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頭條信息流這麼強,為什麼有的企業還是選擇做百度競價?

zhao紀成


我記得很久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經分析過,搜索引擎和推薦引擎到底有什麼區別,當然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我的那篇文章。



先來看看頭條和百度的信息流有什麼區別

百度的信息流是搜索引擎+信息流,今日頭條是推薦引擎+信息流,雖然推薦引擎的本質是逆向搜索,但是從用戶習慣來分析還是有較大的差別的。


搜索引擎更多的是用戶主動行為,而推薦引擎更多的是通過系統推薦,然後再學習用戶行為來的,所以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當然你如果你想詳細瞭解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因為這兩者不同的差異導致了企業在廣告產品投放上選擇會有不同的區別。

主動用戶行為轉化率更高

原理已經做了簡單的分析,接下來就很清楚了,任何時候主動用戶行為的轉化率要遠遠高於被動用戶行為。


搜索引擎的好處在於,用戶知道自己想要獲得什麼樣的信息、或者說想要獲得什麼樣的服務,準確率相當高,因為系統已經知道你想要什麼。但是推薦引擎不一樣,推薦引擎是根據你的一個長期用戶行為進行分析,系統並不能準確地知道你到底需要什麼,系統只是在想,你可能需要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還是會給你更多的投放搜索引擎廣告的原因,信息流本身不值錢,值錢的是加上搜索引擎或者推薦引擎技術以後的信息流。搜索引擎廣告用戶主動行為更明顯,目的性更強、精準性更高!


EmacserVimer


我做了很久的藥品推廣,投放過百度和頭條信息流。說說我的感受吧。

1:百度競價被整理以後,不讓跑軟文廣告,全是科普落地頁,根本沒有效果,成本老高,跑的人越來越少了。

2:百度競價這種模式,還是需要一定技術水平的,特別是數據分析,不然問題都找不到在哪,而擁有分析數據能力的人不多。

3:百度流量少了,不比得以前。你現在去搜一下百度的答案,太垃圾了,根本搜不到想要的。百度沒流量怎麼做?把廣告聯盟的流量混進來,就是他去各個網站打廣告,把流量引導到百度,廣告主根本沒辦法區分這些流量,而這些流量的質量特別坑。

4:百度競爭大,特別是我們做的藥品行業,競爭對手太多了。

再說說頭條:

1:信息流裡面,頭條還真沒得說,不過4月份被曝光有大量二跳廣告後,頭條也不讓投微信號的藥品廣告了,只讓跑電話、表單,根本沒什麼卵用,成本是很低,但是轉化很困難。

2:頭條信息流廣告,算法很牛,只要你的指標跑的好,一個小時花幾千上萬廣告費沒問題,成本和數據質量很好。最開始的時候,我在頭條一個小時花一萬的廣告費,爽得很。

3:信息流廣告其他平臺,說實話百度信息流還比較精準,畢竟它積累的數據夠多,關鍵詞定向包加上,就跑的很不錯了,但是消費能力貌似比頭條差很多。

像愛奇藝、新浪扶翼這些都是扯犢子,360信息流跑PC流量,還可以,但是要花錢砸賬戶。另外騰訊廣點通不錯,不過不能上藥品。

總結:百度競價不看好,信息流廣告是趨勢也是王道。現在頭條信息流定向好到驚人,廣告投放效果很好,競價不會很快消亡,到也是下坡路中。


雷雷讀書


頭條現在的信息流是很強,但是百度才是最好的選擇。

百度與頭條都是現在互聯網行業的大頭,相較於百度來說現在頭條更符合當下群眾的各種需求,便捷,快速還很全面。但是百度一直很便捷,只是比較穩定才讓人覺得百度已經不行了。甚至於出現這個問題:為什麼頭條信息流這麼強,還要去選擇百度競價?理由如下

頭條與百度雖然都是信息流,但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百度是搜索引擎,頭條是推薦引擎。也就是說你在百度上要想知道自己想要的直接搜索就可以,而頭條是無論你需不需要喜不喜歡就直接給你推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廣告。相比較來看,很多用戶都會選擇前者,而不去選擇後者。

另外一點,兩者信息流的展現方式也直接體現了用戶的需求,一個是主動搜索,一個是被動接受。主動搜索的用戶肯定是有需求,也就是說自己需要的情況下才會去尋找,這時候信息也就有自身的價值。而被動接受往往達不到這個目的,會被很多用戶當做廣告而忽略。


所以,選擇百度競價相比較來看,選擇百度競價更有價值一些。


互聯網小社區


人們生活習慣難以改變,百度相對頭條由巨大優勢


就這麼說吧,我去網吧寫東西的時候都是先用百度搜索搜“今日頭條”,然後才點擊到“今日頭條”的鏈接進去登錄的。


舉個例子:你在輔導你兒子寫某個歷史作業,然後碰到了自己不會的題,這時候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百度,而不是去今日頭條搜索對吧?


