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長幼禮讓,同心協力、相互容忍,真情實意相待,是良好家風的體現

家風 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質在家庭中的傳承。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細胞,家風好才會社會風氣好,國家才會和諧穩定。每個家庭都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容,積極培育和傳承好的家風。家是一個小國,國是千千萬萬個家,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核心 ,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 ,一個家族家風的建構,對塑造每一位家庭人員的成功與否、家庭的生活方式的好壞、家族人在社會的地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長幼禮讓,同心協力、相互容忍,真情實意相待,是良好家風的體現

生活態度


成家子,烘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清·石天基《傳家寶》

一、借鑑古人治家之道,學會忍讓和同心協力相互合作 唐朝有個張公藝。他的家裡竟有九代同堂,住在一塊不分家,也因為這麼和氣興盛,引起皇帝的注意。 他家祖先從北齊開始得到當時皇帝重視,表揚這戶人家能和睦共處,足以成為鄰里的典範。到了隋朝以及唐朝太宗皇帝時也一樣得到朝廷的表揚。等到了唐高宗時,這戶人家依然興盛。 有一次,高宗皇帝到太山路過當州這個地方,就來拜訪張公藝,問他:“為什麼你們這一家可以和樂融融,這麼多人都能居住在一塊呢?” 張公藝就請求用紙筆來對答,高宗皇帝就給了他紙筆。他提起筆竟連寫了一百多個“忍”字呈給皇上,並且說:“一個家庭一切都得利於'忍’。” “宗族為什麼不能和睦相處呢?最主要的是領導人有偏頗、私心,在衣食住行方面會徇私,家人當然就會起憤憤不平之心。” “除此之外,長幼是否有序,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尊卑,沒有次第,那麼這個家一定是很混亂,在一起相處時一定會紛爭不斷。更何況彼此之間如果不能相互包容,就會相互爭吵,彼此不能同心協力相互合作,不願意努力生產,家裡的產業就不能蒸蒸日上。這個家就沒有辦法維持下去了。” “如果每一個人,都積極為家裡做貢獻,在平時互相協助,都能用這個'忍’字,做到禮讓,那麼家庭當然就能和睦了。


國學大師季羨林說:“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張公藝的家能夠九代同堂的秘訣是一個“忍”字。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應該學會“忍”,忍耐的結果是“百忍成金”。

長幼禮讓,同心協力、相互容忍,真情實意相待,是良好家風的體現

耕讀傳家



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二 、 長幼禮讓,同心協力的 家風,是給家庭成員們樹立的價值準則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心靈,塑造人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人們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 樹立良好家風,注重自身修養,注意行為舉止,傳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家庭成員健康成長營造良好家庭環境。 就是在家庭提倡父慈子孝,兄和弟恭,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在親友間提倡平等待人、誠信待人、互濟互助,創造溫馨的人脈關係。 其實,家風是一個人和一個家庭含金量的顯示,是一個好人和好家庭必備的決定因素。

長幼禮讓,同心協力、相互容忍,真情實意相待,是良好家風的體現

長幼禮讓




不嚴不能成器。 ----清·曹雪芹《紅樓夢》

三 、相互容忍,真情實意相待 的好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在 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 , 青少年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會經過耳濡目染接受影響,按照良好家風的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人生習慣。講究道德、誠實守信 , 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是家風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以讓人形成充實、高雅的精神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青少年養成相互容忍,真情實意相待 的品格,在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贏得長久的榮譽和尊敬,給家庭帶來長久的歡樂和安詳。真情實意相待 的家庭關係會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生活在和諧溫暖的家庭,受到積極健康的精神影響,才能心情愉快,積極進取,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要科學,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

長幼禮讓,同心協力、相互容忍,真情實意相待,是良好家風的體現

無瑕之玉,可以為國器


無瑕之玉,可以為國器;孝悌之子,可以為國瑞 ----宋·林逋《省心錄》

四 、 家風屬於道德的範疇,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質在家庭中的傳承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細胞,家風好才會社會風氣好,國家才會和諧穩定。 社會發展到現在,凡是有一定文化修養的家庭,都應提倡長輩以文字形式為後代立下家訓。

有了家訓,就有了遵循,長輩以此為教育內容,晚輩以此為行為約束,一個好的家風就會得到不斷傳承。培育和傳承好的家風,需要有好的家教來引導 。 可以利用節假日,尤其是春節期間全家人團聚的時候, 向全家人講講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 可以借事論理,就家庭或某個成員身上發生的事情,講清應該怎麼做或不應該怎麼做的道理,從中汲取經驗或教訓 ,教育晚輩應從中學習什麼、感悟什麼。 作為一家之長,應當首先成為好家規的踐行者,用自己良好的道德行為給晚輩做出榜樣。只有這樣,自己才有資格教育下一代,下一代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家風的薰陶。每個家長都應嚴格要求自己,凡要求晚輩做的事情,自己要首先做到;凡要求晚輩不做的事情,自己要首先不做。在家庭中也要發揚民主,長輩做了有悖

道德行為的事情,要允許晚輩提出批評,這對自己是一種警示,對晚輩則是一種明辨是非的歷練。好的家風需要民主,有民主才能有好的家風。

長幼禮讓,同心協力、相互容忍,真情實意相待,是良好家風的體現

紀念祖先也是好家風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總而言之 , 好的家風,對家人,尤其是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素養、為人處世及生活習慣等,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好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無價之寶。家風是通過每個家庭的道德規範作用,來影響社會的每一個個體成員,進而達到規範整個社會風氣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