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時,南聯盟反擊了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1999年3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集團對巴爾幹半島上是南聯盟展開了一場為期78天的軍事打擊行動,

相比於8年前的海灣戰爭,這場以空襲為主的局部現代化高新技術戰爭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完善的信息化戰爭,南聯盟在面對北約聯軍的絕對空中優勢以及各種高新技術碾壓下,可以說毫無還手之力,那麼,南聯盟在此次軍事衝突中究竟有沒有做出相應的反擊呢?

答案是肯定的,一個主權國家在遭到不法侵略時的正常反應肯定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抗擊侵略者,而南聯盟也確實盡到了自己的所能去打擊北約聯軍,只不過有勇氣反擊和有能力反擊完全是兩回事,面對著與北約聯軍絕對實力上的代差,南聯盟的反擊其實顯得無力與悲壯。

當時的南斯拉夫空軍的主力戰機主要是由蘇聯提供的米格21和米格29,而北約聯軍當時動用的是F15、F16等一些先進的三代機,面對質量上的代差,南聯盟的空軍的戰機就像是活靶子,基本上在空中就被擊落了,再加上電子戰方面的劣勢,可以說這就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就連防空導彈部隊,裝備的也僅僅是老舊落後的薩姆3地空導彈,所以,這其實是一場完全不對稱的戰爭。

不過南聯盟憑藉著這些老舊的裝備,也是硬生生的擊落了一架美國的隱身戰機F-117,打破了美國當時隱身戰機無敵的神話,不過這並不改變什麼,南聯盟最終還是妥協於北約流氓的無差別打擊之下(針對平民和別國大使館),這次科索沃戰爭,北約方面出動了1153架次的戰機以及43艘戰艦,而南聯盟的主要戰績則是擊落了北約聯軍的61架飛機,其中就包括一架F-117隱身戰機,以及若干的無人機、直升機以及巡航導彈等,但是換來的代價則是眾多基礎設施被毀、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以及其他一些列人道主義災難等!

落後就要捱打是永恆的真理,面對著實力上的絕對差距,所謂的反顯得多麼蒼白無力,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很明白的警醒了我們,今天的現代化、信息化戰爭打的就是裝備與高新技術,人海戰術已經是過去式了,戰爭隨著技術的發展早就改變了模式,當裝備、技術的代差太大的時候,什麼戰術、謀略就是扯淡,這方面伊拉克、南聯盟就是榜樣,所以在軍事發展上我們絕對不能落後,因為落後就一定會捱打,西方的資本主義從來就沒有對我們友好過,我們只要有能力把他們送去見上帝或者他們全家送去見上帝實力,那麼他們才會和顏悅色!


哨兵ZH


我是軍事妹子,說實話,當時的南聯盟防空力量在技術上和中國有一比,但在北約的轟炸下,竟然毫無反手之力。

北約於1999年發動的南聯盟空襲可以說是實力對比最懸殊的戰爭之一,南聯盟空軍用著蘇聯提供的閹割版米格-21和米格-29戰機對北約的戰術機群進行了猛烈的反擊。然而,就像海灣戰爭一樣,每一架南聯盟戰機一起飛就已經被在空中的美軍預警機實時監控並被北約優勢力量所擊落。

圖為被轟炸的貝爾格萊德

甚至是南斯拉夫空軍司令也未能倖免。與此同時,北約戰機還攜帶者哈姆反輻射導彈在南斯拉夫上空進行“常態化巡邏”來攻擊正在開機搜索的雷達。以致於擁有東歐最完整防空體系的南斯拉夫在北約戰機的全天候盯梢之下根本不敢開機搜索目標,這導致了南聯盟只能被動轟炸或者使用間斷開機來攻擊北約戰機。

圖為被擊毀的南聯盟米格-29戰鬥機

最後,在南聯盟防空部隊的努力之下,美國空軍的一架F-117戰鬥機終於1999年3月27日被南聯盟所擊落。隱身戰機在海灣戰爭中的不敗神話也因此被打破,以至於美國不遺餘力的尋求各種方式對殘骸進行回收以避免進一步的洩密,甚至據說轟炸中國大使館就是懷疑使館保存有F-117戰機殘骸以避免技術洩露。

