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神農說?西周說?秦漢說?——茶的傳說

01我喜茶,更懂茶

神農說?西周說?秦漢說?——茶的傳說

我喜歡茶,茶葉的清香;更喜歡飲茶帶給人享受的感覺;在忙了一天的午後,泡一杯清香的茶;在疲憊不堪時,泡一杯苦澀的茶,不同的茶給與我們不同的感覺,那種抨擊心靈的享受和一種心得安靜。

我喜茶,更懂飲茶之道,飲茶不但是傳統飲食文化,同時,由於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於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養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兩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喝茶。一般來說,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飲量是比較適當的。一般,人們說喝茶還指喝水。

中國的飲茶起源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說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飲茶的起源主要是三說。

神農說?西周說?秦漢說?——茶的傳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今川北及漢中一帶)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華陽國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記載茶的典籍,因此歷史意義更大,也更為可靠。

秦漢說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烹荼進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已有飲茶習俗。

神農說?西周說?秦漢說?——茶的傳說

02飲茶平天下-方能不飲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隨著茶漸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伴侶,飲茶的境界也進一步昇華,進而形成了茶文化。而在中國也只有茶這種植物,與高深莫測的「道」連在了一起,周身瀰漫著平和虛靜的道氣。「茶道」這一詞最初見於唐代《封氏聞見記》:「……茶道大興。王公朝士無不飲者。」而「茶道」的創始者,正是《茶經》著書之人——陸羽,後人尊稱其為茶聖。與此同時茶道也傳到了日本,舉國上下盛行飲茶之風,並在修行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中,茶道進一步提純為一門「和、敬、清、寂」的禪門藝術,禪茶一味,道在茶中行。

神農說?西周說?秦漢說?——茶的傳說

這正如同我們的人生,不經風雨磨礪的生活,就像溫水沏的茶,只是一味地懸浮在生活表面,永遠無法領略到生活的真味。而那些飽經滄桑、在苦樂年華中翻滾沉浮,卻始終努力綻放自我的人,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終將散發出生命的脈脈清香。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飲茶之道,後續繼續給大家講解茶文化中的中國十大名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