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未來西安的發展前景如何?

hl強O_O


未來西安的發展前景會很好。但是作為新一線城市發展成北上廣深這樣的超大城市的可能性很很小。

地理位置絕佳

西安基本上處理中國地理位置中心,更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在新時代一帶一路大開發下,西安的區位優勢明顯。

政策方面

2014年1月,國務院批覆設立西鹹新區。 2017年1月,西鹹新區由西安市代管。

2018年2月,西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規劃建成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

人才儲備豐富

西安是中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是中國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擁有高等院校63所(2所“985工程”高校,7所“211工程”高校),在校大學生120萬人,每年畢業超過30萬人。

地理位置絕佳,國家大力扶持再加上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西安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光明。

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並不意味著可以成為北上廣深那樣的超級城市。

第一,經濟總量上

2017年西安的GDP7500億左右,和北上廣深超級甚遠。

第二,經濟腹地方面

和北上廣深分別地處中國三大都市圈不同,西安的經濟腹地基礎太過薄弱。


2016年,陝西的GDP僅為1.96萬億元,全省GDP總量與廣州相差無幾。


駑馬小卒


我不希望西安成為超大型城市。

如果看完第一句,就生氣了,請你回頭,否則越看越氣。如果有這個耐心和興趣,請看看我列出的原因。

我是陝西寶雞人。都知道寶雞是中國西部的鐵路樞紐,但現在不是了。一切的交通樞紐工程被西安所取代。剝奪了寶雞作為交通樞紐的發展機會。恨不得一入陝西省就上立交橋直接到西安,然後再去其他地方。

咸陽,哪塊發展的好,就要割讓給西安,以擴充西安的基數。陝北的資源為陝西財政做的貢獻,拿去重點建設西安,可曾大力發展一下陝北?楊凌有潛力,納入省上直接管理。陝南就像個沒孃的孩子,撈不出油水就讓他自生自滅,反正不會出錢建設他。

北上廣深地區,哪一個不是一個發達的經濟區域或經濟帶?獨西安像一顆毒瘤一樣從周邊吸收養分。以別處的經濟收入發展自己,剝奪別處的發展機會,更妄圖什麼直轄市。

西安,是陝西的臉面,是領導的業績。只要有西安,陝西就夠了?

其實我們很希望西安能成直轄市,趕緊從陝西分出去,真的。我們不佔你那發達地區的光,我們自己建設自己。

沒有什麼城市能在周圍地區的憎惡中持續壯大。有引領地區繁榮的中心城市,沒有吸取周邊養分還做大做強的毒瘤城市。

當你搶奪別人的東西沾沾自喜的時候,你是不會體會到別人多麼的憎惡你。


立馬吳山1


1.城市地位:副省級,省會,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

2.歷史地位:十三朝古都,名揚天下。

3.區位交通:鐵路航空樞紐,西北大區老大。

4.科教實力:全國五強。

5.政策:國家層面大力扶持。

6.民心:凝聚力增強,吸引力加大,自信心恢復。

7.經濟基數不大,城市處在復興中。

西安也有短板:

1.環境與氣候:少雨,乾燥,汙染。

2.收入較低,前天張小平事件值得思考,

3.要控制好房價,房價高是把雙刃劍,能增加既有居民財富,增加城市經濟的表面數字,但高房價若沒有高收入作支撐,會提高了人才和項目的門檻,城市失去競爭力。

4.產業結構不完整,不太合理,新興產業,民營企業較弱。

5.市民文明程度和素養有待提高,大城應該有大城人的氣質與修養,不能以土和粗為榮。

6.經濟體量小,要利用優勢形成集群產業,軍民融合西安要走出自己的路子,產業不多,崗位有限,人才來了留不住,發展就快不起來。

總之,我很看好西安的未來,雖然多年沒去西安了,在2000年到2008年,那時做的是陝西山西河南那片的業務,常去西安,也沾了點羊臊,愛聽陝北風味的歌,手機上就存有王二妮的歌曲,也很欣賞陝西人的樸實豪爽。

西安要有危機感,不能沉淪,不能眼看被一個個新貴超越。

西安是“一帶一路”的主要城市,將來西向經濟是大勢,要充分利用,機會只要一次,機會也可能只有一次,漁村能成都市,古都沒有理由不重新崛起。

歷史有時是很有趣的,未來二三十年,我認為武漢.南京、重慶、西安、瀋陽這幾個老牌城市會是中國經濟的新的增長動力。

西安,有輝煌過的歷史,有搶不走的實力,有擠不掉的區位,還有全陝西乃至整個大西北的支撐,西安一定能重現昔日風采,西安加油!





