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照片再现清朝太监的真实模样:图一是慈禧心腹,图八竟还有胡子


太监本来是一种官称,在唐高宗时代,把殿中省改成了中御府,把那些宦官称作太监或者少监;在明朝,就已经有十二监,管他们的人就被叫做“太监”,在主管的人之外的宦官不能被称为太监,但由于后来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宫殿里面的所有宦官就被统一叫做太监了。这张照片是穿着蟒袍的总管太监李莲英,能看出来他非常受宠。

我国的宦官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 ,在周王朝和其他的诸侯国里都有很多的宦官,到了秦朝宦官的制度也更加规范化了。这张照片里是慈禧的二总管崔玉贵,刚开始他是在庆亲王府上做事的,但后来因为武功比较高,就被慈禧发现带进宫了,自从进攻之后,他深得慈禧喜爱,后来官居三品,戴亮蓝顶。

在刚开始的时候,宦官不全是太监,而且那时候的制度也不是很严格,就像秦朝的嫪毐就假装成了宦官进宫,还和秦始皇的妈妈生了俩孩子,最后窗户纸破了,他就被车裂了,俩孩子也被装到麻袋里活活摔死了。从东汉开始才规定了宦官一律得是阉人。这张照片是储秀宫的大太监瑞福。


太监生活在后宫里,所以老师能接触到嫔妃和皇帝,而且有些太监可能是从小陪着皇上长大的,所以他们就有很大的权利,甚至他们也能影响前面的朝廷。在历史上这种太监就被称为是“阉党”,在中国,就属汉唐明三个朝代的阉党势力最大了。这张照片是清末时期的敬事房大太监来福,是敬事房不是净身房,这主要就是管宫女太监的奖罚事宜的。

因为太监生理上的缺失,有好多太监心里也很变态。有些太监甚至还在有钱之后在外面买房买丫鬟来伺候自己,更有甚者还会娶妻纳妾,甚至有些嫌麻烦的就在宫里搞“对食”。明末的大太监魏忠贤就和皇上的奶娘客氏搞了对食,在明熹宗继位之后,还赐婚了他俩,真是太荒谬了。这张照片是清末时期的太监。

太监本来是没啥权力的,就算有权利也是皇帝给的,只要是皇帝重视的太监就肯定有权利啊,所以那些犯下大错的太监就是因为皇帝的纵容。内殿大太监延寿是大成县人,当时也才48岁。其实太监的存在是因为家里的穷苦,导致根本养不起他们,所以才去做太监的。刚入宫时期的太监其实是很累的,那些最苦最累的活儿都是属于他们的,如果他们能一步步走上去才会有新的太监接替他们的活儿来伺候他们。


其实太监不光是摄政的,也有很多能给国家做贡献的。东汉蔡伦在宫里作坊时,用很多方法去造纸,用植物做的纸使得造纸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也被成为了四大发明之一。明朝初期的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让中国和世界的联系紧密了,还使得中国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繁华的一笔。

有关太监很多的生理表现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娘们兮兮,虽然说话比平常男生细一点,但是还是充满男性特征的,有些人可能说的还有方言。有些太监因为身体激素的分泌不正常导致没胡子,照片里这个太监可能在净身之前就度过青春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