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大秦王朝只傳到二世便戛然而止,探究秦朝陵墓裡的玄學

古人把墓地的選擇看作是一件造福於子孫後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這個企圖傳之於萬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對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視。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驪山,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

大秦王朝只傳到二世便戛然而止,探究秦朝陵墓裡的玄學

但僅僅因為美玉嗎?其實並不見得。

秦人雄霸天下的歷史表明,嬴氏是一個顯赫的家族,其風水必然不凡。但是,關於秦始皇祖上風水,史籍一片空白。想要找到相關線索,無異於大海撈針。

史料不足,傳說來補。一個說法是,靠霸佔周天子墓穴。理由是,咸陽塬上的“周陵”,很可能是西周王陵與戰國秦君墓同穴。

咸陽城北的“周陵”,人們一直以來相信為西周文王、武王墓的合稱,但考古專家認為,所謂的“周陵”其實應該為“秦悼武王或者秦惠文王”的墓。由於周王陵不樹不封,文獻少有記載,所以,秦王墓穴原址很可能是周王的陵墓,由此造成了同穴的特有現象。

佔墓穴討鴻運,在風水上是不成立的。更為重要的是,偏安一隅的秦國在當初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漸漸強盛進取關中圖謀天下,靠的是祖先風水,而不是現今考古所指的“周陵”。

大秦王朝只傳到二世便戛然而止,探究秦朝陵墓裡的玄學

秦始皇滅六國後,面南背北、稱孤道寡,成為大秦帝國的開國皇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的皇帝。可是,擁有了萬里河山、錦繡天下的秦始皇並不十分快樂。這一切都源於他總是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來的大好江山會被別人搶走。這種莫名的危機感和恐懼感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秦始皇。

秦始皇便向術士詢問天下擁有龍脈、王氣的地方,而術士的答案就是雲陽。

雲陽,原來叫做丹陽,在春秋戰國時代是楚國的屬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國江南地帶,設置會稽郡,管轄今江蘇東南部和浙江東部,丹陽被改為雲陽縣。當年秦始皇帶領群臣東巡,路過丹陽境界時,隨從史官占卜稱:雲陽有“王氣”。秦始皇怕丹陽出皇帝奪他的江山,所以立即下旨破丹陽的“風水”,其中一個“舉措”,就是將帶有“王氣”的“雲陽”縣名改為“曲阿”縣。

當然,僅僅是改變一下地名還不足以破壞丹陽的王氣。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修建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向東南兩個方向延伸:一條向東直通燕齊地區;一條向南直達吳楚地區。當時的丹陽已由秦始皇改名曲阿縣,地處吳楚地區,馳道正從這裡經過。據說,秦始皇之所以要求馳道從這裡經過,就是聽信了術士的話,用馳道來破壞丹陽的龍脈和王氣。

大秦王朝只傳到二世便戛然而止,探究秦朝陵墓裡的玄學

因為龍脈也分很多種,實際的地形也千變萬化,所以看龍脈要有足夠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有的風水師可能窮盡一生都不一定能找到你認為可以出帝的“龍脈”,通常能找到大富之地就非常不錯了,大貴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龍就是地理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皇帝們要想找到自己的龍脈之地,首先應該尋找到自己祖宗的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

大秦王朝只傳到二世便戛然而止,探究秦朝陵墓裡的玄學

作為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對於自己的墓地其實是相當的講究,卻何為只傳了二世呢?今天用玄學來給您解釋這個問題。

從玄學的角度上來講,有一個普遍的說法,叫“陽宅管發財,陰宅管人丁”。

大秦王朝只傳到二世便戛然而止,探究秦朝陵墓裡的玄學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的驪山,這個位置就是我們講陰宅風水,能葬在山的底下,還是比較好的,代表我們的祖祖輩輩都會有靠山。那我們看一下他的山是在南邊的方向,而且水是在北邊的方向,叫做“頭枕山,腳蹬川,祖祖輩輩收金磚”。聽上去還是不錯的,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巨大的敗筆。

這條渭河正好是在秦始皇墓地的北邊出現,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墳坐北向南,然後在他的墳底下,再去葬他的子孫的話,這個叫做步步高蹬,就是由先祖把他的後輩蹬起來,平步青雲之意。

大秦王朝只傳到二世便戛然而止,探究秦朝陵墓裡的玄學

秦始皇陵的這個水出現在北邊了,這個就不叫步步高蹬了,這個叫做步步蹬低,會容易斷子絕孫。因為水在古時候一直稱為叫做“坎”,在我們的八卦裡面也是稱為叫做坎位,他把他的子孫往水裡去蹬,那麼也是容易讓他的子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這種墓地的葬法可以說從風水的角度上看,是非常大的一個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