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南阳的老乡你知道吗?10年没变,水稻价格下跌的四大影响

进入2018年以来国家大幅下调水稻价格、消减种植面积,提倡种植优质稻。对普通的种稻人来说,最怕的就是

大量低价陈粮对新粮造成强大的冲击。

据了解,近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对2015~2017年产政策性竞价销售底价进行深度下调,我国稻谷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并将与新年稻谷度托市价格顺利接轨。

此次下调价格会对目前的水稻市场或造成四大影响。

1

前期原粮紧张 稻米暂处高位

据市场监测,4月初,黑龙江佳木斯2017年产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3000元/吨,而4月4日竞拍的2014年产圆粒粳稻成交均价为2469元/吨;江西樟树2017年产中晚籼稻收购价2800元/吨,4月4日竞拍的2014年产中晚籼稻成交均价2294元/吨,新陈价差较大。

2

多管齐下 供应量集中放大

春耕备耕开始,东北地区农户也在积极售粮,稻谷市场缺粮局面将彻底扭转。据不完全测算,截至3月末,全国早籼稻库存在1000万吨左右,中晚籼稻在2400万吨以上,粳稻在8000万吨以内。国内稻谷供需面仍十分宽松。

3

市场价与新年度托市价接轨

由于2013~2017年产稻谷将集中入市,且整体价格远低于目前市场运行价格,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将在短时间内对稻谷市场价格造成较大影响,我国稻谷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并将与新年度托市价格顺利接轨。不可忽视的是,普通稻谷价格下跌,也必然会对目前高位运行的优质稻价格造成不利影响,但因优质稻市场粮源依然紧张,企业采购难度还在不断加大,预计优质稻价格在经历短期下调后继续坚挺运行。

4

我国或结束大米净进口局面

此次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底价调整,是十多年来首次大幅下调,意义重大,也正好呼应了年初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大幅下调。此举将结束稻谷市场连续多年持续上涨的局面,“稻强米弱”终将反转,对市场预测不足而有大量存粮的企业或损失惨重。随着国家大幅下调2018年产稻谷最低收购价,以及低价拍卖政策性稻谷,国内稻米与东南亚大米之间的价差缩小,进口优势逐渐减弱,预计本年度国内大米进口量或将高位回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