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每每看着这个城市的中心点——它更象是一个开放着的现代文明的展示厅,向人们展示着它的文明成果: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谐广阔的城市广场、富丽堂皇的酒店、车水马龙的街道……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城市新貌


这些文明成果的创造者——“人”,总是在每一年甚至每一天不断上演着关于创新的故事。

现代文明从城市中心扩展到乡镇,于是,“新城”、“新农村”遍地开花。“新”就意味着改变,由“旧”变化而来。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高州塔旧貌


从乡村的变化来看这座城市,这样仿佛更有说服力。而说到乡村的变化,就不得不提及“衣食住行”这个人类最原始、最亘古不变的民生话题。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高州水库旧貌


衣。时至今日,乡村人的穿着早已不再满足于保暧防寒这个功能了。时代的新人们已给赋予穿着的新定义:时尚、个性、“开放”。不过,所谓物极必反,穿着的潮流极有可能重返祖辈年代,不然又怎么去解释现在乞丐裤、解放鞋的回潮?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乡村宴席


食。农民从吃不饱饭到大鱼大肉,再到吃得精致、健康。餐桌上食物的变化,在高州人每个年代甚至是每年的年例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关于“吃得好”,如果说年例上的宴席过于“铺张”,不够说服力,那么就应该看看全民减肥这种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从这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乡村旧貌


住。乡村低矮的泥房最已是一种过去式,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住上了楼房甚至别墅。应该说,楼房是乡村变化最大的、最直观的一种实体。“房子就是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房子的一种高度认可。而对于当今大部分候鸟式的高州人来说,房和家大部分时间是分离的,这也是房子最大的变化。

行。一句话:自行车已变古董,摩托车正在变古董,现在是小汽车纵横天下的时代。曾有人这样调侃:未来的公路要开辟到天空中,要普及飞机、飞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人们出行交通工具的变化


总结下来就是,人们的生活普遍变得越来越好了。

生活质量的变化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经济的发展往往总要以牺牲某方面的资源作为代价。

当打开一扇窗户,得到了阳光和空气,但也可能会迎来一些蚊子苍蝇。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新农村


有些事情也许想去改变,但却发现无能为力,于是只能默默的随波逐流。

事实上,跟随大流才是这个时代的正确选择。

文明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你可以选择在轮下或车上,但它不会单纯为谁而停下来,如果要停的话,也只会为规则而停。

好在,物质文明在持续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一直紧紧相随,不离不弃。

从众所周知的全国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到具有高州特色的年例、“好心”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文明的传承,才更加充实了人民的生活。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冼太庙


我认为,”好心”精神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人民服务。

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其实我们每天大部分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把人民服务好了,我们才能过得更好,因为,人民就是“你”我、他”。

从“荒蛮之地”到“全国水果第一市”,千百年以来,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直在变化着,并且会持续到千百年以后直至更遥远的未来。

始终不变的,是人心。

“人心”包含了人性和情感,它当然也有好和不好的一面,但总的来说,美好的多过不好的,就已足够。

高州人看家乡:外表日新月异,内在千年不变

而恰恰是这种“人心所向”,才成就了今天的好心高凉和它的核心精神——“干年好心”。

希望这座城市的“变”与“不变”,让高州人走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