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命运如此相同,这个日本人的崛起道路,完全就是曹操一生的翻版

织田信长,这位“乱世的风云儿”、“第六天魔王”的性格和命运,同中国的曹操特别像,在日本光荣制作的《三国志》和《信长》两款游戏中,俩人的头像也几乎一样……

日本历史上,有一个跟中国历史同名的时代——战国,我们的战国时代比较早,在秦汉之前;日本的战国时代则晚很多,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代。群雄纷起、天下大乱的战国时代,是许多日本人眼里最为曲折、生动的一段日本历史,一代枭雄织田信长就是在这个时代崛起的。

命运如此相同,这个日本人的崛起道路,完全就是曹操一生的翻版

生逢乱世

在统治日本130余年后,幕府的政权,传到了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手里。这位将军跟我们东汉末年那些昏君差不多,心思根本不会放在工作上,结果当然是大权旁落,纲纪废弛。义政没儿子,于是把弟弟选作继承人,可刚宣布这个决定,儿子就生出来了,于是拥护儿子的和拥护弟弟的两派便斗了起来,以至于兵戎相见。

1467年,两派的十几万大军在天皇和将军的眼皮底下开战。连番的厮杀使繁华的京都变成屠场,无论百姓还是皇室、幕府、公卿都饱受煎熬。当时的一首诗曾吟道:“君知否?帝都一片荒凉,夕阳漫照野地,金丝鸟见此风光,泪泗长。”这是一段我们熟悉的场景。曹操,面对东汉末年国家的残破,不是也曾经发出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悲鸣么。

命运如此相同,这个日本人的崛起道路,完全就是曹操一生的翻版

这场波及半个日本的混战打了11年,谁也奈何不了谁,两派最后只得讲和。

战后的幕府将军彻底失去了权威,战国时代拉开了序幕。从此,“下克上”系列在日本全面上映:大名攻击幕府将军、大名的家臣攻击大名、家臣的陪臣攻击主家。连老百姓都不闲着,各种形式的“一揆”(即暴动,如农民发动的“土一揆”、小商小贩发动的“町一揆”,以及和尚们发动的“一向一揆”等)也风起云涌……

无厘头的年轻领主

乱了将近百年,终于有人要出来收拾局面了。被时人誉为“东海道第一弓”的东海霸主今川义元,带兵四万直指京都,要朝觐天皇,不过,路上,他必须搞定尾张国。

尾张的主人就是我们要讲述的织田信长。据说还在襁褓中的时候,信长的表现就令人头疼,他多次咬伤奶妈的乳头。少年时的信长更是放浪不羁,天天衣衫不整地在街上厮混,装疯卖傻,惹事生非。当时的信长,是以“尾张的大傻瓜”出名的,不过日语中“傻瓜”这一词汇,并不代表白痴,而代表浪荡、无行、举动乖戾等比较无厘头的行为。

命运如此相同,这个日本人的崛起道路,完全就是曹操一生的翻版

织田的母亲和家臣都更希望温文儒雅、知书达理的弟弟信行来成为家族领袖的继承人,但信长幸运地娶到了当时闻名天下的美女、美浓领主的女儿归蝶。靠老丈人的支持,信长保住了地位,但他的行为仍旧疯疯癫癫。父亲过世的时候,信长已经18岁,在葬礼上,信长姗姗来迟,穿着怪异地走到父亲的灵位前,抓起一把香向牌位一扔,然后掉头便走。家臣们一片哗然,信长的老师平手政秀再也无法忍受,留下长篇谏书后在家切腹自杀。

这些劣迹使得许多家臣倒向弟弟信行,于是信长不得不花费数年时间去平息一起起叛乱,几番波折后,信长终于将尾张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了。

以少胜多,一战成名

回头再说东海霸主今川义元,他率领大军开始了向尾张国的攻击,消息传到信长那里,信长命令自己的侍从击鼓伴奏,自己摇扇起舞,高歌一曲 “敦盛”: “人生五十年,一切如梦幻,一度之生存,岂有不灭者?”

一曲唱罢,信长穿上盔甲,下令吹响进军的法螺贝,带着仓促凑起来的两千人奔赴前线。正午,今川义元本队5000人到达桶狭间山。因为道路狭窄,今川义元的本队摆了个奇怪的一字长蛇阵, 把主将的位置轻易地暴露在信长的军队面前。

命运如此相同,这个日本人的崛起道路,完全就是曹操一生的翻版

得知消息的信长立即带领军队从小路穿插,突然接近今川义元本队。恰逢此时,暴风雨又至,防守松懈的今川义元本队立刻阵势大乱。机不可失!挺进中的信长一马当先率领全军直扑今川义元,本已无心恋战的今川军见状立刻崩溃!在亲卫队300余骑的保护下今川义元开始撤退,但还是被信长的侍卫追上,斩于阵前!

