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三门峡市陕州区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三项机制,破解三大难题,将金融扶贫工作做深做广做持久。
今年44岁的阴涛然是陕州区张卞乡西王村的贫苦户,在带贫“1+1”模式中,来到了同村带贫户王海蛟的蔬菜大棚帮工。阴涛然: “政策是好政策,能帮助我们致富,我现在在海蛟棚里打工,给我发有工资,也是学技术,学了技术以后,我自己也发展个大棚。”
阴涛然所在西王村通过金融扶贫非贫困户带动贫困户的模式,申请金融扶贫“1+1”贷款279万元,建起了大棚45座,带动的贫困户42户。王海蛟是当地有名的大棚蔬菜专业户,作为带贫户,去年他投资12万元,其中申请金融扶贫“1+1贷款5万元,又建了一座1亩半的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西红柿: “去年有这个扶贫政策,我想再发展再投资一个棚,带了一个贫困户,在我棚里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他技术学会了可以自己盖个大棚,自己单独操作。”
去年以来,三门峡陕州区通过完善风险防控“211”机制,对银行设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资金池、对保险公司设立保险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全区实现一张大保单,破解“保险公司不愿保、贷款银行不愿贷”难题,通过探索新的“1+1”带贫机制,破解“带贫机制不完善、贫困群众不会干”难题,通过建立产融结合机制,着力破解“产融结合不紧密、增收效果不明显”难题,收到了良好效果。陕州区扶贫办副主任王丹: “探索1+1带贫机制,从非贫困户中选择有能力有意愿有项目的致富能手经济能人,通过务工和分红两种模式,来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截至目前,陕州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26亿元,通过1+1共带动贫困户944户。”(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崔军廷 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记者 任怀刚 赵宏卫)
閱讀更多 河南縣域經濟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