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在國內的大城市裡,蘇州的都市感並不是那麼濃烈,很多來蘇州的朋友也會驚詫於這座城市獨特的格局與畫風,古今交融,錯落有致

熟悉蘇州的朋友也許知道,蘇州古城自從2500年前由伍子胥規劃設計落成後,幾乎不曾移動過方位,從水陸雙棋盤的古城格局雙面繡的城市整體風貌,而這一切都可以從一幅《平江圖》說起。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春秋戰國時期建城的蘇州,從西漢至唐代,一直是江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歷唐末的戰亂後在北宋年間蘇州再次成為中國東南部的一大都會,一句“蘇湖熟,天下足”就能說明當年的富庶。

然而歷史的天空再次陰雲密佈,金兵南下,半壁江山淪陷,戰火也延燒到蘇州,將所有的繁華付之一炬。

而正是在這樣的困難下,蘇州人民腳踏實地,又用了幾十載光陰,重新建起了一座更加宏偉的平江城,而這些,都被詳盡地刊刻在了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城市平面圖——《平江圖》上。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在方正的《平江圖》上可以清晰的看見當年蘇州的城市規劃,八座水陸城門,兩套水陸相併行的交通系統,七條河流縱貫南北,十四條橫越東西,前門是街,後門是河,江南水鄉的風貌真的是自古以來流淌在這片土地上。

白居易曾形容蘇州“紅欄三百九十橋”,而在《平江圖》上標記出來的橋樑就有359座,幾步一橋的風光放眼世界都是難得的光景。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元代蘇州的古城牆被拆了個乾淨,到明清後重新建造、修修補補,整個城內的格局大致維持了原樣。

到了近代,有位來自蘇格蘭的女畫家伊麗莎白聽說蘇州城市的格局與面貌千百年來沒什麼改變,她對此充滿了好奇,於是來到蘇州,眼前的一切讓她相信這個世界上真有這樣的古城,時光穿過卻慷慨的沒有改變她年輕時的容顏。

於是她以木版畫的形式真實記錄了民國蘇州的風貌,讓我們看到原汁原味的昔日中國古蘇州的風貌,狹窄的街道,懸掛的招牌,叫賣的小販,熙熙攘攘的街市……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而其實,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蘇州人已經想要用現代的眼光重新規劃這座城市。當時設立了市政籌備處,組織制定蘇州工務計劃,也完成了近代蘇州第一個比較完整的城市規劃設想。

在當時的規劃設想中,將蘇州分成了三大區域,分三期實施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第一期工程是整理舊市區街道、河道建築物,建設公園、菜市場、公廁等設施;

第二期工程是建設新市區,沿古城西北向城外陸慕、虎丘、寒山寺等沿運河至橫塘作半圓形擴展,以閶門、新閶門(今金門南約60米)為中心,佈置放射式街道;

第三期工程是以古城區及新市區為核心,以波紋狀向外建設擴展區。

這次規劃落地了不少項目,像重新開啟了平門,將火車站直接與古城打通,還新建瞭如今我們看到的金門、以及早已消失的新胥門;在觀前街新建了小公園,而大公園的北部也完成了建設,還有不少道路都得到了擴寬、河道也得到了疏浚。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30年代的平門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現在的金門

但這一規劃終究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行,但卻為後來蘇州的城市規劃提供了相當多的借鑑與參考意義。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上下都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建設事業當中,而蘇州的城市面貌也在迅速改變,在這份“不破不立”的速度下,填河、拆橋、修路大踏步前進,蘇州的古城牆也被拆得所剩無幾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那時候剛考入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系的阮儀三回到家鄉,發現許多工人正在把貴潘潘世恩老宅裡的假山拉到石灰廠去燒石灰,這樣的行為深深刺痛了年輕的他,也讓他徹底堅定決心,要為保護古城奉獻自己一生,於是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位“古城衛士”。

從80年代以來,在阮儀三的奔走疾呼中,促成了平遙、周莊、麗江等眾多古城古鎮的保護。時間到了1986年,阮儀三就帶領他的學生們做了蘇州古城區的保護性詳細規劃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阮儀三在平江路

於是,蘇州古城就在阮儀三等人確立的原則下維持著它千百年來的高度、樣貌,從外形到內涵都在吸收它自身的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延續了下去。在阮儀三看來,“蘇州是中國保存最好的古城,它的周圍沒有一幢高樓。”

同樣身為蘇州人,著名的城市規劃專家、兩院院士周幹峙(zhi四聲)也一直心繫家鄉的建設。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據瞭解,周幹峙對蘇州城市保護的把關,從80年代就開始了。90年代干將路改造、街坊改造,以及後來的軌道交通、蘇州博物館新館、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天賜莊片區保護與利用工程,凡是蘇州重大的城市項目的規劃論證都會有他參與的身影。

當年蘇州傳出干將路即將改造的消息後,各界議論紛紛,很多人都對古城內搞這樣的大動作表示懷疑,而為了論證保護與改造的可行性,周幹峙特意找到了阮儀三、吳良鏞等古城保護專家,對幹(第一聲)將路的改造方案進行了全面的研究。

最終,方案敲定了兩路夾一河的干將路,沿線房屋的高度、色彩、形式也都進行了嚴格的控制,才有瞭如今我們看到的古城大動脈的風貌。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阮儀三曾說過,蘇州城市規劃中“保護古城,建設新區”的“新舊分開”理念最早就是以周幹峙為代表的專家們提出的,周幹峙作為他的“師長”也給過他很多有益的幫助。

蘇州古城如今在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要歸功於以周幹峙為代表的這些熱愛蘇州的“古城保護神”。

10年後,歷史為蘇州再次加速,中新工業園區在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從前的荒野鄉村早已成了全蘇州最引人注目當然也是房價最高的宜居區域。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中新就在蘇州建設工業園區談判現場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而在面對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突出的矛盾時,蘇州人再次堅定地站在了守衛的一方,保護和建設“四角山水”成為規劃重點,而一個古城區,東西兩側園區與新區共同發展的“一體兩翼”規劃也正式出爐,一邊保護、一邊發展從此成為蘇州城市印象的雙面繡。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3-2030)》《古建築保護條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的頒佈和嚴格執行,使蘇州構建起了較完備的傳統建築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在傳承與發展中尋找到平衡點。

“2017世界城市峰會”在蘇州舉辦,而蘇州也榮獲了“李光耀世界城市獎”。這既是對蘇州城市發展中傳承和創新做法的肯定,也會成為這座千年古城未來探索和發展的動力。

到如今蘇州在堅持古城保護、環境綜合整治的同時,也在從交通、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城市的宜居度,還有越來越多的重點項目在投入建設……

在城市規劃上,很難找到像蘇州這樣的城市

在古城有煙火氣,在園區有都市感,在太湖有山水風光……這裡城市的風貌是歷史的文化的,山水是詩意的江南的,都市生活又是便捷的、人性化的,這樣的城市才是我們心中理想的家鄉:

人間天堂,自在蘇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