圖為被擊毀的F-117隱身戰機

然而,一架F-117的擊落並沒有改變科索沃戰爭的最終解決。在北約有組織的對橋樑,發電廠,自來水廠等目標進行了為期78天的高強度空襲過後。南聯盟最終放棄了抵抗並且選擇解體來保證南斯拉夫人民不再遭受戰火,科索沃戰爭也因此告一段落。


雙馬尾班長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時,南聯盟是既無招架之功,又無還手之力。當時南聯盟的防空雷達,對於美軍的隱形戰鬥機來說,就跟瞎子一樣。美國的飛機是想怎麼飛就怎麼飛,想炸哪,就炸哪。當時中國雖不是參戰國,但是支持南聯盟武器,派遣軍事顧問給南聯盟軍出主意。由於中國顧問的主意,真就擊落了一架美國鷹式隱形轟炸機,而導致了中國大使館被炸。也就是這個事件使得中國隱形戰機的研製躍上了一個新臺階,若不是後來的檔案解密,真就沒有幾個中國人知道這其中的隱情。下面就說說這件事:

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軍B2轟炸機投下的一枚穿甲彈擊中,炸彈從七樓頂一直貫穿到地下室四層,當場死亡三人(邵雲環,許杏虎,朱穎)傷十餘人。事件發生後,中國外交部強烈譴責美軍方的罪惡行為,國人也義憤填膺,自動集結到一起到美國駐華大使舘與各城市的美國領事舘前遊行示威,聲討譴責美國軍方的罪惡行為。美軍發言人頻頻道欠,說這是一場誤會,因使用了一張過時的軍用地圖,而導致這場悲劇的發生,美國願意賠償一切由他們造成的所有經濟損失。最後雙方商定:美國支付了2800萬美金用於大使館重建,與死者全部的撫卹補償金。 當時在國人的認知裡,這是美國忌恨中國支持南斯拉夫戰爭,而故意欺負中國,至於其他的原因嗎,便一無所知了。 俗語說,兩國交鋒,不斬來使。況且中國也不是參戰國,大使舘礙你啥事了?難道美國就腦殘的這麼瘋狗亂咬人嗎?況且美國的說詞也站不住腳,美國的制導炸彈能準確到分毫不差,誤炸怎麼可能呢?賠償了3000多萬美金,就算美國人再有錢也不能花這大頭錢啊? 時過了十多年後美國軍方首先解密了這次事件的檔案,中國方面也覺得已沒有必要再隱瞞了,由軍方的一位權威人士道出當年事件的真相。 90年代的科索沃戰爭,中國是站在南斯拉夫一邊的,不但輿論支持,還支援了武器裝備及一些軍事顧問人員。戰爭中美國空軍是很歷害的,那時隱形飛機才問世,其製作工藝是高端的軍事秘密,飛機能夠避開雷達的監視,在戰區內橫衝直撞,敵方的防空炮火找不到目標失去了作用,只有捱打,當時南聯軍的指揮機構被搞得一籌莫展。說來還是中方的顧問人員聰明,給南方軍部出了一個主意。派特工人員潛伏到美國意大利的空軍基地附近,但凡看到美國的隱形轟炸機升空,就用無線密碼報告給當時的負責專業人員,專業人員通過運算後再命令防空部隊幾時幾分對空密集開炮。說來也巧真就有一架美製 F__ 117型魚鷹轟炸機被擊中,掉了下來。中國方面通過協商,願意花錢把這架飛機的殘骸買下來。其中有用的主要是三個部份。(一)飛機的導航設備。(二)帶有隱形塗料的飛機殘片。(三)發動機噴口的耐高溫部件。可是這些東西運回來放到哪裡呢?最後決定就放在大使館的地下室裡。這麼神不知鬼不覺的得了這麼些寶貝,可把中方人員樂壞了,立即通知國內。派遣了一架專機和18名科枝人員與其它人員共20多名從蘭州機場起飛,奔赴到貝爾格萊德來。 在美國方面,失去了一架最先進的隱形戰機,這可是件天大的事。