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罗马帝国崩溃,四大帝国争当继承者,蛮族俄罗斯为何也来凑热闹?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尊号,持续近500年的罗马共和时代结束。之后虽没有公开称帝,屋大维已成为事实上的皇帝,长达千年的罗马帝国时代开始了。

极盛时期的罗马帝国空前繁荣,疆域高达500万平方公里,西起西班牙东到幼发拉底河,北起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南到北非,欧亚非三大洲环抱的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

罗马帝国崩溃,四大帝国争当继承者,蛮族俄罗斯为何也来凑热闹?

经过了数百年,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也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在公元395年被狄奥多西一世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不断遭蛮族侵扰,最终在476年被灭,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则成了罗马帝国上的实际继承者。

伴随着欧洲漫长的中世纪,东罗马帝国又延续了近千年,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攻陷首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才不情愿地退出历史舞台。

罗马帝国的光辉和荣耀的确令全欧洲为之骄傲,之后的任何一个欧洲强国都愿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一千多年间,试图统一欧洲的各种战争此起彼伏。在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中,相继崛起的几大帝国都号称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正统。

罗马帝国崩溃,四大帝国争当继承者,蛮族俄罗斯为何也来凑热闹?

其中有声名赫赫的查理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甚至还有罗马帝国眼中的“蛮族”俄罗斯帝国。

从名不见经传的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俄罗斯帝国,俄罗斯长期被欧洲特别是西欧所排斥。然而,被边缘化的俄罗斯从来不是善茬,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都要有这个蛮族的一席之地。

如果说欧洲几个帝国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是欧洲人的认同感所致,那俄罗斯帝国号称“第三罗马”就不是简单的认同感所能解释了。

查理曼帝国

作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查理大帝在欧洲历史上可谓独树一帜。这位扑克牌里的“红桃K”在位44年间发动了50多场战争,建立了囊括大半个欧洲的查理曼帝国。

灭了西罗马帝国后,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8世纪末,加洛林王朝进入全盛时期,国王查理曼于公元800年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

罗马帝国崩溃,四大帝国争当继承者,蛮族俄罗斯为何也来凑热闹?

查理曼帝国的横空出世对欧洲产生重大影响,欧洲文化、文明从地中海一带转移到莱茵河一代,查理曼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既然是“罗马人的皇帝”,查理曼在其统治期间一直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

通过不断征伐,查理曼帝国疆域达到了今天法国大部、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等低地国,甚至包括了意大利一些地区。自从罗马帝国崩溃,欧洲还没有如此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

查理曼死后不久,他的帝国就陷入分裂。843年,帝国根据《凡尔登条约》一分为三,他的三个孙子各自领有东中西三个法兰克王国。几十年后,其中的东法兰克王国国王驾崩无嗣,意外终结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最终在962年从德意志王国变成了“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延续800多年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登上历史舞台。

罗马帝国崩溃,四大帝国争当继承者,蛮族俄罗斯为何也来凑热闹?

虽然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评论“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但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为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不仅得到罗马教廷的承认,还在后来得到了拜占廷帝国的承认,其“正统”地位在欧洲无可争议

神圣罗马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居,在11-12世纪间对外大肆扩张,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囊括近代的德意志、法国东部、意大利中北部等西欧广大地区。

同样是有兴盛就有衰败,进入19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已是徒有虚名。1806年,在拿破仑一世打击下,皇帝弗朗茨二世被“勒令”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至此瓦解成奥地利帝国和一些邦联。

神圣罗马帝国是日耳曼民族在欧洲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点从后世德国人把其视为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就可看出;而以罗马帝国继承者为荣耀,这一点也成为欧洲霸主的共识。

奥斯曼帝国

创建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迁至小亚细亚后日渐兴盛。发展到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大部。疆域西起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和波斯湾,北起今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达今苏丹和也门。

罗马帝国崩溃,四大帝国争当继承者,蛮族俄罗斯为何也来凑热闹?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伊斯坦布尔并定都于此。应该说,奥斯曼帝国君主苏丹还是比较开明和包容的。在这个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奥斯曼帝国同时继承了东罗马帝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东西方文明在这里得以统合。

文明的力量是强大的,灭掉拜占庭帝国后,奥斯曼帝国也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

。“在征服对手后向对手学习”的理念指引下,奥斯曼帝国日趋鼎盛,苏莱曼大帝在位期间领土更是达到鼎盛。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早期,斯拉夫人与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被罗马帝国并称为“三大蛮族”。摆脱了蒙古人统治后,莫斯科公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473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干了一件影响欧洲的大事—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非亚公主。这桩联姻得到当时罗马教廷上层人士的认可,双方各取所需,心照不宣,然而后来的历史表明,俄罗斯才是最大的赢家。

罗马帝国崩溃,四大帝国争当继承者,蛮族俄罗斯为何也来凑热闹?

自持“引进”了东罗马帝国血统,莫斯科大公国号称东罗马帝国继承者。此后,伊凡三世和索菲亚的儿子瓦西里三世统一了俄罗斯。到了1547年,其孙子伊凡四世加冕称帝,成为俄罗斯帝国第一位沙皇。

沙皇一词即源于“凯撒”,俄国人以此宣示自身的血统纯正。为了告诉欧洲人自己才是东罗马的正统继承人,沙俄自称“第三罗马”并采用罗马帝国使用的双头鹰标志,而同期的神圣罗马帝国也在使用。

心怀鬼胎

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宣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按说,与欧洲格格不入的俄罗斯帝国应该不屑于充当罗马帝国继承人,被罗马帝国视为“蛮族”的俄罗斯为何如此钟情这个身份?

宗教当然是一个因素,然而后来的历史表明,真正令沙俄心动的不光是所谓的血统和东正教正统,那个“第二罗马”所在地才是它最想要的。

看着奥斯曼帝国取代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沙俄恨不得一口吞掉这块宝地。打着光复君士坦丁堡的旗号,历代沙皇从来没有放弃南下灭掉奥斯曼帝国的野心,不断吹响向“沙皇格勒”进军的号角。

罗马帝国崩溃,四大帝国争当继承者,蛮族俄罗斯为何也来凑热闹?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沙俄狠命向南扩张。这位女大帝梦想以君士坦丁堡为俄国新首都,圣索非亚大教堂成为自己的皇宫,连自己孙子都起名为君士坦丁。

为此,沙俄先后发起了针对奥斯曼帝国的十次战争,然而“第三罗马”的所作所为并不被欧洲人认可,每到关键时刻,英德等欧洲列强总会挺身而出,沙俄的美梦一次次被无情地击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