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沈阳近代史的标本——沈阳中山路


这就是沈阳中山路的起点。1919年始筑今胜利北街至和平北大街段,名昭德大街,是以满铁奉天驿为中心修建的放射状道路中的一条斜路。

沈阳的中山路位于和平区中部、东部,沈河区西部,繁华的太原街地带,全长3600米。

历史与现代交融。

原来的“昭德大街”,1919年更名浪速通。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为中山路。

疑似火灾,小楼的里面已经坍塌一空。

沈阳“奉天邮便局”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50号,现房为沈阳市邮政局所用。被沈阳市文物局列为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

1914年,日本人在现在的中山路上,开始投资10万余元,兴建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二层楼房,第二年竣工。

这座奉天邮便局是日本人将第17野战邮便局改革后所建,设立了庶务、邮便、电信三课,办理邮政、电信的全部业务,当时有职工426人。到“九·一八”事变之前,以“奉天邮便局”为中心的日邮系统已经形成,与中国政府开办的中华邮政公开分庭抗礼。

这座近百年的建筑结构独特、材质结实,其使用的红砖比现今所见的砖要小一些,但较厚、坚固。解放后,为沈阳市邮政局使用至今。

1957年将五纬路、中山路延长线并入。中山路是沈阳目前保存欧式建筑相对完整的一条街区,从沈阳站到中山广场,特色各异的欧洲古老建筑林立,几十座老建筑汇集了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罗马式等多种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其中尤以中山广场地区的建筑最为著名。

秋林洋行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90号,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06年,俄国商人伊万雅可诺维奇.秋林,在位于沈阳中街鼓楼北侧创办了秋林洋行。后于1923年,秋林洋行在南满附属地,即现在的中山路90号的位置上新建了营业楼。1925年新楼建成后,秋林洋行迁至新址营业。


秋林洋行为三层建筑,建筑外形为欧式。1937年易名为藤田洋行奉天支店,由日本人主管日常经营事物。日本投降后,被苏联政府接管。1953年转售给中国。改名为中国国营秋林公司沈阳分公司。之后又几易其名。

这座宏伟的建筑,大门被贴上了封条。

门口的铜牛依然很牛!

中山广场是中山路上一段可以铭记的历史,它有着明确的历史地位,广场周边一圈的欧式建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建筑群,因为金融机构多会聚于此,甚至有人将这里称为沈阳的外滩。

中山广场。广场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9年称浪速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浪速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沈阳解放后仍沿用此名;文化大革命时期称红旗广场;1981年又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辽宁宾馆原名大和旅馆,建于一九二七年,使用于一九二九年,是一所建筑历史悠久、装饰古朴典雅,独具风格的政务接待宾馆,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做为中山广场建筑群之一,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建国初期作为沈阳市政务接待国宾馆,接待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以及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元首与知名人士。

为了迎接建国七十周年,让毛主席的塑像焕然一新,现在正在实施修缮工程。

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今工商银行,中山路104号。

沈阳市总工会办公楼,最初建于1922年,是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1931年9月19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由旅顺迁到这里。

朝鲜银行奉天支店位于中山广场东北,建于1920年,是日本朝鲜银行设在奉天的分行,建国后这里改为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现为华夏银行使用。

赤十字社支部旧址,位于和平区中山路118号,建于1920年,原为赤十字社支部办公楼,是近代重要历史事件和机构旧址,现状保存较好。该建筑布局规整,结构稳定,两层砖混结构,立面采用哥特建筑风格的设计手法,如入口的尖拱透视门、重复的竖向线条、角部的小尖塔、檐口的装饰等,素混凝土分格立面,突出主入口。

历经百年的沈阳中山广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