那些極其重要的高科技成果,一旦落到敵國手中,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其實在美國研製初期,就已經預防了這一手,那些人在其最關鍵的導航設備裡。就已經安裝一個爆炸裝置,一旦飛機墜地,裝置就會自行起爆。但是也怪,這架飛機在被擊落過程中,不知受哪種力的影響。自爆裝置競失靈了。但是其中的另一個設備仍在工作,飛機的自行定位系統,這個系統時刻不停地向外發放了電磁波,報告著飛機的所在位置,這些高科技的東西在當時的南聯盟與中國方面是沒人懂得的。中國方面本以為是神不知鬼不覺的事,可自動定位儀把信息已經傳到了美國軍方。美國方面經過測算,信息源就出在中國大使舘的地下室裡。怎麼辦?北約指揮部經過研究擬定了兩種方案。一是派海豹突擊隊員進行突襲去奪回或銷燬哪些東西,二是定點爆破來它個玉石俱焚把大使舘炸了。兩種方案風險都挺大,怎麼辦?方案上報到北約聯軍總司令美國總統克林頓那裡。克林頓覺得第一種方案風險太大,還是第二種方案保險可行,雖說有點兒缺德,但也沒有再好的辦法了。過後就說是誤炸,說幾句好話,多賠點錢,量中國也不敢怎樣?事情就這麼定了。 命令下達,一架美軍B2隱形轟炸機從美國本土起飛,裝有四枚無彈頭激光制導穿甲彈奔目標飛去。 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中國大使館上空,美國飛機盤旋了幾周,翅膀一抖,丟下的幾顆炸彈,掉頭就飛跑了。炸彈完全命中了目標,其中一顆穿甲彈從使舘頂層一直貫穿到地下室。就這麼一穿,中層就死了3個人傷了10幾個人。地下室的科枝人員正在研究,雖說炸彈沒有爆炸當場就震死了14人,重傷兩人,輕傷8人。 劫難過後,雖說中方蒙受了巨大損失,但由於炸彈沒有爆炸那些儀器還是保住了。中方聞訊暗中派人把那些科技人員與戰利品運秘密回了國。不知當時是美國人覺得不用爆炸就能把事情搞定呢?還是爆炸裝置出了什麼故障?要不就是有什麼靈性的東西在暗中保佑著,反正是炸彈沒有爆炸。事後,中國與美國方面都沒有聲張,以表面現象處理了這場糾紛。時下事件已過去十多年了,中國的隱形戰機轟20 已試飛成功,由於當年那些戰利品的啟示和影響,按中國軍方保守估算,其發展進程向前提前了10年不止。 (本文根據頭條解密檔案改寫)


手機用戶58801659536


當然有反擊,也有戰果了,南聯盟在科索沃戰爭中最輝煌的戰果,是擊落了一架美國F-117隱身戰鬥機。南聯盟方面竭盡全力的進行了反空襲作戰,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如果南聯盟沒有反擊,那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就不需要進行長達78天的大規模空襲行動了。

不得不說的是,南聯盟的反擊是非常悲壯的,因為北約聯軍的武器裝備擁有非常明顯的性能優勢,幾乎完全掌握了制空權,南聯盟則完全是被碾壓的一方。

例如南聯盟當時最先進的戰機就是16架米格-29戰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及北約戰機。在作戰中,北約的F-16、F-15等戰機在E-3預警機的指揮引導下,完全掌握了空情,往往是在視距外就發射AIM-120空空導彈攻擊南聯盟戰機,根本沒有給南聯盟戰機進行狗斗的機會。即使雙方戰機進行狗鬥,南聯盟戰機也不具備任何優勢,當時南聯盟的戰機升空後就是活靶子。

