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2018年商洛1.6万户6.3万人喜领易地扶贫搬迁新房钥匙

陕西网讯(记者 崔登明 通讯员 段宝成)去年以来,商洛市易地扶贫搬迁全面筹划,精准把控,梯次实施,截止2018年12月底,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实际完成投资19.63亿元,建成安置住房面积152万平方米,使1.6万户6.3万人拿到了新房钥匙,从此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穷乡僻壤。

为了让部分立地条件差、生活十分困难的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市发改委会同市国土、住建等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判,扎实排查摸底,系统谋划工作,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一是严格政策标准“搬”。对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人均0.8万元的标准补助安置建房。紧盯项目“三率",即竣工率、配套率、入住率; 守牢 “四条政策线”,即搬迁对象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界限”,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标准的“标线”,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的“底线”,项目资金管理专款专用的“红线”,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强化资金全程"管”。严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县区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专项工程建设项目自查、抽查和稽查制度,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组织管理。强化资金使用及拨付监管,严格按照工程进度结算资金,认真组织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联系对接,落实到位中省财政专项扶持资金6.82亿元,为全市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活力。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建"。率先施行政务集中办公,开通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一网一门一次"一站式服务,提高办事工作效率,实行审批限时办结。对年度计划建设项目,纳入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稽查监管体系,定期报送工程形象进度,会商把脉,传经送宝,倾力推动项目实施。

四是开展问题导向"改”。坚持问题导向和以案促改,对来自于各个层面反馈的需要整改的问题,照单认领细分析,制定方案夯责任,立行立改求实效。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掌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动态,研究工作推进中的不足,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标对表,完善举措,逐项解决,全面改进,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造福于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