無語石1


首先,國家中心城市是由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的最高級別。其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交流方面起到了引領、輻射和集散功能的作用。

考量一座城市發展的因素指標絕對不單單隻有經濟,同時還要考量的是區域輻射能力、區域帶動作用、高等教育、醫療條件、營商條件、道路通達等等。就如考量一個人的因素絕對不單單隻有他的收入,同時還要考量他的品德、特長、愛好、身體素質等等。

我國有661座城市,而國家把西安等九座城市列為國家中心城市,就相當於家裡有661個孩子,只挑選了9個孩子讓他們去上學考大學一樣。國家把政策給了你,如何發展就看你自己的。家裡讓你去上學,考不考的上就看你自己是否努力了。

如果是2017年以前的西安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說白了我跟你一樣,心裡也沒底。但2017年以後的西安真的變了。

2017年,西安市生產總值完成了7470億元,金額不是最高,但是增速最高,位居省會城市第一名。就相當於2017年考試考了74.7分,不是成績最高的,但是成績提升的幅度是全班最高的。而2018年上半年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了8.2%,增長幅度位居副省級城市第1位。一次期末考名次上升最快的同學,這次期中考名次又上升的最快,如果你是這個班級裡的同學,你會如何看待?

以上是經濟,再來說人口。2017年西安市全年新增落戶人口57.4萬。來到2018年,僅僅用了8個月時間新增落戶人口60萬,相當於用了20個月新增戶籍人口近120萬,這幾乎是兩個地級市的人口總量。

旅遊方面,2017年西安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8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1633.3億元,同比增長20.5%和34.5%,增幅創5年來新高。而在交通人次、住宿人次、景區人次方面均位列全國前5名。而2018年僅中秋小長假3天時間,就接待485.3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9.58億元。在國慶和秋季旅遊熱點城市中,西安都位列前5名。

西安高校雲集,從2017年開始西安市市政府加強與高校合作,全力支持各高校建設國家雙一流大學。舉辦“夢迴長安--百萬校友迴歸”高校系列活動。先後舉辦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長安大學等校友迴歸投資項目。在最近的陝西科技大學專場活動上,簽約24個項目,總投資1320.29億元,涉及新材料、生態環境治理、食品、金融、互聯網、智能製造和創新創業多個領域,而並不是什麼所謂的房地產。

另外在永寧門為西安所有高校畢業生舉辦畢業典禮,為所有西安高校新生舉辦迎新禮。在全國屬於第一例。此前永寧門只對世界各國首腦訪華時才舉辦入城禮。現場給大學生派發大禮包,同時給新生和家長提供免費以及優惠遊玩西安知名景點,組織大學新生參觀博物館、城市規劃館以及雙創中心。我國任何一座城市目前均沒有西安如此重視大學生。

一座城市的發展最重要的是政策,但比政策更重要的是主政者。主政者敢於突破創新,敢於動一部分人的奶酪,敢於頂著壓力和不理解繼續前進,這樣的城市才有未來。我目前看好西安當下以及未來的發展。


西一安鮮


西安作為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城市,自漢秦時代以來就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未來經濟的快速發展西安市政府提出了以下的目標。



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將真正肩負起帶動大關中明明大西北,輻射亞非歐的歷史使命。正採取三步走的戰略,在30年的時間內實現西安現代化城市生態化發展,國際化復興的三大夢想。

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35年國家中心城市2050年國際化大都市。

向北跨過渭河。打造為和世界級濱河景觀帶。是渭北區域成為工業新重鎮城市新組團。



南控把秦嶺作為國家中央公園打造。重回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西進,建好西鹹新區推薦西鹹一體化,使大西安進入雙核心時代。



東拓,整合東部板塊,使東部區域成為開放新高地,服務業增長極。

中優,延續城市肌理,彰顯千年古都底蘊,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章魚雜談


你好,作為一名本地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淺談一下西安的未來發展前景吧。

首先,目前西安的發展非常火速,從之前比較落後的二線城市,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一型新型城市,並在去年年底突破了1500萬的人口大關,這意味著西安的整體規劃已經達到了一類中上等的水平。

