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精準扶貧豈容“碰運氣”

近日,河南省尉氏縣紀委監委通報了近期查處的扶貧領域不擔當、亂作為的典型案例。

2016年7月,時任尉氏縣水坡鎮橫堤村黨支部書記步某某等7名村幹部採取抓鬮的方法確定並上報“貧困戶”名單,導致15戶不符合貧困戶標準的家庭位列其中。兩名村幹部因此被撤銷黨內職務。

按照正常程序,確定貧困戶,就村這一級來說,至少要經過如下幾個程序:先由農戶申請,再經村委會評議並公示評議結果,之後上報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然而,橫堤村卻該走的程序不走,寫幾個紙條揉成團,抓個鬮,就把這事給辦了。在脫貧攻堅成為各級“一把手責任”的當下,作為基層行政村“一把手”的村支部書記,步某某卻帶頭幹這事,如今看來確實有些膽大妄為。

抓鬮確定貧困戶名單,是偷懶的“精準扶貧”,其結果是必然扶錯對象,必然傷害那些真正貧困群眾的利益。雪中送炭送錯門,甚至變成了“錦上添花”。精準扶貧的政策,在起點處就被扭曲了。這樣的村幹部被撤銷黨內職務,一點也不冤。

基層偷懶,似乎還具有傳染性。此前,某媒體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為突出對脫貧工作的重視,更好地落實對貧困戶的幫扶責任”,多地在貧困戶家門口最醒目的位置掛上了“扶貧公示牌”“脫貧幫扶信息公示”等牌子。不少貧困戶對此十分反感,他們覺得在親戚面前抬不起頭,在村民面前“矮人一截”。

就實際效果看,“掛牌扶貧”,或許起到了精準確定扶貧對象的作用。但貧困戶付出的是讓渡隱私,放棄尊嚴的代價。這種變相示眾的“掛牌扶貧”,同樣是一種偷懶的表現,幹部圖省事,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鬥志和信心也可能被挫傷。與其說這是“扶真貧”,不如說是給貧困戶傷口上撒鹽。

準確識別貧困人口,是精準扶貧的第一步。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6月18日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各地都要在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

而“扶持對象精準”,是扶貧之箭的靶心,只有找準這個靶心,才能確保所有的扶貧努力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靠抓鬮來確定貧困戶名單,暴露的不只是少數村幹部的簡單粗暴的方法問題,更有其消極怠慢的工作態度。“精準扶貧”哪能靠“碰運氣”?對於這樣的偷懶扶貧,必須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

同時,各級各部門,也要切實做到扶貧工作重心下移,扶貧幹部深入一線聽真聲,查實情;既要強化精準指導,也要強化精準監督,填補“扶假貧假扶貧”的制度漏洞;而對不擔當、亂作為者,更要精準問責,確保精準扶貧不在基層幹部偷懶中跑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