例如美軍著名的華裔飛行員傑夫.黃,是美國波特蘭空中國民警衛隊第142戰鬥機聯隊的上校副指揮官,在科索沃戰爭中擊落兩架米格-29而成名,他的F-15“鷹”式座機上塗有代表兩個擊墜戰績的綠色五角星。

在地面防空武器領域,南聯盟也是毫無優勢,其最先進的防空武器就是當時已經老舊的SA-3、SA-6等導彈,在北約的電磁壓制下,實在是難以有所作為。

不過,儘管南聯盟取得的戰果不多,但有些戰果卻是比較惹眼的。例如在1999年3月27日,南聯盟就使用老舊的SA-3導彈擊落了一架美軍的F-117隱身戰鬥轟炸機,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作戰中擊落隱身戰機。

至於南聯盟最終取得戰果的總和,目前仍然是存在比較大的爭議的,戰後南聯盟方面公佈的戰果是擊落了包括F-117A隱身戰鬥機在內的61架北約戰機、7架直升機以及230多枚巡航導彈。如果這些戰果屬實,那真的戰果輝煌,實屬防空作戰的大捷和經典戰例。但北約方面只承認損失了1架F-117隱身戰機、1架F-16戰機和2架AH-64武裝直升機。雙方數據存在巨大的出入,很有可能是南聯盟明顯誇大了戰果,而北約方面也很可能隱瞞了部分損失。

總的來說,在這場戰爭中,南聯盟是最大的受害者,損失也最為慘重。北約方面在空襲中的損失實在是微不足道。南聯盟人民的艱苦反抗、敢於和強敵較量的勇氣和決心也著實令人感到欽佩不已。


科羅廖夫


1999年北約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悍然以“人權高於主權”的旗號對南聯盟發起大規模軍事打擊,出動了1000多架戰機,包括像F16、F15以及囂張一時的F117戰鬥轟炸機,一共向990個軍事目標發射了2300枚導彈、14000枚集束炸彈、貧鈾彈在內的炸彈,南聯盟進行了反擊,但是整整78天的瘋狂轟炸仍然造成南聯盟超過2000名平民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在面對北約大兵壓境之時,當時的南聯盟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空軍能堪大用的只有16架米格29戰鬥機,大多數還是老舊羸弱的二代戰機米格21,防空部隊只有射程25公里的薩姆6防空導彈,但即便是這樣實力懸殊之下,南聯盟毫無抵抗之力,其空軍部隊還未升空就被北約率先幹掉,沒有擊落哪怕一架北約戰機。



但南聯盟軍隊仍然給了北約不小的震撼。1999年3月27日依靠老式的薩姆3防空導彈硬是把北約最為囂張的F117“夜鷹”戰鬥轟炸機給打了下來,讓美國自恃無敵的“夜鷹”折戟巴爾幹寶島。也算是對得起南聯盟空軍司令維利科維奇的犧牲殉國!



雖然在北約的信息化領先和技術裝備絕對領先之下南聯盟沒有多少還手之力,但南聯盟人仍然沒有就此跪在美國腳下,一個國家的主權怎麼能被直接踐踏,維利科維奇的殉國死得其所!


標槍毒刺


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南聯盟當然做了必要的反擊。但雖然當時的南聯盟防空力量和技術與我們相差無幾,但是北約的先進軍事科技完全碾壓了南聯盟的防空技術,使得南聯盟毫無還手之力。這場戰爭本就是實力對比懸殊的戰爭,南聯盟的空軍動用蘇聯提供的米格戰機應對的北約的軍事進攻,但是南聯盟的每一架戰機都在美國的監控範圍之內結果可想而知。在科技實力的碾壓下南斯拉夫根本無法正常使用自己的雷達,以及反監控技術。但是在整場戰爭中南斯拉夫也並非沒有亮點。其中之一就是擊落了美國當時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



