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公務員國考和上考如何選?80%的考生因為選錯而當了炮灰

又到一年公考季,許多應屆大學生和社會白領開始摩拳擦掌準備投入到學習中去,期待著能夠通過參加公務員考試,得到一個備受社會尊重的、有著優質薪酬福利的、廣闊晉升前途的職位,也讓從小就動不動責罵你的爸媽覺得你有出息了,出門以你為榮在街坊鄰居面前倍兒有面子,小時候批評過你的老師現在見你也客氣了,從前自己怯怯而不敢表白的暗戀對象也對你刮目相看了,那些比你學習更牛的同學一邊忙著拼湊論文一邊心理默默地羨慕嫉妒你……於是你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想想真是解氣。

然而現實有時候是幽默的,小編就有個朋友叫小王,985本科畢業,在南方某省會工作了兩三年覺得不如意,於是小王在2017年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很辛苦,披星戴月食不甘味,一番突擊後結果成績還可以,然而僅僅因為沒有做好詳細的分析和規劃,選錯了考試地域和崗位,差0.5分未進入面試,導致一年複習全部白忙,生生從“學霸”變成了“炮灰”。

難道公務員考試真的有那麼難?可是明明小王身邊有很多年齡差不多的同學朋友也考上公務員,這些人平常在學校學習成績也並沒有到比他還強的地步呀?

SO,這也許並不一定是公務員考試有多難,比如對於小王來說,他就覺得他事後後悔的是“僅僅因為選錯了考試地域”。

首先,我們知道公務員考試分為兩部分,國考和省考。

公務員考試是選拔性考試而非通過性考試,很多考生並不瞭解這意味著什麼,通過性考試一般你考過60分就算成功,比如期末考試不掛科,努努力所有人都能做到,而選拔性考試意味著你必須比與你競爭的人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這意味著僅僅靠個人努力還不夠,關鍵在於你在跟多少人競爭,他們都是誰,你的贏面有多大,比如小編那一年的高考,我們年級優秀學生小李同學考了比一本線高出90分的分數報清華沒被錄取、只好第二志願調劑到省內二流的二本學校,而小張同學僅僅以比一本線高出28分的優勢輕鬆被複旦大學錄取——因為那一年小編所在省份報考清華的非常多、報考復旦的極其稀少,而小張同學這個分數在往年通常只夠進省內一本。選擇失誤,前功盡棄,這,就是社會現實。

所以,對於公務員考試這一類選拔性考試,如果沒有做好考情分析,不瞭解競爭對手有多少人、他們都是誰,我和他們比誰更有優勢,那麼請問,你不做“炮灰”誰做“炮灰”?

那麼就我們上海考生而言,是否瞭解公考的競爭態勢和對手情況,就在很大程度上關乎“這一年寒窗複習是否白忙”,以及實現公職夢想的概率是大還是小的現實問題。我們的人生是由一個個選擇組成的,所以有人說“選擇大於努力”,如果你的每個人生重要選擇都選的是低概率成功的事件,在沒有“歐皇附體”的條件下,請你計算一下,那你要比別人多試多少次、多花多少時間、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功”?

一、國考和上考,我該報哪個,競爭對手數量,哪個多?

關於國考,我們先看一組數據,這是2013年至2017年的國考考錄狀況。

公務員國考和上考如何選?80%的考生因為選錯而當了炮灰

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國考近5年的考錄比,也就是競爭態勢,維持在50:1和77:1之間,從來就沒有低於過50比1,也就是平均50到77個人報考,才會錄取一個,這個概率怎麼樣?相當於你們班50個人,你要考第一才行,第二都沒戲。

你可能覺得,沒關係,我從小到大都考第一的,那麼,你知道你的競爭對手都是誰嗎?這有可能是你所沒有想到的事情,我們暫且按下不表,後面再做分析。

關於省考,我們再看一組數據,左圖是2015年省考競爭比例,右圖是上考近6年的競爭比例。

公務員國考和上考如何選?80%的考生因為選錯而當了炮灰

從左圖我們可以看到,對於省考來說,各個省份的考錄比差異非常大,最高的河南報名30萬人,49人錄取一人,最低的上海,報名9人錄取1人,若再按1比3進面試,平均3個人有1個人進面試。從右圖我們可以看到,上考的競爭比例之寬鬆,並非僅僅2015年當年如此,縱觀連續6年數據,一直維持在9比1到13比1之間。

同樣是選拔性考試,在考生能力相似的情況下,50至77個人選一個,和9至13人選一個,你選哪一個?

何況,國考和省考的考生,能力真的相似嗎?

