他的功績,也不說他的暴虐,只說一件“小事”,一個癖好。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但是卻樂壞了百姓

比不過一些開國明主出身勳貴,也比不過其他一些本身就手掌重權,幼年的朱元璋家境貧寒,做過放牛郎,當過小和尚。飢寒困苦的生活導致父母兄長相繼餓死,他卻連幾口棺材的錢都拿不出來。據傳,當時他不得不捲上草蓆將親人安葬在山上,卻不想遇見暴雨狂風,坍塌的山石裂隙將親人的遺體就地掩埋。正可謂,得天相助,貴人之相。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但是卻樂壞了百姓

埋葬了父母親人後,有個小和尚身份的朱元璋,一路開始化緣裹腹。但,當時的統治者,殘暴不仁,百姓多困苦。化緣的他也不是總有所獲,有一次,他餓暈在了路邊。睡醒後的他發現自己被一位老太所救,而且還喝了一碗老人端上來的湯。當時的他早就餓的不成樣子,一碗到底,感覺再沒有這麼好喝的湯了。離開老人家之前,他不光一番感激老人還特地問清楚那湯的名字,期望以後還能喝到。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但是卻樂壞了百姓

後來,當年的乞丐小和尚,一步一步克服種種艱辛,率領逐漸發展起來的軍隊,趕走了蒙古人,建立了明朝。登基為帝后的他,坐擁江山美人,什麼珍稀、珍貴、名貴的東西,他都不會再缺,也不怕吃不到。然而,即便吃過再多的山珍海味,他還是一直無法忘卻當年的那碗湯。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但是卻樂壞了百姓

為了找到當年的味道,他讓御廚反覆試做,卻依然不得其味,那些湯無論如何都不能給他當年的味道。隨後,他又派出許多人找尋當年的老婆婆,人找到了,湯也按照當年的原料和做法做了。雖然名字叫做“珍珠翡翠白玉湯”,但其實很簡單,碎米粒的“珍珠”,菠菜葉的“翡翠”,豆腐做的“白玉”,也就是一碗菠菜豆腐米粒湯。

這個皇帝有一嗜好,後宮佳麗不情願也不敢言,但是卻樂壞了百姓

而這麼個珍貴文雅的名字,其實只是老人當年的苦中作樂。得知原委後的他,也明白了當年與現在的境況大不相同。那會兒快要餓死,救命的湯也就成了最美味的東西,但如今,自己擁有天下,再如何也不會有那時的感覺了。

後來,他在前朝和後宮都大力推薦這道湯,不光賜給大臣也會賞給妃嬪。而且他還大興廉政,以身作則提倡節儉。自此,無論私下是否樂意,明面上妃嬪、朝臣們的餐桌上大魚大肉少了,白菜豆腐多了,後宮有的人叫苦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