但這對於整場戰爭而言似乎無法讓南聯盟扭轉局勢。而擊落了這個美國當時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對於當時的局勢更是火上澆油。因為今日很多人都認為,美國隱形轟炸機之所以被擊落是受到東方大國的幫助。當時的東方大國雖然並不是參戰國也沒有直接的利益糾葛,但是作為國家間的友好往來,東方大國也給南聯盟提供了必要的武器,甚至是軍事顧問。也正是由於東方大國軍事顧問的,突發奇想使得南聯盟擊落了一架美國的隱形轟炸機。但這架轟炸機並沒有墜毀報廢,而是被南聯盟保存,也正因如此,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轟炸,當時相關國家強烈譴責美國軍方的惡劣行為,整個國家也義憤填膺要求美國給出必要解釋,而美國的軍方發言人為了平息事端,只承認一場誤會,並願意賠償一切損失為此雙方商定。



由美國支付近3000萬的美金用於大使館的重建和傷者的撫卹。在官方的宣傳中,這經常被說成是美國忌憚中國真遲南斯拉夫進行戰爭,而故意發動的一場襲擊。但是這種說法越來越不可信。美國雖然霸道,但從來不腦殘。美國知道如果僅是因為誤炸和想要故意轟炸他國大使館。無論怎麼找藉口,美國都不佔道義上風。即便美國霸道,美國也還是會維護自身在國際上的道德主導權,因此美國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發動襲擊,除非有美國的核心機密。在美國軍方的文件解密檔案中,這一事件更多的隱藏了不為人知的秘密。其實只要一個國家作為世界上的大國,就不可能不在其他地區干涉別國內政。因為作為一個大國而言實力便是利益,這種利益的外延是可以覆蓋全球的。



所以在90年代的科索沃戰爭,東方大的身影並不能被忽視。它不僅站在南斯拉夫的一邊而且提供了武器裝備和軍事顧問。南聯盟當時面對美國的先進轟炸機一籌莫展。而東方大國的顧問當時給出的主意是派遣特工潛伏到空軍基地附近,當美國轟炸機空軍基地附近當美國空軍即時的相關人員,然後對其進行密集轟炸可以說用了一種土辦法擊落了這一美國先進轟炸機。對於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轟炸機還很多國家都趨之若鶩。原因並不是殘骸多麼值錢和有用。而是這一戰機遺骸中有著先進的導航設備隱形塗料殘餘以及發動機耐高溫的零件,這些東西可以使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飛機技術至少少奮鬥十年。



而當時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這一殘骸被轉移到了哪裡,但是很多線索都直接指向了駐南聯盟大使館的地下。當大使館被炸後東方大國要求美方解釋。美方給出的解釋是誤炸,但其實美國並非誤炸。對於中國和南聯盟而言將飛機的殘骸放在大使館地下神不知鬼不覺,但是美國先進的轟炸機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自動定位技術。同時也安裝了自爆裝置,但是殘骸自爆裝置,並沒有自動引爆,美國最高指揮部接收到自動定位的飛機殘骸,所發出的信號。認定了飛機殘骸就在大使館地下,一場針對大使館的轟炸就此確定。對於美國而言,當時這種先進技術是不會作為任何理由,而告知世界和某一個國家的。



美國不會告訴任何一個人,在這架先進戰機上的先進自動定位技術和自動引爆技術。所以美國給出的理由只能是誤炸。除此之外,當時世界上已知的能夠利用的隱形材料,發動機的耐高溫零件以及導航設備,也都因殘骸的自動爆炸系統的故障而被他國所獲。這一系列的高科技技術都是美國必然要對飛機的殘骸進行徹底的銷燬。雖然兩國在這之後都進行了表面的處理。但是依然保留了一部分的相關人員和初期資料。這也使得東方大國軍方隱形轟炸機的發展前進了十年。但這場戰爭的主角南聯盟顯然並沒有這麼好運。與古巴導彈危機的事件相類似,作為與古巴相似的,大國之間博弈的平臺南聯盟最終還是這三個國家當中損失最大的。而在地區博弈中域外大國,往往是地區事件衝突的最終獲勝者。


