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高考答題卡被掉包,燈下黑式作弊該如何監管?

近日,一篇《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調包,紀委介入檢察官實名舉報教育廳信息不公開高招舞弊》的自媒體文章在朋友圈瘋傳。四位家長表示,孩子的高考成績與平時的成績、估分相差懸殊。

蘇先生的女兒估分627,卻只考了335分;另外三位孩子估分500多分,卻均只考了200來分。

蘇先生在河南省招生辦公室看到了女兒的部分作文片段,女兒說答題卡上的作文不是她寫的。盧女士出示的答題卡照片顯示,其女兒的四份試卷的准考證號均不相同,答題卡上有多處修改痕跡,筆跡粗細不一。

他們懷疑孩子的答題卡被人調了包,並把自己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調包證據提交給了紀檢監察部門。

8月6日,河南省教育廳新聞辦發佈“考生高考答題卡被調包的情況說明”。說明表示,紀檢監察部門正在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8月7日,河南省招生辦官網做出回應,稱各項考生信息完全一致,字跡相符,確認是考生本人作答。關於考生家長的實名舉報,省招辦正在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待調查結果出來後,會向社會公佈。

高考答題卡被掉包,燈下黑式作弊該如何監管?

高考作假由來已久

如此惡劣的事件爆出,網友們義憤填膺,紛紛聲討。

早期的高考作假問題更為明目張膽。有位網友提出,當年他的一個整日混夜店不讀書的富二代同學,高考將近600分。另一位網友說,他的一個大學同學大一第一年都沒用自己的真名,其中的歪門邪道無從得知。

現代的高考制度更為嚴謹,從前的作弊方法如傳遞答案、替考、冒名頂替等已經行不通了。燈下黑也許是唯一的可能性了,內部人員在答題卡的轉移過程中以某種途徑塗改他人答題卡信息,進行答題卡的調包。

近日的答題卡調包事件被爆出,除媒體的推波助瀾外,還有重要的一點不容忽視,其中兩位家長是檢察長。不知還有多少普通人家的孩子,對高考成績的貓膩無從查起,只得忍氣吞聲。

高考答題卡被掉包,燈下黑式作弊該如何監管?

公平問題備受爭議

高中老師曾信誓旦旦的講過,高考是最後一次公平的競爭。如今這最後一道防線也岌岌可危,看似嚴密的高考制度,實則漏洞百出。考場內不經意的巧妙角度就能瞟見答案,部分監考老師的不負責行為,答卷收起之後的不透明。在此次事件中,網友紛紛為考生打抱不平,對高考的公平性提出質疑。

上述事件牽扯到兩位檢察長的孩子,若不然,也許有更多的偷樑換柱正在正在輕車熟路的發生。有權有錢人家的孩子更多的受到保護,普通人家的孩子愈發得不到公平的對待。

區塊鏈為愈演愈烈的不公平現象提供瞭解決的可能。

首先,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性。通過區塊鏈的技術手段,個人數據無法被隨意篡改、弄虛作假。應用在學術監管中也是如此,考試的答卷數據僅由考生一人掌控,他人的篡改成本巨大而無法實施。

其次,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運用程序和代碼,通過去中心化的價值傳輸,可以實現真正的個人數據、個人擁有。全國所有的高考答題卡集中考區招生辦,一般情況下均不允許我們高考後進行查看。去中心化可以容許我們繞過提供信任背書的機構,保留自己對個人數據的權利。

高考答題卡被掉包,燈下黑式作弊該如何監管?

其他學術造假問題

區塊鏈使學歷造假、簡歷造假等問題無處遁形。不斷的有大學開設數字貨幣課程,也不斷的有大學把學位證搬上區塊鏈。

3月11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部分教育機構和科技公司正在開發可靠的、並可以快速驗證的數字學位證書和簡歷,使用的正是加密貨幣世界用於確認交易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前不久,意大利卡利亞里大學宣佈,將向今年畢業生頒發數字區塊鏈學位證書,該方法將有助於解決虛假學位所引起的學歷及簡歷欺騙問題。

高考答題卡調包,亦或是學歷造假等學術造假問題,以及其背後的不公平問題為人們深惡痛絕。看似嚴密的制度下,學術造假卻愈發猖狂。我們需要更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將此類現象減到最少,維護好我們最後的公平。

本文章內容為王司令區塊鏈日記原創首發,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並註明出處,對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