現在,使用百度搜索早就已經成了一種搜索習慣,一旦我們需要某些知識或者信息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會是去百度搜索一下,而不是去打開頭條或者其他軟件。這種搜索習慣是百度在長期的流量霸主地位建立起來的,那句“有問題,問度娘”也不是空話,作為一個集合著全網信息的搜索平臺,它所能找到的信息遠遠比頭條多。



我們在頭條找到的,基本都是用戶在頭條裡發過的內容,換句話說,如果用戶沒有發過,就根本無法搜索到。


這就是百度作為一個搜索平臺具有的天然優勢,而這種優勢是頭條不具備的,頭條知識一個內容創作和分發平臺。


而做百度競價,就是為了在被搜索時能讓自己的內容顯示在更上面,更易被用戶點擊的地方。而頭條是沒有類似的業務能提供的,本身它也不需要這種玩法。


另外,做百度競價排名,早就是一條成熟的產業鏈了,衍生出了許多新的職業和利益相關體,大家已經有了成熟的玩法和體系了,頭條這個毫不相干的產品大家去碰它幹嘛呢?


你這裡說的所謂“頭條的信息流強”,最多是體現在巨大的用戶量和打開、使用頻率等上,確實可以吸引廣告商的投放,但本質它和百度進競價排名都算是投放渠道的一種,看用戶投放需求罷了。


貓佰萬


1、信息流和競價的區別?

信息流是看新聞的時候,一種軟性植入的廣告,冷不丁的就在新聞中展示廣告讓你看見,競價是網民直接用關鍵詞搜索的方式展示的廣告。

2、哪個更有效果?

競價是強需求的,客戶需要後立馬去百度搜索的方式。信息流是軟性的在看新聞的時候展示,不過是根據你以前的瀏覽習慣進行廣告展示,有一個千人千面的特點。

3、哪個更省錢?哪個適合你做?

不管是搜索還是信息裡,都是花錢買流量。為企業帶來更多潛在客戶,快速提升銷售額和品牌影響力

不同行業,兩者獲客成本各有優劣。因為企業在選擇投放平臺是,可先部分資金進行測試。對於轉化好獲客成本低的平臺重點投放


競價託管魏大帥


無論是在頭條廣告,還是在百度競價,都不過是市場推廣的渠道之一。

個人認為,選擇頭條和百度,有衝突,也有補充。

首先,頭條和百度,面對的是不同的群體和目標用戶。

其次,頭條是瞭解信息和新聞資訊的通路,百度是搜索和查詢資料的渠道。

再次,頭條主要主要針對的是碎片化應用和移動解決方案,而百度則更系統化應用和桌面解決方案。

另外,頭條的運用實際上更被動,是用戶等待平臺推送的過程,當然,平臺也會根據用戶的習慣對推送內容進行調整。而百度的運用更主動,是用戶主動查詢平臺搜索的結果。

最後,選擇頭條和百度,都不過是廣告的渠道,是為了加強廣告的曝光率,有錢的商家就多選幾個渠道,沒錢就少選幾個。

畢竟,頭條代替不了百度,百度也替換不了頭條。所以商家選擇兩個不存在競爭關係的渠道還很正常,

而在實際的廣告運用中,還有選擇競爭關係的渠道做廣告和推廣呢,因為即便如搜狐和新浪,二者同質同類,也可能會覆蓋不同的用戶群體。


不惑社


百度搜索引擎功能逐漸在弱化,過去BAT各自為戰,百度佔入了所有信息入口,阿里巴巴佔入了商務的入口,騰訊佔入了社交群體的入口。過去和今天已經是不同時代了,現在是信息系統爆炸時代,信息的來源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多元內容。

今日頭條系的發展實在是野蠻生長,我比較相信今日頭條的未來前景廣闊,如果今日頭條戰略定位系統到位的話,對BATj都會有嚴重的挑戰和衝擊,當然信息流是今日頭條的殺手絕殺器,今日頭條未來在社交領域,短視頻,電商平臺運營等會有發展潛力巨大。


