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当了李世民的宰相,此人不喜反忧:今天只接受吊丧不接受祝贺!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也是一位世人赞扬的明君。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民富国强,万国来朝。

李世民能开创盛世,与他选拔贤能之人担任宰相有很大关系。宰相一职,责任重大,上以辅佐天子,下以教化人民,内以监理百官,外以安抚诸侯藩国。李世民在位时,任用了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样贤能之人担任宰相,辅佐朝政。


当了李世民的宰相,此人不喜反忧:今天只接受吊丧不接受祝贺!


李世民是开明的君主,又善于纳谏,即便被魏征当众反驳批评,李世民也没有怪罪他,常常是虚心接受劝谏。像这样的君主,如果能在他手下当宰相,应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吧?但其实有一个人,当了李世民的宰相,却不喜反忧,对前来祝贺的人说:“今天只接受吊丧不接受祝贺!”这是怎么回事呢?

隋朝末年,邓州棘阳人(今河南新野县)岑文本,年少俊朗,机敏沉稳,有才学。他的父亲为邯郸令,被人诬陷而获罪下狱,无法申辩。岑文本向上级部门为父亲申辩,打动了他人,由此救出了父亲。

隋炀帝无道,民怨沸腾,天下大乱。萧铣在吴楚起兵,自立为梁国天子,召岑文本为中书侍郎。李渊在太原起兵,自立为唐国天子,命河间王李孝恭平定了梁国。岑文本劝李孝恭禁止将士掳掠,于是吴楚百姓得以安定。

李世民在位时,岑文本为秘书郎(掌管图书经籍),又在中书省兼职。后来岑文本又被李靖举荐,升迁为中书舍人。当时颜师古为中书侍郎,诏书都是由他草拟的。岑文本也善于文辞,而且比颜师古更加敏捷,起草诏书的文辞往往符合李世民的心意。颜师古被免去中书侍郎后,李世民便任命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中书侍郎是中书省最高长官中书令(宰相)的副官,中书令缺失时,由中书侍郎代理中书令职能。


当了李世民的宰相,此人不喜反忧:今天只接受吊丧不接受祝贺!


岑文本当了一年的中书侍郎后,升迁为中书令。岑文本当了宰相,不喜反忧。母亲见他脸色不好,询问缘由,岑文本说:“我不是陛下的功臣,也不是旧臣,宰相责任重大,所以我忧虑当不好。”有人上门来祝贺,岑文本却说:“今天只接受吊丧不接受祝贺!”

岑文本虽然贵为宰相,但生活依旧简朴,室内无纱帐绸被。他孝顺母亲,疼爱弟弟和侄子。岑文本谦虚恭敬,即便是贫贱的朋友,也以礼相待。

李世民常常称赞岑文本忠心谨慎,并说:“朕亲近信任他。”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当时的大臣多数兼任太子的属官,培养感情。李世民也想让岑文本兼任太子属官,岑文本却拒绝说:“臣不愿接受太子的恩惠,希望一心侍奉陛下!”李世民答应了,但让他五日一次去东宫拜见。岑文本去拜见李治时,李治也礼貌地还礼答拜。


当了李世民的宰相,此人不喜反忧:今天只接受吊丧不接受祝贺!


唐朝东北有高丽国,弹丸之地,却不肯向中国称臣。隋炀帝曾经多次征讨高丽,未及消灭。唐太宗时,高丽依旧不服,故李世民御驾亲征。

岑文本跟随李世民讨伐高丽,尽心竭力处理所有军政事务,像运输粮草,分配士兵等等,忙的没时间休息,因此心力交瘁,面色和举动都很异常。李世民忧虑地说:“文本今与我一同出行,恐怕不能一同返回了!”

李世民班师回朝,到了幽州时,岑文本突然得了重病。李世民去看望岑文本,伤心地泪流不止。很快,岑文本就病死了,终年五十一岁。按今天的话来说,岑文本是过劳死。

史书参考《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七·岑虞李褚姚令狐》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