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七大恨”:这就是努尔哈赤起兵讨伐明朝的理由

清太祖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是辽宁新宾县人。满洲语里,“爱新”意为”金“,“努尔哈赤”乃”野猪皮“之意。史书说努尔哈赤生得龙颜凤目,伟躯大耳,天性机敏,喜好习武,勤于劳作。十岁,其亲母病卒,父另娶那拉氏为妻。继母为人尖刻,使得家庭不和睦,最终闹得聚讼分家。父亲只给努尔哈赤极少的产业,甚至还不够他维持正常生活。

努尔哈赤被迫带着弟弟舒尔哈齐离开家,投奔外祖父王杲。王杲收养二人,并教二人弓马骑射及汉语文化、兵书战策。

“七大恨”:这就是努尔哈赤起兵讨伐明朝的理由

与明朝的国仇家恨

万历二年(1573年),王杲带兵进犯辽阳,杀死明军指挥王国栋。之后,觉昌安、塔克世背叛亲家,为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做向导,率军攻破王杲屯寨,生擒王杲,解送往京师,明廷将其斩首,暴尸于京城槁街。因此之故,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皆被明军俘虏。努尔哈赤跪于李成梁马前,痛哭流涕,只求一死,李成梁见其聪明伶俐,便赦免其罪,收入帐下做书童。彼时,努尔哈赤十四岁。后来又屡次为李成梁征战,战功显著,深受李成梁赏识,二人情同父子。

三年后,努尔哈赤以归家成亲为由,离开李成梁部回到建州。遵从父命,娶佟佳氏为妻。婚后日子更加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常去挖人参,采蘑菇,摘木耳,然后再到抚顺、清河等地出卖。此时,努尔哈赤虽然生活艰苦,然而他广交朋友,学习蒙汉语言文字,精读《三国演义》,渐知辽东山川形胜及险隘。

万历十一年(1584年)二月,李成梁领兵直捣王杲之子阿台镇守的古勒城,招

诱尼堪外兰一起合并进攻。为了减少伤亡,觉昌安和塔克世打算为明军做说客,进城劝说阿台投降。然而尼堪外兰不等招降结果出来,就直接率军攻克古勒城,此后明军进行了大屠杀,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皆死于城中。

这事使得努尔哈赤对明朝大为愤恨,他来到明辽东都司,质问明朝边吏为何要杀害一向忠顺于朝廷的祖父和父亲。明廷送还觉昌安和塔克世的遗体,并答复说:“非有意也,是误杀耳!”后又赐努尔哈赤敕书三十道,战马十匹,任其袭祖父之爵,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

五月,努尔哈赤以报父、祖之仇为名,凭遗甲十三幅及部众30人向尼堪外兰驻地图伦城进攻。尼堪外兰兵败,逃亡嘉班。从这年起,努尔哈赤开启了统一女真的征战。为了避免明朝的干预,他选择称臣于明廷。

“七大恨”:这就是努尔哈赤起兵讨伐明朝的理由

四处征战,统一满洲

万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向李岱驻守的兆佳城发动攻击,生擒李岱。次年,在对苏克苏浒部、董鄂部取得胜利之后,又剑指苏克苏浒部左邻之哲陈部。以寡击众,大获全胜,追敌至吉林崖。第二年,努尔哈赤再次进攻尼堪外兰,迫使尼堪外兰逃至抚顺关,明军守将拒关不纳,努尔哈赤赶到边台之外,杀死尼堪外兰,报了父、祖之仇。

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再攻哲陈部山寨,杀寨主阿尔太,完全吞并哲陈部。次年九月,苏完部长索尔果、董鄂部长何和礼、雅尔古部长扈尔汉率三部军民归附努尔哈赤,此后,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与努尔哈赤的麾下猛将额亦都、安费扬古并称为“五大臣”,代表努尔哈赤政权内部的军功集团。另一集团为宗室集团,以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及亲弟舒尔哈齐为代表。同年,努尔哈赤攻克完颜城,消灭了建州女真的最后一个对手完颜部

看到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大,明朝便册封他为都督佥事,想要安抚他,没有意识到他内心深处的国仇家恨。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海西四部联合蒙古三部加上长白山二部一共九部三万人马分三路进攻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知敌军将至,为了不惊扰百姓,仍然命军队安歇,天亮后再开拨,之后仍然安稳入睡。妃子富查氏不安,忙叫醒努尔哈赤问其为何不感到害怕,他回答说:“我如果输给九部之师,那是上天厌恶我,我怎能不害怕?现在我顺天应命,安疆土,九部之师是来杀害无罪之人,上天一定不会保佑他们。”说完又继续安寝如初。次日,努尔哈赤于古勒山大败九部之师,灭掉纳殷、珠舍哩,将整个建州女真置于统治之下。

创设八旗,誓师伐明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努尔哈赤正式立长子褚英为太子,授命执掌国政。三个月后,四大贝勒和五大臣纷纷状告太子缺乏治国公心、离间五大臣关系以及逼迫弟弟们背着父亲效忠自己。努尔哈赤招褚英来到跟前,命其自我申辩,褚英表示无话可说。努尔哈赤大怒,削除太子的权力。两年后,有人告发太子褚英焚表诅咒努尔哈赤及诸贝勒、众大臣,努尔哈赤大怒,下令将褚英囚禁。