王同耕


二者有些本質的不同,就好像婚姻介紹所。

頭條信息流是根據你的年齡、性別、愛好、學歷、家庭情況幫你去找,它認為比較合適的。

百度競價,是你提好你想要的年齡、性別、愛好、學歷、家庭情況,百度幫你去找,你認為比較合適的。

頭條信息流的優點:軟件的主動行為,推薦量更大,通過模型算出來,匹配度更好。缺點:你的信息是頭條猜出來的,會有猜不準,推薦錯的情況。

百度競價的優點:針對性強,一般情況下,效果更好。缺點:你想找的,人家未必看的上你;真正跟你適合的,與你的標準不符。

網絡廣告,就是一場戀愛,哪個方法更適合你,還要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滄丘先生


投資回報率選擇百度,百度的精準定位還是準確的,新聞價值選擇頭條,價值高,流量大,但轉化效果確實不好,因為大家定位就是閱讀,而百度就是搜索解決方案。

百度信息流特點:用戶精準,價格高,流量大

頭條:用戶不精準,流量大,價格相對較低

當你資金充足可以選擇百度,單筆利潤高可以用百度流量,比如醫療,整形,裝飾等。這種流量需求強烈,對於想要直接成交的項目比頭條好,而且成本可以控制,能看得到效果,可以直接核算成本,主要用於銷售,不適用品牌推廣。

頭條流量用戶量大而且廣,對於需要做廣告宣傳展示提高知名度的可以選擇頭條,這種流量轉化率低,成本相對低,不容易直接看到效果,也不好統計具體值不值,因為你不能直接通過數據看到他的價值。

所以頭條信息流雖然強,卻是沒有辦法取代百度競價的。


哏兒都事兒


中國人口基數龐大,即使信息流技術強如頭條,也無法覆蓋全部人群,對於企業來說,如果只有一種廣告呈現方式可選,才是糟糕的事,多元化的企業信息展現方式,更有利於企業傳播。


1、信息流、競價兩手抓

頭條信息流主打千人千面,對於以前由搜索控制流量的高度中心化信息獲取方式來說,是一個顛覆性的存在。

頭條的廣告模式,可以根據用戶的閱讀喜好,對用戶的身份標籤做出預估、判斷。比如經常瀏覽汽車、金融類資訊的男士,頭條會判斷他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商務人士,並據此,向他推薦汽車廣告,更細分點,還能根據他多次瀏覽大眾品牌汽車文章,判斷出他偏好大眾汽車,並向他推送相關品牌汽車廣告。

這是貨找人的場景重構,有利於企業精準觸達目標客戶。

而另一方面,沒有被頭條覆蓋,也有相關需求的客戶,企業該如何觸達呢?

這是人找貨的傳統場景,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直接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廣告。

所以,對於企業來說,頭條的信息流廣告他們很需要,傳統的百度競價,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


2、比起年輕的頭條信息流廣告,其實百度競價的廣告服務更完善。

頭條信息流廣告的具體情況我不是很瞭解,但存在即合理,而且,百度也在發力信息流廣告,所以,信息流廣告應該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百度競價的廣告服務,其實是非常完善的,畢竟這是廣告的現金牛業務,在內部很受重視。光是技術團隊專門為百度競價業務開發的技術應用,就非常之多,百度鳳巢、百度商橋等等。

並且百度營銷板塊,每個省都有專門的營銷代理公司,配備專業的客服、銷售、技術團隊,落地執行非常完善,對本地化企業的推廣更為有利。

選擇百度競價投放的商家,會有專門的客服服務,幫商家設置競價關鍵詞和關鍵詞價格,時刻關注搜索走向,做出相應調整,這也是百度競價長盛不衰的壁壘所在。

不過,由於競爭激烈,百度競價的關鍵詞價格與日劇增,尤其部分熱門關鍵字,按點擊收費,已經漲到幾十塊一個點擊量,這樣高昂的成本,對任何商家來說都壓力不小。


百度系雖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戲份不如at兩家足,但細數起來,百度的應用不比兩家少,百度搜索、百度文庫、百度知道、百度貼吧、手機百度、百度nani短視頻、百度地圖等等約20個百度系應用,加上百度豐富的線下屏幕資源,如今整合了線上應用開屏、內置廣告資源,線下廣告投放屏資源,以及百度精準的lbs定向廣告,做到全鏈打通,既能幫企業尋獲線上大範圍用戶,又能幫企業精準收割本地客戶,看上去還挺像那麼回事。


無論是頭條信息流,還是百度競價,有營銷需求的企業應該綜合選擇,企業的目的是推廣,是賺錢。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