西安的主要發展依靠的是工業和旅遊業,西安市整個中國的西北大都市,它的周圍分佈著很多的工廠,這是西安的經濟主要來源,其次就是西安的旅遊,西安是古代唐朝的省會,因此每年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所以西安的經濟還是相當不錯的,哪怕有一個核心產業受到衝擊,另外一個產業的利潤也是完全可以撐得起整個城市的發展資金的。

其次,西安的物價並不高,相對於北上廣要便宜很多,而且西安人的生活節奏很慢,在這裡基本上是朝九晚五,所以在西安發展,幸福指數會很高。

這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商城環境


西安市要大發展,大都市化,必須要向東北跨過渭河,將西安市主要道路交通向北打通,一是太華路向北跨過渭河。二是北辰大道向北跨過渭河。三是港務區港務西路向北跨過渭河。只有把這幾條主要道路交通向北渭河修橋,向北跨,西安市才能大發展。在渭河北,涇河北,多修幾條東西大道,連接渭南市到寶雞市的道路,西安市就能快速發展起來,大都市化很快形成。


善德長壽


(一)國家要在西安要修建高鐵生產的總基地了。(二)華為也要在西安修建所有產品的生產基地了。(三)國家不買外國飛機了,以後的民用軍用飛機都在西安生產了。(四)新能源汽車也在西安開建大廠了。(五)所有理科大學畢業生進企業,所有文科畢業大學生當縣、鄉、鎮、村當公務員。以上這些我吹得比較靠譜些。


用戶QL山水645894324


咸陽市那裡地理優越,經濟情況好就歸西安,讓人心裡很鱉悶,總之西安就是靠吞併發展壯大。先後吞併了咸陽市的周至、戶縣,高陵,現在吞併經陽,興平,三原一些鄉鎮,還搞了一個不倫不類的什麼西鹹新區。凡是被西安看上的地方,都要掛一個西安頭銜,比如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還有原秦都區的雙照鎮辦了一個什麼西安大文化區,直接從咸陽頭上越過,隔肩抓的吃饃。怎麼象外國人起名字一樣,自已父輩祖輩連在一起才是自已名字。不知這些是咋想的,坐享其成,侵佔別人辛苦勞動成果。象地主一樣把別人家庭害的支離破碎,你不死他心不甘。當然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瞎操心。不管咋樣整,只要老百姓生活水平能提高就行。唉!!!


古豳山人


前景:發展很好,發展成為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幾率很小。

本想回答一下,但是一看下面,友友“駑馬”回答的如此全面,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駑馬將西安現在面臨的一帶一路計劃的區位優勢、西鹹一體化的政策、很多高校聚集的人才儲備,經濟總量,圖文並茂,說明了西安未來的可喜發展,因此算是涵蓋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方方面面,回答的實在全面。

關鍵是簡單明晰,發展前景方面我基本認同。

此處朋友們可以觀看友友“駑馬”的回答。他的回答實在太棒了。

並且也對西安未來的發展作了預判:雖然會有很好的發展,但是很難發展到類似北上廣深的規模。

在此處,我有一點補充也算是對友友“駑馬”的一點兒補充。

西安發展到北上廣深的規模的幾率比較小的原因也有如下的因素:

(1)畢竟西安在發展,北上廣深也在發展。

西安發展,北上廣深也不是止步不前,在發展上後發佔據的只有劣勢,後發優勢很難凸顯。例如上海市逐步放寬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安家落戶政策,可以看做上海對人才的吸引作用。如果上海在住房上有更好的政策,那麼上海留住人才的幾率將會大增。北京廣州深圳也不會坐視人才流失太過嚴重吧。北京坐擁無數的好學校,發展的潛力也會更大。

畢竟未來的世界,是人才的世界。得人才者的天下!

(2)全球一體化趨勢增強

廣州深圳靠近沿海必然有更多的優勢。其發展貿易的規模未來定是隻增不減。另外,我國的海軍力量大大加強,也從某一方便更能保證我方海運的安全和海洋貿易的擴大。畢竟海運的運輸費要比陸路的運輸費便宜多了。而絲綢之路打通,他的運輸費用畢竟要比海運要差一籌。陸路只是在某一方面保證我國能夠多一條命脈罷了。

(3)區位優勢

雖然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開端,一帶一路計劃的起點,有很好的優勢。但是北京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人才的吸附性也會更強。廣州深圳由於最早開展對外貿易思想觀念上受到西方影響更多,其文化開放交流方面也有很多人深深喜愛的。

這算是對友友“駑馬”的回答做的一點兒補充。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問答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