世界史圖鑑


默默地看完所有回答,覺得是時候給南聯盟正個名了。要知道,1999年轟炸南聯盟的時候,南斯拉夫空軍作為一支巴爾幹半島的雄鷹曾經做出過英勇的抵抗。

南斯拉夫空軍127中隊隊標,當時作為南斯拉夫裝備米格-29的主力部隊,127中隊面對北約各國的空中優勢果斷亮劍雖然並未斬殺一人,但是精神永存。

1999年3月24日-25日夜間,為對抗首輪襲擊,南斯拉夫空軍127中隊5架米格-29起飛。兩架戰機從尼什機場起飛,攔截以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南部為目標的北約戰機。其間,德拉甘·伊里奇駕駛的米格-29,被荷蘭F-16戰機發射的一枚AIM-120導彈擊中。他在一臺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迫降後被毀。

由蒂諾·亞利桑諾威駕駛的第二架米格,被美空軍中校塞薩爾·羅德里格斯駕駛的F-15C擊落。從巴塔伊尼察空軍基地起飛的內博伊沙·尼庫裡上校和柳比沙·庫拉辛,分別被美空軍上尉邁克·紹爾盯上,尼庫裡上校的座機被擊中,庫拉辛躲過了紹爾發射的數枚導彈卻因為多次進行高G躲避動作導致大腦缺血,失去了意識。他從昏迷中清醒時意識到戰機即將墜毀,最終在貝爾格萊德的尼古拉·特斯拉機場並安全著陸。最後一架米格-29由普雷德拉戈·米盧蒂諾維奇少校駕駛,由於機械故障在躲過多枚北約聯軍飛機的發射的導彈後,不得不提前返回機場。在返航途中被自己防空部隊的導彈擊中,被迫跳傘逃生。


烽火觀察


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對南聯盟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空襲,由於防空系統從質量到數量都差距太大,整體國力軍力更是相差懸殊,總體來說,北約的空襲基本上屬於欺負人的類型,把南聯盟按在地上打。但南聯盟也並不是一味躺倒挨捶,他們一方面做好各種偽裝和隱蔽,儘量降低損失;另一方面,在有可能的情況下,也還是進行了一些反擊,雖然不能改變整體上捱打的局面,但也取得了一些戰果。某種程度上說,北約地面部隊猶豫良久最終沒有直接介入,也是受到南聯盟這些反擊行動的影響。

空襲之初,南聯盟空軍的米格-29戰鬥機曾經升空,試圖攔截北約飛機,但在北約強大的電子戰優勢面前宣告失敗,防空的主要任務也就轉移到地空導彈和高炮部隊身上。為了應對北約空軍的防空壓制,南聯盟防空部隊想了很多辦法。包括努力縮短己方防空導彈系統部署與撤收時間,由最初90分鐘縮短到不到一個小時。為了進一步縮短時間,甚至把SA-3防空導彈系統發射架數目由最初4x4(4部發射架,每部安裝4枚導彈)減少到2x2(2部發射架,每部安裝2枚導彈)。這樣一來不但縮短導彈部署和撤收時間,而且防空系統部署更分散且不易遭到對方集中打擊。

此外,南聯盟防空部隊還組織實施高強度機動,在任一時間都保持3-4個營值班,3-4個營機動轉移陣地中的戰術勢態。值班各營在分片、分時跳躍開機和雷達誘餌掩護下,與高炮部隊協同作戰,嚴格控制電磁信號暴露,每次搜索、攻擊開機時間不超過20秒。為了進一步迷惑對手,南軍還大量使用無線電誘餌來引誘北約戰機發射導彈攻擊。