主将阵亡之后,今川军更是一溃千里,信长大获全胜。这就是日本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赫赫有名的“桶峡间合战”。信长一战斩下了有夺取天下实力的今川义元的首级,威震全日本,一颗新的霸主之星已经冉冉升起,再也没有人敢小看这个“尾张大傻瓜”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

“桶峡间合战”胜利后,信长会见了儿时的伙伴,也就是后来建立江户幕府的三河领主德川家康。传说少年时代信长就曾经对家康说过:“我们两个以后要共同夺取天下,我向西边发展,你就向东边发展。”这次会见缔造了一个始终不离不弃、同舟共济的坚强联盟,前后达20年之久,直到信长死去。信长与家康,开始向他们儿时约定的目标前进了。

命运如此相同,这个日本人的崛起道路,完全就是曹操一生的翻版

与家康结盟,信长解除了后顾之忧,他把目光转向老丈人的美浓国,不过老丈人那时已经被儿子杀害。又经过多年的奋战,1567年,信长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嫁妆”:整个美浓国。

意气风发的他将美浓的“稻叶山城”改名“歧阜城”,“歧”取自周武王的发迹之地歧山,而“阜”则来自孔子的故里曲阜。信长更把“天下布武”四个字刻在印章上,以昭示其夺取天下的雄心!此后的信长开始了他雄霸日本的征战生涯,他先是通过扶助幕府末代将军足利义昭,征服和控制了京都和日本中部;而后又将这位与自己渐生二心的将军放逐,彻底终结了苟延残喘的室町幕府时代。

宁愿我负天下人

除了要征服各地的大名、豪强,信长还要对付一些特殊的敌人:不断在各地煽动暴乱的和尚们。

1570年,信长围攻日本佛教天台宗的总本山,即最澄大师于九世纪初创建于比睿山的延历寺,各地领主闻讯后纷纷率兵来援。信长要的是延历寺的屈服,若不服从,“包括根本中堂在内的三王二十一社等所有庙宇,我都会一把火将其烧为灰烬”。然而延历寺低估了信长的力量,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信长用了两年时间,将支持延历寺的各地领主势力及地方势力平定,延历寺成了瓮中之鳖。信长亲率大军来到山下,来兑现他的诺言。他下令封锁一切下山通路,开始了残酷的围歼。根本中堂以下二十一社全被焚毁,包括僧侣、信徒在内的三四千人,不分男女老幼,均惨遭屠杀。从此,信长就被称作“第六天魔王”。

此后信长更是以敌人的头盖骨涂金漆盛酒,强迫部下饮用。一次农民暴动被剿灭后,信长放火将当地两万人全部活活烧死!这般行径,可谓不负“魔王”之名。

命运如此相同,这个日本人的崛起道路,完全就是曹操一生的翻版

功业未成身先死

1575年,信长遭遇武田家的挑战,武田家拥有日本当时最强大的骑兵。信长果断采用新式武器火枪,与传统的铁枪兵、持刀武士和骑兵协同作战,对武田家的骑兵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剪除了最后一个有能力与自己争霸天下的武装势力。1576年,信长下令在安土山附近建造新城,取名安土。这座新都城据说是采用欧洲新技术建造的,它是新时代到来的标志。以后,这段织田信长纵横驰骋的时代就被称为“安土时代”。

以安土为根据地,信长继续征战四方,并于1582年彻底消灭了老冤家武田氏,开始征讨日本本州西部。此时织田信长的威望和权势都如日中天,以京都为中心的最富庶的半个日本都在他的控制下。重新统一日本,创建一个不同于以往朝廷或幕府的新政权,看来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但就在这一年,信长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在率军援助西征的羽柴秀吉途中,他在不足两百人的亲卫保护下下榻京都附近的本能寺,而后被自己的部将明智光秀出卖。毫无准备之下,信长力战不敌自焚而死,一代霸主灰飞烟灭!史称“本能寺之变”。

信长死后,他的继承人丰臣秀吉结束了战国乱世,他最坚定的盟友德川家康则把日本带回到幕府体制下。后两人的事业基础,无疑是由织田信长一手奠定的。

生逢乱世,青年时期的无厘头行径,以少击多、一战成名的传奇故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智谋,大业未成身先死的遗憾。在织田信长的一生中,我们几乎处处能看到那个对酒当歌、横朔赋诗的大英雄——魏武帝曹操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