二、國考和上考,我的競爭對手都是誰?我相比他們有優勢嗎?

如上圖所見,我們可以看到,全國報考公務員數量最高的,無非山東、河南等大家口口相傳的“學霸省”(這兩省的考生在識記性的基礎知識上的紮實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有過感受,高考分數線之高也是無可匹敵),小編也翻了下歷史數據,發現山東省報省考公務員的考生數量,近7年中有兩年都竟然達到了40萬人之多,足足是上海考生的10倍。

小編試圖查找各省份報考國考的考生數量,但是沒有找到,但是假若按照省考各省份報名熱度的比例去推測國考各省考生報名的比例,那麼結果也是可以推測,這不,最近網上就刷起了一陣“山東人愛考公務員”的旋風。

公務員國考和上考如何選?80%的考生因為選錯而當了炮灰

公務員國考和上考如何選?80%的考生因為選錯而當了炮灰

作為上海考生,到底應該是選國考與“學霸省”競爭一下呢,還是選擇上考與上海考生溫柔過招呢?小編在上海的其他朋友們也陷入過深思。

“萬一國家公務員比地方公務員更好呢?”可能會有朋友不太服氣的哆一句,但其實你可以花5分鐘找找公開信息,結果也許讓你意外。

下面小編給大家解讀一下國家公務員和上海公務員有什麼核心不同。

三、國家公務員和上海公務員有什麼核心的不同?

1.組織單位不同,國家公務員的考試由中組部、人保部、公務員局等組織,上海公務員由上海市委組織部等相關機構組織。

2.招考對象不同,國考不限戶籍,上考需上海戶籍、上海居住證或本外地應屆生可報考(外地應屆生或持上海居住證者考上公務員可按相關人才規定流程申請取得上海戶口)

3.待遇福利

中央和地方公務員按照統一的法律、制度和薪酬體系管理,但具體工資標準根據行業類別、地域和層級有差異。上海屬於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在福利待遇上有加分。

4.晉升空間

垂直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由於職業專業性強、內部管理較封閉,職業交流和晉升平臺較單一,晉升空間較小。

各級綜合管理、行政執法類工作人員,管理開放性較強,人員流動性管理較寬鬆,部門多、平臺廣,縱向晉升空間大。

可是還有人不服,畢竟,國家公務員考試和上海公務員考試的考綱考題都不相同。按照國考來備考上考可能是白乾,按照上考來備考國考也可能是炮灰,那麼,你的能力水平,更適合報考國考還是上考呢?這就要認識下國考和上考在考綱和題型上有何不同。

四、國考和上考在考綱和考題上有何不同,我的能力更適合哪個?

國考和上考的一半以上內容相似,但還是有一些差異的,簡單解析如下

1.行測:上考為數理能力(數學應用、資料分析)、言語理解(選詞填空、語句表達、片段閱讀、文章閱讀)、判斷推理(科學推理、定義判斷、圖形推理、分析推理)、常識應用、綜合分析5大模塊共12類題型,國考為數量關係(數字推理、數量運算)、言語理解與表達(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判斷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圖形推理、邏輯判斷)、資料分析、常識判斷5大模塊11類題型,類別大致相同但題型及分佈有差別,據小編手工對比最近幾年國考和上考試卷各類題目數量分佈,大致如下:

國考在言語理解模塊題量非常大,大致比上考多60%,而上考在數量關係上比國考題目大約多100%,上考在常識判斷上題目數量比國考大約多50%,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上考有一些本地化題材的題目。

從題目的難度來看,不管是言語理解還是數量關係,用到的很多知識最高不超過高中知識,不知道讀者你的狀況到底哪個更容易補上呢?不妨做一套模擬題熟悉一下吧。

2.申論:最後一題國考一般要求1000-1200字,而上考一般要求800-1000字,另外,國考對考生的政治類、經濟類的學科理論知識有一定要求,而上考考卷的試題本地化程度比較高。

五、關於上考,我應該如何選擇培訓機構?

首先,目前培訓機構師資一般情況下有兩種,一種是全國各地大量招聘應屆生,進行標準化培訓後上崗從其它地區飛到上海來培訓考生,另一種是聘用與公務員考試研究有相關經驗及淵源的社會專業師資來培訓。

其次,關於本地化題目和材料,一般來講,本地化師資對於上考的出題規律、範圍、材料等的掌握會更充分一些。

最後,小編關於公務員考試到底要選國考還是上考的考情分析就到這裡,這不,小編的朋友小王說他要來上海找個工作辦個居住證再戰一次,這次要選個更適合他的培訓機構報班學習,他希望自己不要再當炮灰了,大家覺得他離這個願望是不是更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