这时候,他已经基本平定了建州、海西和野人女真三大部。哈达、辉发和乌拉相继灭亡后,海西女真就只剩下一个叶赫部

由于明廷的再次干涉,努尔哈赤讨伐叶赫部的计划没有实现。八月二十二日,他杀死长子褚英。并于这一年,创设八旗制度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基本完成了对女真的统一之战。在辽宁新宾县举行登极大典,定国号为后金,建元天命。其国领土东至日本海,北到库页岛和外兴安岭,西抵青海,南达明长城,臣民数十万。实际辖区五百万平方公里,与明朝实际控制区大致相当。至此,努尔哈赤觉得反明的时机已成熟。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于六十大寿宴席上宣布:“我已下决心,年内征讨大明。”同年四月十三日,他“告天”誓师,宣读讨明檄文,细数与明朝结有的七大恨

第一恨为明军杀其祖父及父;

第二恨为明朝护卫叶赫,阻碍女真统一;

第三恨是明诡言女真擅杀汉民,逼令女真送献十人斩于边境;

第四恨为明廷支持叶赫将原本许嫁于努尔哈赤的宗女转嫁给蒙古;

第五恨为明廷遣兵驱逐女真人,不许其耕作;

第六恨明帝遣人持函,侮辱建州;

第七恨是明廷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哈达地区。

“七大恨”:这就是努尔哈赤起兵讨伐明朝的理由

萨尔浒大战与入侵辽东

自四月起兵,后金军连破明抚顺、东洲、清河诸城,因明军增援辽东,且后金军力量不足,侧翼受叶赫部威胁,为了及进攻沈阳、辽阳,便于九月撤军。

天命四年(1619年),努尔哈赤亲征叶赫部,叶赫部告急于明廷。明神宗调集九万人马齐聚沈阳,命杨镐经略辽东,借机围攻后金的都城兴京,萨尔浒大战正式爆发。

三月,努尔哈赤集中主力击破明朝杜松军,明朝主力西部军覆灭。次日,又挥戈北上,击溃明北路马林军,夺占尚间崖。最后埋设伏兵,歼灭明东路刘铤军。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出击,三路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溃败而还。这场战役后,努尔哈赤乘胜取明开原、铁岭二城,兵临沈阳。

后金军威震天下,明朝尽失辽东屏障。明廷急命熊廷弼进发辽阳,镇守辽东。后金军侵明步伐受阻,转为吞并叶赫部及西抚蒙古。

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诸贝勒大臣,统领八旗军向沈阳进发。明军守将贺世贤阵亡,沈阳陷落。二十一日,又陷辽阳,明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官民俱削发投降。努尔哈赤取明辽东重镇广宁。自誓师起兵,努尔哈赤仅用四年便连取明开原、铁路、辽阳、沈阳等诸多重镇,取广宁后,明辽东岌岌可危。

天命八年(1623年),努尔哈赤听说复州汉民数量增加,怀疑其地有明廷细作,派遣二万大军前去镇压,杀尽城内汉人男子。

天命九年(1624年),努尔哈赤派遣八旗官兵围查辽东汉人粮谷,凡有谷不及五金斗者,定为“无谷之人”,一并抓捕,贬为奴隶。

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

“七大恨”:这就是努尔哈赤起兵讨伐明朝的理由

宁远受挫,枭雄寿终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率诸贝勒,亲统八旗劲旅六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征讨明国。正月二十日即抵达宁远城郊,就地驻扎,围攻宁远。驻防宁远的明将为袁崇焕,其守军仅一万余人。努尔哈赤遣俘虏入城劝降,袁崇焕答曰:“义当死守,岂有降理!”二十四日,后金军发起攻城,环攻两日,后金军死伤惨重。二十七日,努尔哈赤下令撤军,并于二月初九回到沈阳。四月,努尔哈赤率军征蒙古,五岳回师沈阳。七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感身体不舒适,到清河温泉沐浴。八月十一日(1626年9月10日),努尔哈赤病卒于叆鸡堡,终年六十八。

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为阿巴亥,二人育有阿济格、多尔衮及多铎三子。努尔哈赤弥留之际,身边唯有太妃阿巴亥,努尔哈赤是否留有政治遗嘱,除了阿巴亥之外,无人知晓。努尔哈赤驾崩后,阿巴亥宣称努尔哈赤遗言:由十四子多尔衮继承皇位,大贝勒代善辅政,待多尔衮成年后,代善再归政。诸贝勒及大臣皆不相信这是努尔哈赤的遗命,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及皇太极一致否认遗嘱。并且声称努尔哈赤留有遗言:大福晋阿巴亥丰容靓饰,宜殉葬!次日,太妃阿巴亥被迫自缢殉死,寿三十七。

九月一日,皇太极在盛京登基继承皇位,葬努尔哈赤,群臣上庙号“太祖”。

参考:《东华录》、《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