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人的情感是变化莫测的,即便是结了婚,仍旧有很大可能遇到一个让你思慕的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每个人的选择又会有很大差别。今天我们讲的这个人,婚内思慕一个女学生长达50年,在妻子过世后,他才选择了表白,那么一生未嫁的姑娘是在等他吗?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故事里的男子名叫顾颉刚,是民国著名的才子。谦谦君子顾颉刚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是苏州的大户人家,而顾颉刚是家中独子,顾家父母自然对其寄予了深切厚望,自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为其长大成人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在当时,做为家中独子顾颉刚,自然绕不开延续顾家香火的重任,所以顾颉刚13岁时父母就为其定了娃娃亲,等到17岁后便娶了大四岁的妻子吴征兰。顾颉刚本就是孝顺之人,加上妻子吴征兰也是个贤良淑德之人,小两口婚后的生活平静舒适,没什么大波澜。可是不久吴征兰生下一女后就过世了。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一年后,26岁的顾颉刚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殷履安,不久便结为了夫妇。殷履安是个读过书的女子,略懂一些文墨,和顾颉刚之间共同话题也多一些。但是婚后不久,顾颉刚回了北平,新婚夫妻不得不过上了分居生活。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而殷履安和大多数旧式女子一样,开始了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生活,负责在老家稳固顾颉刚的后方,服侍老人,照顾孩子,料理家事等等,顾颉刚和殷履安全靠书信表达对彼此的思念之情。最开始的日子两人还是非常甜蜜的,但分居久了必定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顾颉刚在学术上成就越来越大,而殷履安则一直止步不前,没有闲暇时间提升自我,两人能说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少,更多的成了交代日常琐事。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这对于顾颉刚来说算不上愉快的交流,而在此时他遇上了一个名叫谭惕吾的女大学生,在给妻子写去的家信中,简单交代了自己在朋友的邀请下和谭惕吾在内的几人一同外出游览,过程非常有趣。而顾颉刚没想到的是,几次的外出,让他在之后数十年的时光里都对谭惕吾念念不忘。

顾颉刚在理智和情感下,选择了理智,对于谭惕吾的思慕,寄托在了自己的日记当中,从不对外表达,只在极其痛苦郁结的情况下,才会向好友写信倾述。日记中、书信中,这种爱慕之情异常浓烈,可每每两人相见时,双方又始终保持了最基本的相处礼仪,从未有过一次逾矩行为,即便是孤男寡女相处六小时,也只是坐在一起烤火聊天。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直到1943年,殷履安因突发疟疾病逝,伤心不已的顾颉刚回家安顿了后事。而妻子过世16天后,顾颉刚想到了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思慕的姑娘,此时没有牵绊的他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思绪,给远方的谭惕吾写去了一封迟了20多年的告白信,这封信写了足足六天,九千余字,信中尽是这20多年来,自己对谭惕吾的爱慕之情。

信寄去了,等待的过程异常煎熬,但顾颉刚彼时还是非常自信的,因为当时谭惕吾已经41岁了,这四十多年即便两人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但她一直没有嫁人,也未曾听过她喜欢上谁,想必是在等他。顾颉刚心中的希望有多大,那么当他收到信时的失望就有多大。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谭惕吾的回信中说到:“为你想,须有子。为我想,我是一活动之人,不能管理家务。”态度之冷,和顾颉刚期待完全背道而驰,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爱慕的这个姑娘,她不嫁,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她热爱的事业。数十年后,当我们翻看谭惕吾的回忆录,关于顾颉刚只有短短两句话,还是夸赞“顾先生记忆力惊人”,丝毫没有男女之情。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顾颉刚是个爽快之人,即便被谭惕吾伤了,但也不勉强,不久后便娶了第三任妻子张静秋,两人相伴了36年,而谭惕吾成了顾颉刚藏在心底的人,即便到了晚年,日记中仍有出现她的名字,并称谭惕吾是自己“一生之痛”。1980年顾颉刚与世长辞,这段长达50余年的单相思也画上了句号。


思慕一女学生50年,妻子死后,他鼓起勇气写信求婚,回信让人意外


求而不得的遗憾想必每个人生命中都有,顾颉刚“发乎情,止乎礼”的思慕是他的遗憾,但他也守住了作为丈夫最基本的责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精神出轨对于妻子来说伤害更大,你们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