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差点取代李治当皇帝,他却含冤而死,死前诅咒:愿长孙无忌灭族!

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长孙皇后生有三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杨妃生有二子:李恪,李愔。后来李世民立李承乾为皇太子,李泰为魏王,李治为晋王,李恪为吴王。

差点取代李治当皇帝,他却含冤而死,死前诅咒:愿长孙无忌灭族!

太子李承乾非常叛逆荒唐,纵情声色,夜夜笙歌不绝;又喜欢异族文化,在东宫中扮演突厥可汗。李承乾害怕父皇发现,只能在家偷偷享乐,在外还是一副贤良君子的模样。

当时魏王李泰才华横溢,又和朝中文士编写了《括地志》一书,美名远扬,很受李世民宠爱。李泰受到过分溺爱,竟然拉拢驸马柴令武、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等大臣,谋夺太子之位。

太子李承乾腿脚有病,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所以对二弟李泰十分怨恨。双方各自树立党羽,互相争斗。李承乾甚至派刺客暗杀李泰,但没有成功,于是和拉拢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大臣,密谋入宫诛杀李泰。

李恪,善于骑射,且有文才,是李世民与隋炀帝的女儿杨妃所生。李恪先后被封为长沙王,蜀王,吴王。李世民见李承乾、李泰兄弟二人不相容,他担心其他儿子受到连累,曾经对左右说:“朕哪里不想天天见到李恪,但朕必须早做安排,让他们在外做籓王,朕百年之后,他们几个兄弟就能安然无恙。”

太子李承乾企图逼宫谋反一事被泄露出去,于是他当即发兵攻打皇宫,效仿当年玄武门政变杀兄逼父,结果兵败。事后李承乾被废去太子之位,流放黔州。

差点取代李治当皇帝,他却含冤而死,死前诅咒:愿长孙无忌灭族!

然后,李世民在立谁为太子一事犯了难,犹豫不决。魏王李泰才华横溢,晋王李治仁厚忠孝,庶子李恪英明果决。李世民开始想立李泰,然后又想立李治,又觉得还是不妥,于是又打算立李恪。

李世民很担心地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朕立晋王李治,但他仁弱,我很担忧社稷不保,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断很像我,我立他为太子怎么样?”

大臣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李治的亲舅舅,他仍旧坚决请求立李治为太子,并说:“晋王仁厚,是能守护江山的君主。况且举棋不定尚且会输,何况立储君呢!”于是李世民才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差点取代李治当皇帝,他却含冤而死,死前诅咒:愿长孙无忌灭族!

吴王李恪很有名望,得众人之心。长孙无忌担心外甥李治地位不保,所以很厌恶李恪。

宰相房玄龄死后,长子房遗直继承了爵位,但次子房遗爱的妻子是李世民之女高阳公主,夫妻二人谋夺房遗直的爵位。高阳公主向唐高宗李治告状说房遗直对她无礼,于是房遗直下狱受审。房遗直在狱中告发房遗爱与公主谋反,于是房遗爱也下狱受审。

当时主审官是长孙无忌,他授意房遗爱诬陷李恪谋反,于是判李恪死罪。李恪蒙受冤屈,死前诅咒说:“如果社稷宗庙有灵,愿长孙无忌一家被灭族!”

后来,长孙无忌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授意她的爪牙诬陷长孙无忌谋反,而李治也不与长孙无忌当面对质,当即将舅舅一家剥夺一切官爵,流放到岭南。其后,李治派人复审此案,长孙无忌被逼自尽。

史书参考:《新唐书·列传第五·太宗子》

檐雨坠珠,转瞬流年千秋;阶苔行蚁,方寸浮世万象。我是文史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