依靠著這些主動積極的戰術,南聯盟防空部隊僅憑SA-3、SA-6這樣的老式武器一樣取得了戰果。其中1999年3月27日,第250防空旅用SA-3導彈擊落美國F-117戰鬥轟炸機,更是創造了世界防空史上首次擊落隱身戰鬥機的先例。5月2日,第250防空旅又擊落一架美軍的F-16戰鬥機。此外,南聯盟還擊傷多架北約戰機。

所以,南聯盟還是盡力反擊了,只不過效果不算理想。T


聯合防務


北約轟炸南聯盟的時候,南聯盟空軍當然是反擊了的,在北約空軍開始向希臘、土耳其等前線機場駐紮的時候,南聯盟空軍就已經進入了高級戰備狀態,以至於北約戰機一侵入南斯拉夫領空,南聯盟空軍就已經升空處於待命攔截狀態。然而,南斯拉夫空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難以和北約大量裝備的F-16、F-15等三代機媲美的,這也導致了所有南斯拉夫空軍戰機只要一起飛就會被北約戰機所消滅。甚至是駕駛米格-29升空作戰的南斯拉夫空軍司令也未能避免。 雖然,南斯拉夫空軍在這次國土防空作戰中並未斬落任何戰果,但是南斯拉夫的防空導彈部隊還是十分給力的。北約在對南聯盟的轟炸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哈姆反輻射導彈來摧毀南斯拉夫的防空導彈陣地和雷達探測設施。以至於在科索沃戰爭後期,南聯盟地空導彈部隊幾乎不敢開機搜索北約戰機。南聯盟的不敢反擊使得本來就狂妄的北約軍隊更加放縱,甚至導致了很多不具備自主保衛能力的戰機自行前往南斯拉夫境內空戰,其中就包括了F-117夜鷹戰鬥機。

F-117戰鬥機作為世界上第一款隱身戰鬥機,該機擁有非常好的隱蔽性能和低空突防性能。在海灣戰爭中,正是隱匿於黑夜中的夜鷹配合著從維斯康星號戰列艦打來的戰斧巡航導彈一起摧毀了伊拉克境內的防空設施。然而,在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防空部隊就曾多次報道發現過F-117戰機,尤其是當該機距離伊拉克防空雷達20~50公里時,RCS值尤為明顯,所以南聯盟防空部隊才利用了F-117防空能力較差的這一點將其擊落。


浩漢防務論壇


1999年北約對南斯拉夫聯盟的空襲可以說是一場“一邊倒”的軍事衝突。由於南聯盟在冷戰結束後陷入內戰、空軍和防空部隊建設遭到破壞、甚至連作戰飛機的妥善率都低到了非常低的水準,因此南聯盟對北約的應對顯得頗為無力。

而參與對南聯盟空襲行動的又不乏美國、英國、法國等傳統空中力量強國,南聯盟在空襲行動中損失十分巨大,但這並不意味著北約方面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對於外界來說,南聯盟在反擊北約空襲的作戰中最著名的戰果莫過於擊落F-117隱身戰鬥轟炸機,這是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次有雷達隱身飛機遭到擊落,由此也不難看出南聯盟當時仍然具有一定的反擊能力,因此北約方面必然不可能毫無損失。

在實力嚴重不對等、特別是技術裝備上明顯存在代差的條件下竟然能能夠擊落敵方的尖端機型,這個成績確實值得南聯盟引以為傲。不過,這並非南聯盟方面唯一一次擊落北約飛機。根據戰後南聯盟方面對外公開的統計結果,北約方面有61架作戰飛機、7架直升機、30架無人機和237枚巡航導彈被南聯盟方面擊落。

而美國則表示僅有1架F-117、1架F-16和2架AH-64被擊落。很顯然,這兩個數據都並不可信,前者明顯誇大了戰果,而後者肯定隱瞞了損失。關於北約在空襲期間被擊落多少架航空器,各方統計眾說紛紜、沒有統一的權威數據,但可以確定的是至少有30架無人機被南聯盟擊落。應該說,相比於南聯盟方面的損失, 北約國家的損失實在微不足道,但南聯盟方面逆勢作戰的勇氣和決心著實令人欽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