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要讀書,這誰都知道。但忙於工作的職場人們,在有限的業餘時間裡到底該讀什麼書?哪些書是雷是坑要儘量迴避?讓我們看看脈脈上實名認證的行業大咖和CEO們正在讀哪些書吧!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脈脈問答裡,有人建議大家都推薦一下2018年職場人必讀書單。這個建議立刻得到脈友們熱烈回應。幾位行業大佬、CEO把自己正在讀的書目也給列出來了。他們的選擇,職場人們值得借鑑: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人與人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有的人智力、能力都不差,但努力工作卻得不到別人那樣的成果?其實作為職場人,我們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然而獵豹的CEO傅盛想得更遠,他33歲時第一次到了美國、到了硅谷,他發現美國很多人工作比中國人輕鬆得多,但美國人取得的成功成績卻遠超多數的中國人,這是為什麼呢?

傅盛從自己走遍世界“行萬里路”的體驗中感悟到,“認知狀態”是人的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他曾經在微信公眾號發表過名為《認知升級三部曲:成長就是認知升級》的文章,裡面就詳細談到了這方面的觀點。在他看來,最終讓人與人區分為不同層次的,並不是技能的積累,而是根本上的“認知”。

他把人的“認知狀態”由低等級到高等級分為四種: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知道自己不知道 3.知道自己知道 4.不知道自己知道

這充滿哲理、甚至深具禪味的論述發人深省。

傅盛表示,《從0到1》和《人類簡史》是幫助他認清這個“認知狀態”問題的重要智慧來源。

認知自己,把握未來。這兩本書應該列入2018年職場人必讀書目裡。

金犁,墨跡天氣的CEO。當初很多人都想不到,墨跡天氣這個每天預測天氣的創業公司已經成了獨角獸,2017年的營收實現了47.61%的增長。分析其收入不止來源於廣告,更來自於對B端企業的氣象服務。

墨跡天氣可以說,是在看似不可能中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經營之路。而CEO金犁推薦的書單,也非常符合這家獨角獸企業的氣質。金犁的首選書目是《從革命到政治:長征與毛澤東的崛起》。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紅色的封面、領袖堅毅的肖像,在金犁的書桌上赫然醒目。那些篳路藍縷,那些驚心動魄迎面而來。

在以前的訪談中,金犁談到過創業之初的事情。很多人並不看好他們的方向,認為區區一個互聯網天氣預報服務不可能有什麼特別大的發展。然而到今天,墨跡天氣已經成為連接5億人的細分市場超級獨角獸,如今回頭再看,一切的源頭是什麼?

金犁推薦這本書的評語是“任何人只要是塊金子,就不可能不發光”。這是對開國領袖跌宕起伏人生經歷的敬仰,大概也是對墨跡天氣自身發展歷程的總結。

就讓我們跟著金犁一起,回首那段雄關漫道真如鐵、再現當年的三軍過後盡開顏!

IDG資本副總裁樓軍的經歷,無論在創投界還是在互聯網圈裡都是令人羨慕的話題:倫敦大學學院畢業,計算機學士學位,在摩根大通、弘毅投資擔任過直投,加入阿里資本僅僅三年就主導了快的打車、麗人麗妝等明星項目,後來加入IDG資本成為副總裁。

在同事的眼裡,樓軍是個極其堅持的人,IDG合夥人周全評價他為“最二的投資人,認定一件事兩頭牛都拉不回”。樓軍自己給自己的評價則頗為特別,他認為自己“既是投資人、又是創業者”。他在IDG資本負責電商組,自稱每天做的事,就是對移動互聯網、O2O、移動電商進行“冥想”。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這是一個頗為注重“修行”的創業者,他推薦的書單更是充滿東方哲學乃至於禪的味道:《金剛能斷》(The Diamand Cutter)。

這本書在西方非常有名,極受文化人和東方哲學愛好者的推崇。同時也很有趣。講述的是一個成功商人的成長經歷,他從金剛經的古老智慧和實踐修行中悟得人生真諦、順帶這也順理成章地獲得了生意上的成功。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樓軍認為創業公司的領導人一定要能夠克服自己身上的人性弱點,能夠包容對方的缺點、發揮別人的優點,同時管住自己的缺點。這樣的人才能發揮大多數人的優勢並創造價值。、

想要成為這樣的人,你必須“修行”。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與他推薦的《金剛能斷》一書中主人公的經歷很相似,樓軍本人也是修行者。他在武夷山有“師父”。跟隨著這位師傅,樓軍不斷針對自身的“我執”和“我慢”進行修煉。

無論各位是否對“修煉”一詞抱有認同感,樓軍推薦的這本書確實是相當有趣。2018年職場眾必讀書目裡,應該有它的一席之地。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被圈內稱為“最會說話”的馬薇薇,她推薦的書單叫做“小學問”。這並不只是一本能拿在手裡的“書”,還是在喜馬拉雅FM上線已接近一年的音頻節目。最近《小學問》已經推出了圖書,力求幫助大家更好地面對人生。

職場人必看:2018年上半年必讀書單(收藏)

與“知識付費”初期的普遍浮躁很不同的是,《小學問》的粉絲效應並不那麼強,而是以“觀念工具”為主打,教授的是看待事物的觀念,馬薇薇對這個模式的評價是:不賣“知識點”。

馬薇薇認為,面對生活我們需要不斷更新的知識,但更需要的是“能力”。什麼樣的能力最重要?《小學問》與大家分享了“七種能力”,擁有了這些能力,你就能在面對人生時擁有更多的勇氣。

2018年的職場眾們需要的不只是知識,更需要能力和勇氣。趕緊把《小學問》加入到你的必讀書單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